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暢 廖海生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廣東珠海 519000
數字經濟是引領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經濟發展形態,數字時代下推動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行業企業變革發展方式、重塑競爭優勢的共同戰略選擇。然而,我國數字經濟在引領高質量發展中,產業需求與科教資源脫節問題突出,主要表現為兩個結構性錯配:一是崗位需求錯配,數據分析、數據處理、數據采集等應用型人才供不應求,這一現象在廣東、浙江等發達地區尤其明顯;二是學歷層次錯配,大專、本科等技術藍領人才嚴重供不應求。這說明在數字經濟背景下,掌握數據分析與處理技能的??茖哟稳瞬啪哂休^大市場前景。以旅游會展專業為例,數據分析課程培養學生數據分析思維和掌握數據分析工具,對高職院校旅游會展人才培養有積極意義。
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使各行業需要大量懂數據、會分析的復合型人才,為滿足各行業數字化人才的用人需求,高校各專業開設數據分析課程,以“數據分析課程”為關鍵詞通過中國知網進行了全庫搜索,國內最早的文獻是2005年王曼華發表的“基于網上資源利用的教學改革實踐研究—《圖表與數據分析》課程網上資源利用教改分析”,以專業加數據分析為課程名的文獻是2008年彭直興“地學數據分析”課程實驗教學體會和2011年陳莎莎“《金融數據分析》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到了2015年發文量逐漸增多,2019年發文量22篇,2020年35篇,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數據分析課程、金融財經數據分析課程、計算機數據分析。旅游數據分析課程的研究,有張振國“民族高校‘旅游大數據分析’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1]” 和衛俊杰“高校旅游數據分析課程體系架構探索”[2]。學界主要關注“統計學”“計算機應用”“電子商務”“財經”等學科的數據分析問題,而與旅游大類專業相關聯的數據分析課程開發與設計,公開研究成果不多。關于數據分析課程的教材,各出版社均有出版,以人民郵電出版社為例,以“數據分析”為關鍵詞搜索教材,共有60本數據分析教材,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數據分析、新媒體數據分析、統計數據分析等,沒有旅游大類數據分析的教材。為擴大數據分析圖書的搜索范圍,在京東網站的圖書銷售板塊,以“數據分析”為關鍵詞搜索,有12萬多的相關圖書,數據分析圖書主要集中在計算機與互聯網、管理類的電子商務等,以“旅游數據分析”為關鍵詞搜索,僅有王國棟“旅游市場調研與數據分析方法”,以“會展數據分析”為關鍵詞搜索,沒有搜索到對應的圖書和教材,說明旅游大類的數據分析課程研究和教材較少[3]。
目前我校旅游大類專業學生,包括旅游管理專業、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酒店管理專業、空中乘務專業,獲取數據分析相關知識的渠道主要是公共課《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一個知識模塊中的部分內容,教學案例缺乏對行業場景應用的針對性,數據分析僅局限于分析這個環節,缺乏數據分析中的采集、處理等關鍵內容,使用工具的數據工具單一,教學內容的無法滿足會展學生在行業實際應用中的數據分析技能的需要。
旅游會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急需掌握數據分析技能的人才。根據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調研組2019年的調研報告,數據分析、數據處理、數據采集等應用型人才供不應求,因此,有必要對接行業需求,研究數據對行業的作用機制和路徑以更好地設計課程內容和目標,培養會展行業真正需要的數據分析人才。
旅游會展業是最注重數據的行業之一,旅游會展企業在數字轉型升級中取得一定的進步。在數字化轉型升級中的旅游會展企業要求從業人員具備一定的數據分析技能。因此,基于旅游會展行業場景應用進行會展數據分析課程設計,課程內容定位與行業需求的緊密銜接,學生掌握數據分析知識,具備數據分析技能,滿足旅游會展行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從而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大數據專家涂子沛認為,要培養大學生的數據文化即“數商”,讓數據分析與決策成為一種共識和基本素養。事實上,除了會展行業,從事其他行業的學生也需要數據分析能力。而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數據分析知識與技能教育尚處于探索起步階段,課程體系有待完善,數據分析課程相對于市場應用需求較為滯后。本文基于會展行業場景應用,進行課程的內容開發與教學設計,能夠為其他行業的數據課程提供參考,提供培養數據分析思維和提升數據分析技能的途徑,從而推動高職院校數據分析技能教育的發展。
