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之
(武漢市第七中學 湖北武漢 430000)
近年來,美術教育正在我國蓬勃發展著。在大眾美術教育領域,每個孩子從小就有機會得到美術的熏陶。在精英美術教育方面,社會為有志專業從事美術相關工作的學生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和搖籃,國內一千余所高校中,有八百余所高校有美術類專業。美術特長成為了升學成才的一塊“敲門磚”,也是多數人特別是文化成績相對薄弱的學生家長眼中的捷徑。美術特長生人數逐年增長、隊伍不斷壯大,相對于其他普通文化類高中生,作為一個較為特殊的青春期群體,在升學的巨大壓力下,美術特長生往往被更多疑惑所困擾,心理負擔和壓力也比其他學生更大,他們還無法很好地進行自我疏導和調節。本文以目前所帶美術特長班學生為研究對象,分別從美術特長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形成原因及德育管理對策三個方面進行剖析,并對美術特長生的心理管理和調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針對研究對象的調研主要通過對他們的學業規劃和常見心理問題發放問卷進行,由學生自主思考后獨立完成調查。在調查問卷中,自卑孤僻、學習焦慮、敏感沖動成為當下應試美術特長生心理問題的關鍵詞。
一般來說,與普通學生相比,在情感世界的豐富程度上,美術特長生要多得多。他們的內心世界更加敏銳、其自身的感性認識往往比理性認識要多的多,雖然思維上他們比較活躍,但是看問題往往缺乏深度,缺乏對實際生活的理解,通常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內心世界往往滿懷各種情懷和浪漫。
由于對美術專業上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大部分美術生的文化課相對來說都較為薄弱。他們過于重視自身美術技能的提升,花時間花精力在自身美術素養的發展上,從而忽視了文化課。這種情況一旦任其發展,會影響美術特長生文化修養的提升,影響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向,從而表現出一些不被大眾認可的消極思想。湖北美術聯考、各個藝術院校的校考及高考的重重壓力使得美術特長生心理形成困擾和障礙的比重進一步的增加。特別是十二月湖北聯考結束后,個別學生沒有在聯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就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對后期的文化學習喪失信心,不愿意來學校上課的情況,此類狀況惡性循環,就會不斷引發更多的心理問題。
首先,美術生個性心理問題與特定群體的特點緊密相關。通過調查問卷來看,美術特長生群體中只有較少一部分是對美術有濃厚的興趣和熱愛,通過從小進行美術專項學習和訓練,美術專業素養不斷提高,興趣和美術專業特長完美結合。部分文化成績不突出或者通過文化考試無法考取大學的學生,迫于高考的壓力,選擇美術高考這條捷徑,其自身對美術不具有特別的興趣和愛好。問卷調查結果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從小喜歡美術才選擇美術高考,三分之二的學生是因為文化課相對較弱,想要依靠“美術高考”這條捷徑,敲開進入高等學府的大門。
其次,美術專業高投入低產出對美術特長生這一群體的個性心理問題具有比較重要的社會現實影響。美術學習需要專門的繪畫材料、教材以及專業老師,前期所需要的投入非常大。在最近幾年的數據中,美術類考生的錄取率相較于普通文理科呈現逐年降低的趨勢,美術生的就業也趨于飽和,“美術捷徑”之路變得更加艱辛。美術特長生背負的各種經濟負擔越來越重,在這樣的環境和背景下,美術特長生極易產生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壓力,因顧慮父母的巨大投入沒有回報,心理壓力不斷累積,長期處于焦慮不安之中。
再次,高中專業心理輔導的缺失進一步促使美術特長生這一群體的個性心理問題的爆發。經過長期的美術訓練,大多數美術專業學生觀察力變得越來越敏銳,更加關注事物的細節,情感變得更加豐富但脆弱易波動,面對學習壓力以及青春期的特殊心理,更容易出現心理波動。據調查問卷反饋情況來看,68%的美術特長生認為其心理出現較大波動時不知道怎么正確處理,而高中心理輔導或者心理疏導又極度缺失。進一步導致美術特長生認為其心理由輕微問題不斷累積,有逐步向嚴重問題發展的趨勢。
最后,當前高中美術教學應試模式對美術特長生這一群體的個性心理問題有一定的影響。與普通高中學生相比,在相同時間內,美術生在學習文化課程之外需要多學習美術這一專業,他們在文化課的學習時間上更少。目前美術生考試所需的素描、速寫、色彩三門課程并沒有統一教材。因此,老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專業技法的水平和能力成為美術高考的最關鍵的因素。由于考試制度的制約,大多數教師的教學仍然以繪畫等應試教育為主,忽視學生學習能力和方法的基礎培養。教學效果以高考升學率為評判的標準,美術特長班存在為了升學率,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的現象,進一步加重了美術特長生的心理負擔。
