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娟
(四川省成都美視國際學校 四川成都 610095)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的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以及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豐富學生的學習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小學英語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方法的過程中,也應當特別關注一些原則,如教法與學法的互動原則、知識與方法的并重原則、技術與技巧的融合原則等。
新課標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摒棄傳統的應試教育教學方式,不能夠生硬地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內容灌輸給學生,而應當將學生視為一個能動性的個體,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推動課堂教學的開展。學生在沒有掌握學習方法之前就像呱呱墜地的孩童一樣,只能夠接受父母以及他人所給予的食物,但是當學生掌握到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以后,就能夠自己去學習一些知識,這就像孩子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獲得食物,自給自足了。因此可以說,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有利于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這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也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要求及學習需求[1]。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也有利于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因為在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以前的學習過程就是在課堂上認真聽英語教師的講解,并且將一些重點勾畫出來,然后在課下進行背誦及復習,這樣的學習過程非常乏味,根本沒有給予學生自由思考及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空間。但學生掌握到英語學習的方法以后,就能夠自主學習,并應用自己的知識儲備思考一些問題,如果實在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可以向其他同學及英語教師詢問來找到答案。這樣的過程能幫助學生意識到英語這學科的學習是非常有趣的,從而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2]。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也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學習手段。因為英語這一門科目的知識類型相對較多,學生只有對不同的內容應用合理的學習方式,才能夠獲得比較良好的學習效果。詞匯對英語這科目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房子的地基一樣,如果房子不能夠打好地基,房子是不能夠穩定存在的。因此,學生只有熟練地掌握一些比較重點的英語詞匯,才能夠將英語這一門科目學好。但很多學生在記憶英語單詞的過程中,僅僅通過反復朗讀以及記憶單詞的拼寫這樣生硬的過程來記憶。這樣的記憶方式不僅會耗費大量的時間,而且由于很多學生沒有對自己進行合理的規劃,沒有抽時間來進行復習,在一段時間后就會忘記,所以說這樣的記憶方式是非常無效的。如果學生掌握了有效的記憶方式,單詞的記憶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件非常容易完成的任務了。
新課標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意識到學習知識的過程是非常有趣的,并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這樣不僅會減輕英語教師教學的負擔,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傳授給學生一些英語學習的方法,這樣便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3]。
教法即教師教學的方法,學法即學生學習的方法。教法與學法的互動原則就是指教師教學的方法與學生學習的方法不能夠彼此分離,應當相互融合在一起。實現這一原則最簡便的方法就是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以及發言的空間,引導學生積極與教師進行互動。這樣不僅能增強課堂的學習氛圍,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合理的問題以及在教學的過程中摻雜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知識與方法并重原則就是指: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雖然要教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但是也不能夠忽略對學生教材上的知識以及內容的傳授。因為歸根結底學生的本職工作就是要學習新知識及內容,從而獲得自身各方面能力以及素質的提升。而且,教授給學生學習方法也只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知識。只有通過分析不同的知識及內容,并引導學生意識到針對不同的知識應當應用哪些學習方法,才能幫助學生更加容易地將知識與學習方法結合起來,從而更加高效地學習[4]。
技術與技巧的融合原則簡而言之就是指,新時代的英語教師應當將現階段的一些高科技產物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應用這些非常先進的技術幫助學生學習一些學習方面的技巧和方法。這樣的方式往往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很多科學表明英語這一門語言其實和漢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英語也是一種自然拼讀性的語言,學生通過學習一些音標并且將其與相應的字母對應起來,就能夠自然而然地將單詞的拼寫記憶清楚。除此之外,學生如果能夠掌握不同音標在相應的場合的讀法,也能夠自然而然地將一個陌生的單詞標準地讀出來。詞匯是英語這一科目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學生掌握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自然拼讀教學方法教授給學生,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高效地記憶單詞的讀音及拼寫[5]。
例如,講解My family時,這一單元的重點單詞主要有man,father,family,dad,mom等,英語教師為學生講解這些簡單單詞的音標,并將其與相應的字母對應起來,從而完成每一個單詞的拼讀工作,引導學生意識到英語這一門語言其實和漢語一樣也是自然拼讀的語言,這樣的方式也能大大方便學生記憶單詞拼寫的過程。
小學英語這一科目的知識相對零散,如果學生僅僅是按照教材的安排來進行學習,很可能會學了新的知識而忘了舊的知識。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將知識與知識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英語這一科目的很多知識看似沒有多大的聯系,其實聯系都非常密切。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教授給學生,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學習某些知識的時候將其建立思維導圖,并與以往所學習到的知識建立起緊密的聯系,從而達到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復習舊知識的效果。這樣學生就能不斷地夯實英語基礎知識,從而極大地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習成績[6]。
例如,講解Seasons時,英語教師根據本單元的內容為學生設計了兩個重點教學目標,分別是:要求學生掌握一些重點的單詞,如season,summer,best,spring,winter等,要求學生掌握一些重點的句型,如“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等。由于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已經學習到了Weather這一單元的相關內容,天氣和季節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兩個單元的知識建立一定的思維導圖,通過這樣的方式達到鞏固舊知識的目的。
閱讀及寫作是小學英語這一科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考試試卷中閱讀題目以及寫作題目也占據了相當大的分值,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就尤為重要。考慮到閱讀與寫作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學生通過閱讀往往能為寫作積累大量的素材,從而更加高效地完成一篇優秀的英語作文,學生通過寫作也能了解到自己在素材積累方面存在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閱讀一些適合自己的英語讀物,這樣也能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但小學階段的學生獨立完成某些任務的能力還很差,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問題及挑戰,英語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結對的方式或者以小組為單位共同進行閱讀,這樣的方式往往能夠達到比較良好的閱讀效果。
例如,講解After school activities時,英語教師要求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來對這一單元的內容進行預習,并對教材中的文本進行閱讀,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也能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
總而言之,通過探討如何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方法,能夠幫助小學英語教師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的問題以及挑戰,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工作,這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