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峰 鄭州科技學院
功能性訓練涉及多個關節、在多個平面上,進行本體感覺的活動,它是根據不同的運動項目與日常的身體生理活動進行融合,包括減速、加速度和重心的處理,對立面反作用力和動量之間的關系。
足球前鋒運動員在整個隊伍當中處于非常重要的角色,前鋒運動員是得分的主力軍。功能性訓練是一種新穎的訓練方法,通過對功能訓練的了解,結合足球前鋒運動員的技術特點,為提高前鋒運動員的靈敏素質建立一套針對性的訓練方案,提高足球前鋒運動員的訓練效率,還能降低足球前鋒運動員的受傷率。
本研究選取的實驗對象是鄭州科技學院體育學院大二到大四足球專項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40名。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20名,對照組20人。為科學的保證本次實驗的真實性,要對參與實驗的兩組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保證科學性。
通過對比表1數據可得:在本次實驗中,對照組中各對象的平均年齡是 18.08 歲±0.58 歲,平均體重69.38kg±10.28kg,平均身高是 1.77m±0.05m,平均 BMI 指數是 22.08±2.89,實驗組中各對象的平均年齡是 18.17 歲±0.57 歲,平均體重是68.00kg±7.57kg,平均身高是 1.77m±0.04m,平均 BMI 指數是 21.76±2.35。對參與實驗的兩組人員,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后,得到P值發現,年齡、身高、體重這些指標的P值都大于 0.05,說明實驗組和對照組并沒有顯著性差異,這是保證實驗科學性和嚴謹性的前提。
表1 實驗對象基本信息統計(±S,N=40)

表1 實驗對象基本信息統計(±S,N=40)
項目 組別 x—±S T P值年齡(歲) 實驗組 18.71±0.57 0.503 0.618>0.05對照組 18.08±0.58體重(KG) 實驗組 68.00±7.57 -0.282 0.779>0.05對照組 69.38±10.28身高(CM) 實驗組 1.77±0.04 -0.528 0.600>0.05對照組 1.77±0.05 BMI 實驗組 21.76±2.36 -0.416 0.67>0.05對照組 22.08±2.89
由表2可以看出,對照組和實驗組在伊利諾斯測試中并沒有明顯的差距,對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該項指標沒有明顯的差異。分析其原因,足球項目本就是運動中不停的加速減速急停再沖刺的特點,因此這一方面的能力兩組都沒有明顯的差異。

表2 實驗前伊利諾斯指標的比較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在進行Nebraska測試后,觀察實驗前的數據可得:對照組最快時間為14.03s,最慢為15.9s,均值為15.19s;而實驗組的最快時間為15.1s,最慢時間為18.34s,均值為16.12s。說明兩組受試者在Nebraska指標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兩組在變相能力及閃躲能力水平上差異不大。

表3 實驗前Nebraska 指標的描述性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在進行T字指標測試后觀察可得,兩組在最大值和最小值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兩組均值差異不明顯,說明總體水平相當。

表4 實驗前T 字指標的描述性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在AFL靈敏測試這方面,實驗組和對照組都有明顯的差距,但是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均值方面差別不是很大,說明兩組總體水平相當。

表5 實驗前AFL靈敏指標的描述性分析
由表6可以看出,實驗后對照組的最大值為21.03s,最小值為15.36s,均值為17.69s;實驗后實驗組的最大值為19.57s,最小值為14.36s,均值為16.99s。說明實驗組在伊利諾斯指標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分析其原因是功能性訓練的動作設計新穎且符合足球運動員的技術特征,為加強身體的穩定性設計了專門的動作。實驗組受試者剛一接觸就非常感興趣,相比傳統的單一枯燥的訓練更有訓練的積極性。

表6 實驗后伊利諾斯指標的比較分析
由表7可以看出,實驗后對照組的最大值為17.23s,最小值為15.64s,均值為15.39s;實驗后實驗組的最大值為15.69s,最小值為12.97s,均值為13.61s。實驗后實驗組的最快成績和最慢成績都高與對照組,均值上也存在差異,說明采用功能性訓練的方法,通過變化不同的形式、動作、內容,充分調動受試者的訓練積極性,提高了訓練效率,從而明顯提高Nebraska指標的成績。

表7 實驗后Nebraska 指標的描述性分析
由表8可以看出,實驗后對照組的最大值為17.01s,最小值為14.51s,均值為15.61s;實驗后實驗組的最大值為15.02s,最小值為12.44s,均值為13.34s。實驗后對照組的速度要明顯慢于實驗組的成績,說明采用功能性訓練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足球運動員的左右快速移動的能力,原因是功能性訓練注重多關節和多肌肉群的強化,以及核心肌群的控制力,大大提高了運動員的快速移動的連續性。

表8 實驗后T 字指標的描述性分析
由表9可以看出,實驗后對照組的最大值為26.34s,最小值為23.14s,均值為24.99s;實驗后實驗組的最大值為23.13s,最小值為21.15s,均值為22.89s。分析其原因,功能性訓練多采用自重訓練的形式,以自身的重量進行相應的訓練,可以很好的滿足足球運動員的技術需求。

表9 實驗后AFL靈敏指標的描述性分析
采用功能性訓練可以提高實驗組T-test測試、伊利諾斯動作靈敏測試、Nebraska 測試、AFL靈敏測試四個指標的成績,說明采用功能性訓練方法可以提高足球運動員快速移動、變相能力以及左右閃躲和快速改變自身位移的能力。實驗組采用的功能性訓練與對照組采用的傳統的訓練,都可以有效的提高足球運動員的靈敏素質,但是實驗組的效果優于對照組,并且受試者的訓練積極性非常高,訓練方法新穎,更容易讓運動員堅持訓練。
在足球運動員的訓練與教學中,應適當的融入功能性訓練以及相關的訓練方案,從而強化足球運動員的靈敏素質,糾正足球運動員存在的不足之處,取得優異的成績。功能性訓練和傳統訓練都各有優勢,不能取一舍一,兩者應該交叉進行,從而綜合提高運動員的靈敏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