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宏
(重慶市楊家坪中學 重慶 402763)
對于部分高中生而言,英語學習是十分困難的,即使他們有想要學好英語的想法,但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阻力,使其學習處于停滯不前狀態。因此,老師需要加強對學生英語良好學習習慣和技巧的傳授,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英語學習習慣時,學習的難度會逐漸減小,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促使其學習效率的提高。
在高中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學習興趣。而在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中,老師總是進行按部就班的教學,這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中找不到方法,在長久獲得不了學習成就感時,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會逐漸喪失。而通過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生在課上課下的學習會井然有序,這樣就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學習。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受到了廣大一線教育者的關注。而傳統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由于老師不注重對適合學生個人學習方法的指導,使部分學生陷入死記硬背的學習之中,這就會導致學生陷入費時低效的不理想學習狀態。而通過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該問題會逐漸得到解救,會極大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1]。
在對高中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過程中,老師必須要將其貫穿到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這樣學生在完整的學習之中,才可以有所收獲,也才可以真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而言,老師可以從課前預習、課中記筆記以及整理錯題等方面進行培養[2]。
課前預習就是老師在新課教學前,由學生先對新課的知識點進行提前學習,對新課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樣學生就可以做好充分的新課學習準備,課中才能夠跟上老師的教學節奏,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另外,學生通過課前預習,還會對自己不理解的內容進行把握,這樣課中學生就可以向老師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意義重大[3]。
比如在分析短語用法內容時,首先,老師可以通過案例的方式,向學生展示預習的重要性,讓學生對預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學生重視課前預習后,老師就可以讓學生進入預習中。其次,老師讓學生對語法知識點進行提前預習,同時,為了保證學生預習的質量,老師還可以向他們提出一些與預習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驅使下去預習,就能夠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取得較好的預習效果。最后,老師要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了解,進入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發現通過課前預習,課堂學習更加順利,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預習的重要性。通過長期老師布置預習作業和提供預習指導后,學生會越來越會預習,并會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經常會聽到老師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該句話就是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隨時做筆記,因為記憶力再好也沒有筆記好。因此,老師在課堂中對知識點分析的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將該知識點的重點內容進行記錄,促使學生自身學習效率的提高。另外,在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都要讓學生隨時將好的知識點、好的學習方法等進行記錄,養成課堂記筆記的習慣,這對于學生課后知識的梳理以及好學習方法的運用都十分有效,有利于學生學習目標的更好達成。另外,在學生完成課堂筆記之后,老師要引導學生在課下定期去看筆記和運用筆記,這樣才可以真正將筆記的溫故知新以及促使學生創新學習的作用發揮出來,促使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在高中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無論是在考試,還是在練習之中,都會遇到各類不會的題目或者是做錯的題目,如果學生能夠將這些錯題進行整理,對其反復做直至真正會,那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整理錯題習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和效率[4]。
比如在考試后老師對試卷講解之后,就要求學生將試卷中的錯題謄抄到自己的錯題本上,并將正確的解題方式用紅色筆記錄在錯題旁邊,這樣學生在復習中就會著重復習錯誤的關鍵點,這對于學生的有效復習十分有利。在學生不斷整體錯題與改錯的過程中,學生良好的整理錯題習慣會養成,學習的成效也會不斷提高。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讓學生在高度緊張的高中學習階段,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在減輕其學習負擔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和效率。因此,在具體的高中英語教學中,老師要抽出充足的時間對學生的課前預習、課中記筆記以及課后整理錯題等良好習慣進行培養,并探尋更多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之策,在不斷完善學生的過程中,促使學生獲得越來越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