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澤惠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 重慶 401331)
俗話說得好:“應當熱愛科學,因為人類沒有什么力量是比科學更強大、更所向無敵的了?!甭殬I中學的計算機培訓對通常16至18歲的學生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在新的課程標準下,連續,交替和組合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學方法多樣化,并且在實踐中要讓學生參加基本的計算機培訓和程序,并激發他們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本文討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在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它基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有效性的基礎,以便為公眾提供更多信息技術的實踐型人才。因此,在新時期學習計算機時,教師應發揮應有的作用,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科學合理地在計算機中等職業學校課程中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并讓學生有效地學習計算機。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和見解,以闡明和解釋各種教學在中等職業計算機培訓中的應用[1]。
多媒體之所以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主要是因為多媒體技術集聲音、圖片、視頻等于一體,能夠將比較抽象的知識通過轉化變成形象生動的具體知識,學生理解知識點會變得輕松便捷。傳統的教師晦澀講解學生其實只是似懂非懂,只有通過多媒體為學生進行演示才能達到了解知識本質的目的,因此教師不能忽視多媒體演示的重要作用[2]。
例如,在學習“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這一節課時,教師就可采用flash播放的方式放學的觀察計算機的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都是指的什么,并且將硬件的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部分組成、CPU具體的位置等等相關問題通過動畫方式逐一呈現。對于計算機的軟件系統的分類進行解釋,通過這種動畫方式能夠讓學生直觀感受計算機的組成并且了解其構造,為以后的學習做準備。
學習本質而言就是一門比較枯燥乏味的事情,若沒有興趣的輔助只是麻木的被動接受學習,學生計算機學習必然不會有太高的成績。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為學生尋找其中的趣點,讓學生的學習氛圍變動活躍并且開放,并要做到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真正讓學生把計算機當做一門興趣,而不是應付考試的“仇人”。教師要改變自己的傳統思維模式,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去推動學習的開展[3]。
例如,在學習“磁盤管理的基本操作”這一節課時,因為每一個學生家里基本都有電腦,學生不懂磁盤管理時,經常將文件存到C盤因此電腦會卡,學校開展這一節課正好貼合學生的需求與渴望,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具體的方式引導學生按照步驟一步步掌握,并跟隨教師的節奏達到學會管理磁盤的目的,這種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對于計算機的興趣,而不再是將多媒體作為一門學科累贅,真正將課堂學會的知識應用到實際,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把計算機基礎知識與實際相結合。
學生在當代最難得并且最緊缺的就是對于知識的問題意識,對于知識進行質疑、思考、探究和解答的能力,當代的大部分中職學生對于學生重視程度不夠,更很少會去思考并質疑各類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盡力去引導學生。教師要通過多媒體技術去刺激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學會問為什么,只有形成問題意識才能有所創造,對于知識才算是透徹理解,否則一切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多媒體技術能夠讓學生去嘗試新鮮事物,增加學生的感官刺激[4]。
例如,為學生講解“進制法”這一節課時,教師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列舉幾道二進制的計算,讓學生感受其中的奧秘,引導學生產生對于進制的好奇心,并引導學生對于二進制加法、減法、乘法、除法進行大膽質疑,探尋二進制的奧秘,并引導學生自己進行課堂的練習,嘗試一下看自己是否能夠解答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并且嘗試解決問題,學生只有動手和動腦才能將知識學會,教師要大力鼓勵學生,避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多讓學生接受鼓勵,用鼓勵推動學生學習。通過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自身的問題意識,提高其學習成績。
一般而言,在中等職業計算機培訓的新時代,教師應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在中等職業計算機培訓班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不同教學的價值,以更好地完成中等職業計算機培訓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