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李根(1990.11-),男,漢,河南省商丘市,本科,助理工程師,火電廠熱控技術與儀器。
摘要:該研究主要應用于DCS系統的網絡信息安全防護,從網絡信息安全、工控機安全、軟件安全三個方面出發,通過部署單向隔離網閘、病毒入侵檢測系統、日志審計、網絡審計系統、工業防病毒軟件、工控機加固及附屬設備,建立安全管理平臺,實現對網絡流量、設備日志、操作系統的實時監視,阻斷病毒入侵,從而保障DCS系統信息網絡安全穩定運行。
關鍵詞:DCS;網絡;信息安全
1 引言
電力行業慢慢向現代信息化發展,DCS技術走向信息化也是必然的趨勢。DCS系統不僅要給生產技術人員提供最基本的生產數據,還要給各種網絡平臺提供所需要的生產數據。基于此類需求,要求DCS系統既要具有提供給電廠必需的采集和處理生產數據的功能,還要具有提供連接的端口和對外開放的功能,從而滿足現代化企業對數據的要求。由于這些因素致使DCS系統網絡與電廠信息網絡產生了聯接,進而還可能與互聯網產生更加廣泛的互聯。DCS系統網絡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人的方面、物的方面。對DCS系統網絡來說,物的方面主要是在于數據物理層的風險以及數據層的風險,人的方面主要是管理的缺失、管理的漏洞以及接觸人員不規范、不確定性以及隨意性的行為。
2 DCS網絡信息安全的不安全因素
DCS系統逐漸走向開放,網絡系統結構也變的越發簡單,也更方便人員對于數據的獲取。因此DCS系統會和外界互聯網產生直接、間接的聯系,以至于外界非法侵入、各種病毒對DCS系統網絡形成威脅。
DCS系統目前采用的操作系統都存在這各種各樣的漏洞,不法侵入者可能會利用這些漏洞對DSC系統網絡進行攻擊,現在各DCS系統網絡尚未制定防御病毒的安全措施。
3 技術應用案例
第一、將現場生產大區劃分為3個安全域,分別為1號域(公用系統)、2號域(主機DCS系統)、3號域(輔網DCS系統)。從網絡信息安全、工控機安全、軟件安全三個方面出發,通過部署單向隔離網閘、病毒入侵檢測系統、日志審計、網絡審計系統、防病毒軟件、工控機加固及附屬設備,建立安全管理平臺,實現對網絡流量、設備日志、操作系統的實時監視,阻斷病毒入侵,從而保障DCS系統信息網絡安全穩定運行。
整體DCS系統信息安全防護具體措施包括:
(1)工業安全單向隔離網閘,部署在DCS系統和生產信息系統(SIS)的網絡邊界,實現DCS系統與生產信息系統(SIS)的隔離,保護DCS系統網絡邊界安全。
(2)工業網絡審計系統,部署于DCS系統的主交換機旁路,用于網絡全流量審計、告警和分析。
(3)工業日志審計系統,部署在DCS系統網絡中,用于對各安全防護設備、網絡數據設備、工控機系統、數據庫的日志數據采集、分類和分析。
(4)工業病毒入侵檢測系統,部署于生產信息系統(SIS)的三層中心交換機旁路,用于對工業網絡傳輸數據的實時監視,以及對網絡數據流量的入侵監測、告警。
(5)此外,該技術還在主機、輔網的DCS系統的邊界,部署有專業的邏輯隔離工業防火墻,在各工控機安裝有工業防病毒軟件。在DCS系統部署有專業交換機,用于連接各安全設備,組成網絡安全專網,實現生產數據、信息安全數據的網絡分離,部署有校時設備,用于確保網絡安全設備與DCS的時間一致,提高報警、入侵事件追溯的準確性、可靠性。又通過關閉各種服務端口、切斷病毒滲入的入口以減少被被利用的可能性。最終將整個系統融合為一個專門的工業安全管理平臺,用于收集系統設備、網絡安全設備的不安全事件及各種報警信息,實現安全信息處理和分析。詳見部署附圖1、2:
第二、該研究從以下方面對DCS系統網絡信息數據進行防護:
(1)在DCS系統網絡與生產信息系統(SIS)網絡邊界部署工業安全單相隔離網閘,實現DCS系統與生產信息系統(SIS)系統的隔離,保護DCS系統網絡邊界安全。
(2)在SIS三層中心交換機旁路增加病毒入侵檢測系統,對工業網絡傳輸數據進行即時監視,實現對異常網絡數據流量的檢測、報警。
(3)在DCS系統主交換機旁路部署網絡審計系統,實現網絡全流量的審計、報警與分析功能。
(4)在DCS系統部署日志審計系統:實現對各安全防護設備、網絡數據設備、工控機系統、數據庫等的日志數據采集、分類和分析。
(5)在DCS系統與輔網DCS系統的邊界采用工業防火墻進行邏輯隔離。
(6)在DCS系統的各工作站進行主機加固并加裝工業防病毒軟件。
(7)在DCS系統部署工業安全管理平臺,收集系統設備、網絡安全設備的不安全事件及各種報警信息,實現安全信息處理和分析。