首先,引導學生文化和專業齊頭并進,提升自我教育能力。近兩年,學生學習主動性直接影響了各科成績,對文化課和專業而言,沒有主動的學習意識是學不好的。當前的大環境下,大部分藝術生比較清楚地認識到了文化學習的重要性,但還有一部分藝術生對文化學習存在不夠重視,認識不足的問題。通過問卷調查得知,有不少藝術生認為只要把專業練好就可以了,文化課學習可以等考完專業考試再說,實際上一步遲步步遲,節節跟不上;不能文化和專業齊頭并進,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容易在一起開始就耽擱文化課的學習,失去最佳的學習時機。在實際教育中不能僅靠老師的教育和管理,更需要學生發揮自主管理的能力,結合自身的不同特點為進行自我規劃,最大化地實現學生個體發展。這個過程中需要老師協助美術特長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培養對美術專業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養成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根據全班整體特點和個別的差異,分別制定教學計劃,學生之中的水平有高有低,在掌握全盤的基礎上,加強個別輔導,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各個擊破,注意樹立在學習中進步明顯的好典型,從而帶動整體水平的提高。
其次,加強家校聯動,化解社會負面壓力。由于高中美術生在家庭上存在來自父母的教育的偏差,美術生社會負面壓力需要家校一體,多方共同努力化解。家長老師分別在家里和學校學習和日常生活中開展針對社會負面壓力的預防教育,正確引導學生認識社會問題,教會他們遇到問題尋求幫助以及自我解決的方式方法。充分挖掘社會、家庭的教育資源,實現社會、家庭、學校的教育合力。高三藝術生集訓階段,召開二到三次學生、家長大會,通報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指導家長如果正確地教育孩子,幫助穩定學生情緒。對專業課成績較差、態度不好的學生,分層找家長和學生談話、溝通,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思想狀態。這樣不僅有利于學校老師更全面更詳細的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心理需求,還有利于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實時表現。建立行之有效的家長老師交流協作機制,及時發現學生心理壓力苗頭性問題,家校聯動,就學生苗頭性問題共同商議,聯合采取有效措施將苗頭性問題扼殺。遇到嚴重問題,家長老師共同尋求社會專業人士的幫助,為增強美術特長生抗壓能力共同努力。家長、教師、學生共同聯動起來,讓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被理解的溫馨感,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再次,拓展教育方式,開展日常心理疏導。在當前新媒體時代,以手機和各類移動電子設備為載體的各種微平臺和APP終端在不斷滲透在人們的生活中,使得老師、家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已經不再局限在面對面的方式上,新媒體平臺已經成為當前教育背景下的新模式。因此,對于美術特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借助于一些常用的手機軟件進行形形色色專題化的平臺建設,有時候,當學生遇上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時,如果不太好意思或者不太方面當面表達,可以通過微信群聊、QQ群聊、論壇討論等相關平臺軟件向朋友、老師尋求幫助。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微平臺與家長建立起良好的聯系性,更好地開展家校合作工作。同時,課在學校開設心理輔導室,聘請心理輔導教師,充分發揮心理輔導老師的作用,針對不同學生有效地進行情緒管理教育。開設心理輔導論壇等,允許學生匿名進行心理咨詢,并及時響應。邀請新升入大學的學長結合高中期間遇到的心理等問題開展交心式座談。充分理解學生急于提高成績而出現的各種躁動情緒,通過情緒宣泄、情緒管控,使他們產生積極向上的動力。不同學生因為不同原因所觸發各類情緒,則需要我們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在尊重的前提下,聆聽他們的心聲,打開他們的心結。
最后,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習成就感。美術生的培養最重要的是了解和研究學生的特點、關注不同學生的差異,以更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培養。教學中每個年級的側重有所不同:高一年級以藝術作品的鑒賞進行教學。通過作品的欣賞,以及藝術實踐活動的開展,以人文線索貫穿教學過程,在感知藝術作品的同時,了解相關藝術知識技能,體驗藝術的魅力,提升審美情感。高二年級以繪畫技法學習的形式開展教學,旨在通過基礎性教學,對學生進行美術基礎知識的普及,也為高考的美術教學奠定基礎。同時,專業老師針對近兩年的考題和形式應作出分析,科學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制定完整的集訓計劃,環環相扣,重在落實。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各級各類的美術類專業競賽,以賽激趣,以賽促學。在專業學習中,素描、速寫、色彩等各門學科交叉練習,在訓練中教師合理引導、示范、糾錯,堅持激勵原則,讓學生在教師啟發中不斷調整,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