數字化是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手段對企業的日常運營數據、用戶滿意度數據、市場趨勢數據進行采集、處理、分析,以可視化的形式呈現企業的運營全景圖、用戶畫像等,以了解企業的運營全貌,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通過數字化技術對傳統的業務流程、組織架構、管理模式的創新。企業通過數字化手段挖掘數據的價值,可以發現企業運營中可以改善的地方,甚至開發新的業務模式。因此,數據的分析將變得越來越重要,提升大學生數據分析能力,為產業的數字化升級儲備人力,對推動產業數字化升級起到促進作用[4]。
對于不同專業,開設數據分析課程目的都是為了培養數據分析思維,但在數據分析技能的培養上和數據分析工具的選擇上有不同。面向旅游大類專業的學生,數據分析課程以培養數據分析思維、掌握工作崗位匹配的基本數據分析技能為課程目標,工具上更傾向于少代碼、易上手的分析工具。以我校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為例,會展數據分析課程建設的思路是:通過調查研究與理論分析,系統研析會展行業在工作崗位中所需要的數據分析技能,結合院校會展專業知識教育、數據分析教育資源實際情況,探索開發適合高職特色的會展數據分析課程。
通過現場訪談、問卷調查等形式,歸納整理高職學生在會展企業工作過程遇到的具體數據分析問題,根據工作需求設計教學內容,并總結數據分析技能和常用的數據分析工具軟件,確保課程內容具有實用性和前沿性。
總結會展學生在工作中所需要的數據分析思維和技能,根據高職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選擇數據分析工作流程常用的數據模型和軟件工具,開發專門針對高職會展專業學生的數據分析課程,重點關注兩點:(1)以數據分析工作過程為主線,開發教學內容,并根據數據分析過程的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數據報告五個階段,將學習內容具體化;(2)課程內容突出高職特色,精選適合高職會展專業學生的數據分析知識和數據分析工具軟件,培養數據分析思維和數據分析技能,保證課程內容具有高職特性和實用性,使課程內容與行業需求的緊密銜接。
會展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包括了數據洞察力的培養、數據思維的培養、數據分析知識和分析工具軟件的使用(見圖1),高職文科專業數據分析課程按照數據分析工作過程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數據報告五個模塊進行內容設計,每個模塊結合行業特點和典型工作任務設計具體內容,將典型工作任務在實訓中以項目演練的方式完成,實訓項目的設置與具體工作任務對應,以練帶學,做到教、學、做一體[5]。

圖1 課程研究框架
數據采集包括數據采集基本概念、數據采集平臺簡介、數據采集案例、會展數據采集實訓。數據處理包括數據處理基本概念、數據處理工具軟件介紹、數據處理的案例、會展數據處理實訓。數據分析包括數據分析的常用指標和數據模型、數據分析常用方法論、數據分析案例、會展數據分析實訓。數據可視化包括數據可視化工具軟件介紹、Excel2016新增圖表介紹及制作、會展圖表制作案例、動態圖介紹及制作、會展動態圖案例、數據可視化操作實訓。數據報告編寫包括數據分析報告的結構及必備要素、高質量數據分析報告案例、會展數據分析報告實訓。在每個模塊,有不同的工具軟件可選用,對于不同學習程度和不同專業的學生,數據采集模塊可選用八爪魚采集器、火車采集器、友益網站數據采集器等,數據處理和分析模塊可選用Excel2016、SQL、Python,數據可視化模塊可選用Excel2016、Power BI Desktop、Tableau Desktop,數據報告編寫采用Powerpoint 2016。此外,還需要進一步優化課程教學模式,學時、學分以及考核方式等問題[6]。見圖1。
在數字化時代,各行業亟待數字化轉型,對從業人員的數字素養和數據分析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文科專業需要開設與專業知識緊密結合的數據分析課程,為了使學生更能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建議數據分析課程建設過程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校企課程共建、人才聯合培養。
產教融合,課程定位與行業需求緊密結合。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均以行業的真實場景應用為基礎,抽取典型性代表的工作任務,使得學生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獲得的數據分析技能與企業的真實崗位工作所需技能達到一致。為使得抽取的工作任務具有典型代表性及普遍適用性,校內課題組與校外專業人士將多維度展開調研工作,調研的企業既有偏重業務的企業,又有偏重技術的數據公司,同時還有行業協會,選取行業最具典型代表性的場景應用。
開發項目班,做實項目化教學,學生在真實項目中實現知識的實踐轉化。真實項目的引入和項目班的培養,將使學生實踐技能得到真正的鍛煉,將理論知識與實操訓練有機結合。
依托會展產業鏈,培養具備數據分析技能的復合型會展人才。課程基于行業的數據集群特點,以數據分析技能為突破口,培養具備數據分析、處理技能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滿足數字經濟時代市場對該類人才的需求,促進產業鏈、數據鏈和人才鏈的協同發展。
數字化時代,旅游會展行業企業處于數字化轉型升級時期,高職院校開設旅游大類專業數據分析課程,能將旅游會展專業知識和數據分析技能相結合,培養懂數據、會分析的旅游會展復合型人才,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