(8)在DCS系統部署信息安全專網交換機,實現各安全防護設備的互聯,組成數據安全傳輸專網,從而把業務數據與信息安全數據進行分離。
(9)在DCS系統部署用于校時的設備,確保各個安全設備與系統的時間一致,提高報警、入侵事件追溯的準確性、可靠性。
(10)對DCS系統內的工控機網絡進行加固,關閉各種易備利用的服務端口,切斷病毒滲入的入口。
3 技術關鍵點
(1)在電力企業網絡I、II區域邊界增加專業的工業安全單向隔離網閘,實現電力企業網絡I、II區域的物理性隔離。應用專業設備切斷兩個網絡的數據鏈路層連接,并且能夠實現信息在兩個網絡間的適度應用、交換。切斷外屆網絡發起的連接,只能使數據單向傳輸,從而保護內部網絡。
(2)DCS系統部署有網絡審計設備,通過網絡協議(SNMP)實現對各臺工控機CPU負荷率、物理內存利用率、網絡狀態等的監測,也能對數據報文進行解析。網絡審計設備也可實時檢測各種工業協議性質的網絡入侵、人員誤操作、違規操作、非法設備接入以及病毒的傳播并進行報警,同時記錄、收集一切網絡行為。
(3)DCS系統部署有日志審計設備,可將DCS系統的各安全、網絡設備日志傳輸到日志審計系統中,從而實現安全防護設備、網絡數據設備、工控機系統、數據庫等的日志數據采集、分類和分析。
(4)DCS系統部署有病毒入侵檢測系統,并建立了病毒清冊,從而實現對病毒的入侵監測、報警,并及時通知技術人員,對設備進行必要的人為防護。
4 技術優勢及成果
根據此方案,建立了DCS系統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系統,該系統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網絡、日志審計系統,可以實現對DCS系統網絡的數據流量、設備狀態進行檢測、分析,通過報文深度解析,可對各種違規行為、不法設備、入侵病毒進行阻擊并實現報警。
(2)白名單防病毒軟件,可實現檢測DCS系統所有操作的安全性、合法性,實現對違規行為的隔離、管控,提供給DCS系統一個獨立、安全的局部環境。
(3)病毒入侵檢測系統,可以實現對病毒入侵進行提前檢測并報警,告知技術人員采用人為手段防止病毒的進一步滲入。
(4)工控機加固,刪除無用、默認開放的路由配置、IP地址,關閉工控機無用的服務,關閉默認的TCP、UDP端口(21/23、135/137/445等端口),切斷病毒入侵的入口。
該研究使得DCS系統形成了一套全面的、安全的DCS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系統。在公司的網絡安全防護演練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保證對DCS與外界通訊的安全性,具有可靠的病毒防控能力。抵御了外來、內部個人無意、惡意入侵DCS網絡的行為,避免高水平黑客、外部小型組織利用威脅源發起惡意攻擊。使得DCS網絡具有少量受損情況下可實現自動恢復的能力,并且有效、實時監控DCS網絡數據報文、流量,防止網絡擁堵導致DCS網絡癱瘓的情況。
最終將DCS網絡信息安全集中于工業網絡安全管理平臺進行展示,可實時監視DCS網絡健康狀態及各項指標。見下圖:
5 總結
通過該項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對DCS系統數據流量、設備的狀態的分析、檢測,實現了對網絡數據報文的深度解析,以及對各種違規行為、操作,非法設備的接入的阻擊并報警。增加了病毒入侵檢測系統,實現了病毒入侵的提前檢測、報警,提醒技術人員人為采取隔離手段切斷了病毒的滲入。此技術為現場DCS系統提供了一個獨立、安全、隔離環境,使得一切操作行為必須經過安全設備的嚴格檢測,提供給DCS系統一個干凈、安全的環境。
參考文獻
[1]GB/T 18336.1-2015 信息技術 安全技術 信息技術安全評估準則 第一部分:簡介和一般模型.
[2]GB/T22081-2016信息技術 安全技術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 要求.
[3]GB/T22081-2016信息技術 安全技術 信息安全控制實踐指南.
[4]GB/T 36047-2018電力信息系統安全檢查規范.
[5]GB/T 22239-2019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
[6]張相東.火電廠DCS系統網絡安全防護.龍源期刊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