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勇
(重慶能源工業技師學院 重慶 400037)
雖然中職物理課程中的很多物理實驗和物理現象都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但物理學科本身是基于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抽象,理論性較強。一些學生初中階段物理基礎不扎實,學習本來就較吃力,加上中職物理難度更大,綜合性更高,導致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思想政治課堂同樣有很多問題,理論脫離實際,說教很多,與學生實際學習生活結合較少[1]。面對這樣的現狀,如何將中職物理和課程思政有效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有興趣、有樂趣、有熱情,在學好物理知識的同時,真正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是一名物理教師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
物理是研究自然界基本規律的一門學科。物理學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總結出了一套探索自然的方法和思維方式。這些思維方式方法對人類的生產生活以及長遠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中職物理不僅是中職學校的文化基礎課,同時也是機械、汽修、電子、建筑等的專業基礎課,學生在學習中職物理課程時,會涉及很多物理典故和物理知識,能夠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嚴謹客觀的工作態度和不畏艱難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所以,中職物理本身具有獨特的德育功能。
現代企業不僅要求學生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要求學生具有團結協助的合作意識、吃苦耐勞的品質、忠誠敬業的精神等等。所以為使學生勝任未來的職業崗位,需要在物理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內容,讓學生在學好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中職學生本身的文化基礎較差,加上沒有了中高考的壓力,學生不愿主動去學習,很多學生缺乏堅強的意志去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還有一部分學生對物理缺乏認識,沒有認同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同時,中職學生很多是留守兒童,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性格上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而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尚未形成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他們還會比同齡學生更早的接觸社會。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融入思政內容才能全面實現立德樹人。
從目前情況來看,一方面,在物理課程中,教學內容主要是根據物理學的發展歷程以及物理本身的知識體系進行安排,教學中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涉及較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靠德育課程來完成,教學內容獨立于物理課程的教學,其教學也主要由思政教師來承擔,形成物理老師只講物理、思政課只講思想政治的現象。
有些教師存在這樣的認識誤區:他們認為思政教育是思政教師和班主任的事,物理教師只需要把學生的物理知識傳授好就行了。這是典型的缺乏育人意識。
有些物理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很好的找到物理知識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在教學中滲透育人內容時不知道怎么入手,或者課程思政內容與物理內容結合突兀等。
課程思政建設要靠教師去落實,教師首先得有育人意識。想要教師在專業課授課過程中增加思政內容比例,就必須保證教師在此方面能夠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讓教師充分認識到課程思政是實現立德樹人,確保學生能健康長久發展的好辦法。
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國家對學校教育最新的政策文件,學習新時期思政的新理論,結合新形勢下學生的認知變化調整自己的思政方式。同時,在教學活動中還要發揮以身作則的示范與引領作用,潛移默化的引導與教育學生。
教學時要善于發現物理知識與思政內容的關聯點,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實現德育。比如學生學完自由落體運動后,可以用自由落體運動的知識來測量人的反應時間,讓學生體會物理知識的妙用。同時,對學生強調酒駕疲勞駕駛會延長人的反應時間,大大增加駕車的危險性,而且酒駕本身是違法行為,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了安全思政教育。
每個物理知識都對應有相關的物理學故事,這些故事,有的代表了基本的認知規律,有的隱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學中,介紹相關知識對應的物理學史,不僅能夠讓學生增長知識,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從這些鮮活的人物和事件中,去領悟正確的思考人生問題的方式方法,
重視物理學習過程的監督和檢查,培養學生分析觀察能力和嚴謹踏實的工作態度。物理教材中有很多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觀察思考。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以培養嚴謹的科學精神。
建立“立德樹人”的理念,將思政教育與物理學科知識有機結合,使物理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協同效應,讓物理教學最終達到育人目的,是每個物理教師都需要面臨的課題。只有不斷改進教師專業知識水平和育人意識,才能找到適合中職物理的課程思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