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琴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石嘴山市第八中學 寧夏石嘴山 753000)
新課改對初中化學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今時代,越來越多的教師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煥然一新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使學生獲得更豐富的知識,進而優化課堂結構,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互聯網+”的有效應用,能使學生實現資源共享,為學生帶來更加直觀的化學實驗,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索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
初中化學學習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其抽象的概念知識與復雜的化學反應學生很難理解,所以,教師要結合化學這一學科的特點科學,合理發揮“互聯網+”的教學優勢,使學生發現學習化學的魅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對初中化學課堂設計進行優化,為學生營造一種生動、有趣的初中化學課堂[1]。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教師要結合化學教材內容,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計劃,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帶給學生更清晰、更整體的學習感受,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為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化學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在講解“常見的堿”這一內容時,為使學生更加清晰地理解這一知識,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然后將學生進行分組,以“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與用途以及堿的化學性質”作為課堂任務,教師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搜集更加全面的知識,通過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呈現,然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常見堿的化學知識進行探究。教師借助“互聯網+”能夠帶給學生更加豐富的內容,學生能夠很直觀地觀察化學現象,學生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查找資料等方式,對常見的堿形成一個清晰的認知,極大地開闊學生的視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升。
由于初中化學這一學科的特殊性,教師應重視化學知識與化學實驗的協調配合,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理解化學知識,以促進學生完全吸收與掌握,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化學教學需要以“互聯網+”為支持,這也成為了化學課堂的催化劑,“互聯網”的內容非常豐富,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如化學實驗效果和實驗現象有更加詳細的操作規范與操作視頻,為學生提供強烈而明確的視覺沖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索欲,學生能更加規范化學實驗操作,可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例如,學習“點燃酒精燈”這一實驗操作時,為了規范學生的酒精燈點燃方法操作,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搜集一些相關的動畫視頻,課堂氛圍既輕松又愉悅,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然后引導學生親自操作這一實驗,從而增強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此外,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學生認識到不規范操作可能導致的問題和后果,以避免造成無法想象的后果。
“互聯網+”大背景為初中化學教學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初中生雖然能夠掌握互聯網的一些技術,但難以合理運用網絡途徑與學習建立相關性,這也需要教師的引導與幫助。初中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入門階段,學生的學習應由理論落實到實踐,這樣才能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初中生學習化學單純地依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可以就課堂中常見的知識點設計相關習題,引導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完成。教師可以利用社交軟件創建班級群,學生存在的問題可以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及時上傳到班級群,教師可較快獲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因材施教,大大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豐富教學形式與內容,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學習“酸堿的中和反應”時,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很難完全理解。此時,教師可運用Chemdraw、3Dmax等軟件為學生建立模擬動態視頻,以常見的物質酸堿物質進行中和,在課堂上進行在線視頻網絡課程指導,并用簡潔的語言總結酸堿中和的化學反應。在這一實踐教學中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同時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2]。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大背景下開展初中化學教,是順應時代的發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索欲,還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為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