王 強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十八中學 湖北宜昌 443000)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師除了為學生教授教材知識,還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開展素質教育[1]。就現代社會的發展來看,信息技術能力已成為現代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教師在進行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在進行信息技術的學習時,不僅能充分掌握專業技能,還能提高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所以,在現代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時代發展的需求。并且,由于初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求知的欲望較強,教師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就能夠使學生對專業技能的學習更加深入,并在此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社會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2]。
課堂導入是一節課的開端和前奏,一個良好的開端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教師運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對課程內容進行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全新的理解,可對學習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在進行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階段特點,制作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以此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教學“視頻媒體剪輯1”時,由于基本每位同學都會運用網絡技術觀看視頻,但對視頻的剪輯方面不夠了解,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對視頻剪輯展開討論。如:視頻還可以剪輯嗎?可以運用哪些軟件進行視頻剪輯?在錄制中出現錯誤的視頻應該怎樣修改呢?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討論,一方面能使學生對本節學習的具體內容有所了解,為之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情進行課前引導,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學習應用的重要性,進而培養學生的運用能力。
在傳統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為學生講解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對學生的實際操作進行監督。這樣的教學方式只能滿足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基礎要求。所以,為了滿足學生對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需求,擴展學生的知識學習內容,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時,可以與時俱進地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對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進行優化,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欲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學“信息世界初體驗”時,根據對學生的了解,教師知道學生在課下喜歡玩游戲,于是抓住學生這一興趣愛好,將本節課的學習鞏固環節設計為游戲環節,讓學生在游戲中對本節課的內容重點進行鞏固。學生在游戲里選擇正確的內容選項獲得積分,獲得積分最高的同學,教師會給予一定的獎勵。如某同學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了游戲,對信息的價值和作用進行選擇和補充,但游戲的最終結果是該學生并沒有獲得滿分,原因是對信息的作用理解太過表面,并沒有深入理解。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并且對自己的學習成果有了清晰的認知,有的學生還對游戲提出了新的建議和補充。通過這樣的方式,能使教師的教學模式達到優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果,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創新欲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奠定了基礎。
在進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時,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所以,教師應對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了解,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積極和諧、具有探究創新內容的課堂氛圍,通過在課堂上對所學內容進行問題創設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3]。
例如,教學“信息加工及其價值”時,教師就針對本節學習內容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在課堂上對教師設定的問題“信息是如何進行加工的”“信息加工有什么價值”展開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促進學生樹立創新意識,敢于嘗試,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當遇到困難時不輕言放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另辟蹊徑,嘗試用另一種思路來解決問題,鼓勵學生通過創新的方式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能使學生對本節學習內容進行充分掌握,并在此過程中開拓思維,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學會創新。
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單單依靠教師的理論講授和教師示范,是不可能使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得以提高的,更無法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所以,在實際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更應注重學生的實踐探究操作,讓學生通過相互交流、動手操作來對問題進行學習和解決,通過這樣一個富有想象和邏輯思維的空間,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將會得到充分的培養。
例如,教學“視頻媒體剪輯2”時,教師通過創設實踐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展開學習探索。教師設定了視頻媒體剪輯的交流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究,制作一個家庭電子相冊,并為電子相冊添加音樂。為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想象和創新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對相冊進行導入照片、調整位置、修改照片、導入音樂和合成視頻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可以進行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對內容進行創新,但教師不要過多干涉,而是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創新的空間。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創新的空間,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并在此過程中挖掘學生的潛能,加深學生對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印象,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更加積極,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能力。
綜上所述,要想培育出符合現代化社會發展的全能型人才,教師就應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采用多樣化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深化素質教育要求,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