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延興
(重慶市武隆中學 重慶 408500)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可以幫助學生在提升信息技術水平的基礎上不斷挖掘自身內在潛力,形成正確的信息意識,利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應用信息技術時規范自身行為。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積極探索如何利用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要求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學觀念,圍繞“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理念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通過學科教育全面加強學生綜合素養,促使學生知識與技能并重,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創新思維和情感態度。同時,信息技術教師還可以利用不同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能,為學生實現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責任擔當意識是指教授學生在面對社會關系、國家關系時所體現的行為舉止、價值觀念和思想態度,也是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技術可以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但我們在使用過程中應當遵守信息技術應用規定,確保網絡環境健康。對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可為學生創設相應情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責任意識擔當,從中了解信息安全對人們的重要意義。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信息技術“如何辨別信息安全”知識時,可以為學生導入有關互聯網詐騙事件的案例,讓學生了解到不可以輕易信任網絡信息內容,應根據教師和父母的教導來辨別信息真偽。又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有關“網絡病毒植入”知識時,首先需要幫助學生了解計算機在被植入病毒后所發生的情況,教授學生哪些軟件不可以打開,以及傳播網絡病毒的后果及危害,從而加強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責任感。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以從生活角度出發,為學生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從中了解到信息技術對人們生活和社會發展帶來的作用。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各種信息競賽的視頻,如智能代步車、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用品等,讓學生從中了解信息技術對科技的作用,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促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利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技能素養。同時,信息技術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信息技術領域的專家講座視頻、企業家講座視頻等內容,以拓寬學生眼界。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情況、興趣愛好開展知識競賽或技能競賽,讓學生可以展示自身信息技術水平,從而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積極性。參與活動的過程可以有效鍛煉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激發其創造性思維,全面提升學生信息綜合素養。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當前初中生家庭基本已經全部配備計算機,學生在小學階段便已經學會計算機的基礎應用。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不可以過多講授基礎理論知識,然后讓學生對其進行模仿操作,應給予學生足夠時間自行探索信息技術知識。同時,教師在設計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方面,還需要提前準備教學學案,結合引導式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從中發現并解決問題。信息技術學案應以文字、圖片或視頻的方式為主,從中指出通過學生應探索的方向、探索的目標等。例如,教師在講授有關信息技術知識中的“應用信息技術數據庫”知識時,可以將該知識點分為三部分進行教學,即“排序數據、篩選數據和分類數據”,教師可將其作為學生學習任務,并指出每一個步驟的操作方法,在學生面臨困難時引導他們解決問題。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將問題進行記錄,由教師集中講解問題和總結知識重點,或是通過小組合作、互聯網查詢等方式完成學習任務。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加提高學生的信息辨別能力,還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探究習慣,從而培養學生信息綜合素養。
核心素養中提出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形成環境適應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在初中信息技術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首先需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促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利用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來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有關“制作文檔”的信息技術知識時,想要幫助學生完全掌握該知識重點,便需要結合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文章設計成文檔形式,從而達到遷移知識的教學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成立初中信息技術社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項設計活動。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如何設計與制作圖片的知識后,可以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設計校園板報,合理布置板報布局,并從中增添自己制作的圖片,從而整合運用信息技術知識,進一步延伸信息技術課堂。
綜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其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能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并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加以創新。同時,教師還應樹立學生正確的信息使用觀念,讓學生可以有效辨別信息真偽,形成信息安全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