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鵬 合肥市清華附中合肥學校
田徑作為運動之母在學校體育的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也是小學體育與健康大綱中規定的重要的必修課程。但是由于田徑課程內容的枯燥性和單調性,教學器材的不安全性,教學場地的局限性,動作技術的復雜性等等,難以引起小學生對田徑課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教學效果和質量難以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校體育中的田徑教學開展遇到了瓶頸。2004年底,國際田聯頒布《趣味田徑運動指南》將趣味性加入傳統的田徑項目中,并對器材進行改造來適應兒童青少年的使用,我國在2005年正式將《趣味田徑運動指南》引進并推廣,將傳統的田徑教學中加入趣味性和娛樂性,不僅可以解決田徑課教學教材的枯燥無味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對于田徑的興趣。
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項目是由國際田聯發起,區別于傳統的田徑項目又優于傳統田徑項目,是根據兒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發育特點,專門研發設計出的一種具有強烈趣味性和娛樂性的,與田徑項目相結合的運動形式,能夠使孩子可以在任何地方(體育場,操場,健身房以及任何可能的運動場地等)參加一些基本的活動:如短跑、耐力跑、跳躍、投擲等。其目的是增強兒童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發展基本的田徑運動能力和培養孩子對田徑的運動興趣。
國際田聯根據不同的年齡段給孩子們設定了不同的少兒田徑運動項目,如表1,按照年齡分組分別為7-8歲組、9-10歲組、11-12歲組、13-15歲組這四個年齡階段。隨著年齡分組的增長,少兒趣味田徑的教學和競賽內容的難度也在逐漸加大。目前我國主要引進的是7-12歲的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項目應用到小學體育課中較多。而13-15歲項目在我國發展還仍然處于起步的階段。

表1 表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比賽項目
(1)身體目標
使得孩子們能夠順利地迎接未來的生活的體能,成功地參與體育運動。通過適合的有指導性的活動促進孩子們的健康,和諧地發展所有身體素質和良好的運動能力。
(2)社會目標
發展社會適應能力和交往能力以及發展團隊的團結合作能力。
(3)道德目標
學習竭盡全力達到所定的個人和團體計劃目標。發展尊重他人品格,發展自理能力,學習主動承擔責任。
(4)學習目標
幫助孩子積極學習,使他們在練習或者集會活動中擔負實際責任,把學到的內容應用于實踐中。通過田徑組織活動加快對其他新鮮事物的接受過程,促進孩子理解世界并把自己與周圍聯系起來。
少兒趣味田徑根據兒童青少年的不同年齡開發出符合其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了趣味內容,整個田徑教學的內容都是圍繞著體育游戲開展來的。例如一級方程式,越過障礙擲準等內容,相比于傳統田徑課教學的趣味教學目的性更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更高,課堂氛圍更加和諧濃重。傳統的田徑教學課相對來說就比較枯燥、乏味,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對田徑學習興趣。在教學方法上兩者也有很大的差異,趣味田徑更多的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誘導性的教學,而傳統的田徑教學是師教生練的呆板形式。
少兒趣味田徑最基本的特點就是其器材的專業性,體育器材設施是完成教學任務的物質保障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性因素。少兒趣味田徑包含了近20種器械,包含了跑跳投教學所需的所有器械,具有全面性和系統性。這些器械的樣式多種多樣,顏色也是光纖亮麗。它的材料都是使用環保的軟塑料設計,材質柔軟,拆卸安裝簡單易懂,與傳統田徑器械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小型的標致錐在游戲時候受到踩碰可以自動恢復其形狀,也不會對學生造成磕絆,有效的避免了運動損傷的發生。
少兒趣味田徑在組織的方式上更加符合兒童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點,兼并競技與娛樂相結合。傳統的田徑教學組織形式大多都是個人項目競爭,只注重個人技能的發展。少兒趣味田徑在組織形式上做出了很大的改變,將原來的個人活動改變為集體的團隊競技的比賽模式,很多個團隊參與不同的項目。每一個學生都要參與到每一個項目的比賽,且每一個的人的成績都要計入總體的得分,個別學生的能力的優異并不能改變整體的成績,這就需要大家共同發揮出最大的能力去完成比賽。在比賽的時候也不受場地的限制,只要有60*40米的場地就可以開展。
少兒趣味田徑在身體,心理的教學效果上都要明顯好于傳統的田徑教學。它在課堂上的負荷強度中等,練習的內容難度相對于傳統田徑教學更小,學生更加容易掌握。少兒趣味田徑的系統性和連續性能夠使整個教學過程按照流水線的形式完成下來,使學生感受到一步步完成任務的成就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同步提高。本人咨詢了合肥市“高參小”的幾名田徑任課教師。這些老師們也普遍反映少兒趣味田徑相比于傳統的田徑教學效果更佳有優勢,在身體素質和心理特性的培養上作用提升明顯。
少兒趣味田徑課的評價方法比較寬泛,目的是以激發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為目的評價方法。在比賽中設置評分表,學生在比賽過程可以得到成績的及時反饋。在隊伍獲得勝利時讓學生感受到集體努力獲得榮譽感,而非一個人的表揚。
少兒趣味田徑豐富的教學內容、器材、組織方法等等,非常符合中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傳統的田徑教學技術項目過于復雜、安全性不高、枯燥、乏味。在小學的田徑教學中可以將二者結合起來,相輔相成,共同支撐學校體育田徑課程不斷完善與發展。
根據國家小學生體測數據表明,當今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持續下降,肥胖率年年高升,速度、心肺耐力等等均達不到標準。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學校體育沒有做好工作,學生沒有養成良好鍛煉的行為習慣。田徑教學主要任務就是培養速度、耐力、力量等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少兒趣味田徑可以很好發展這些素質并且激發和培養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
國家田徑后備人才的輸送不僅僅只靠后備人才基地,學校體育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少年時期都是在學校中度過,最基礎的體育教育也是在學校接受學習。少年時期對體育的興趣和身體素質的培養至關重要,少兒趣味田徑的實施可以讓田徑在學校體育中青少年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中國田徑的后備人才提供更好的儲備。
(1)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相對于傳統田徑教學更加具有趣味性、娛樂性,集體性,更加能夠激發青少年對田徑的興趣,有利于培養青少年體育鍛煉的行為習慣。
(2)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在教學內容、組織方式、器材、教學評價、教學效果方面優勢明顯。
(3)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也得到一線教師的認可,應該在小學推廣少兒趣味田徑課程。
(1)少兒趣味田徑雖然是比賽游戲為主導進行教學,充滿趣味性。但是在我們進行趣味田徑教學時不應該只注重其娛樂性,忽視了學生正確的技術動作。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在比賽時的技術動作,并且及時糾正。
(2)教師應該提升自己的少兒趣味田徑的專業知識水平,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多,可變化的教學方式也多。應該善于總結在教學過程出現的問題,總結經驗。同時少兒趣味田徑可借鑒的教材比較少,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設計出新的教學方案,不斷更新完善教學內容。
(3)對于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方學校,在器材設施上可能會遇到問題。教師應該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結合少兒趣味田徑指南《少兒趣味田徑指南》創造出安全實用的器材。
(4)各個地方的教育部門應該大力宣傳支持少兒趣味田徑,給予政策扶持,開展地區性的學校比賽,讓少兒趣味田徑更好的進入小學體育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