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
(河南信息工程學校 河南鄭州 450000)
藝術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價值體現在審美性與社會性上。它可以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給人們創造一種富足的精神盛宴,以此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增長的需求。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時,通常會融合自身在審美方面的感情和想法,讓觀賞者不但可以感受到作品的美妙絕倫,而且也可以在藝術的世界中陶冶自身的情操,在生活品味方面邁向更高的臺階。除此之外,人們可以將藝術作為其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感悟社會百態和了解歷史的有效途徑,以期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在歷史的長河中,涌現出諸多歷史名人,他們對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文以中職學校藝術教學為切入點,主要探究了當前中職藝術教學的狀況,并結合現狀提出了幾點對策,以期改變中職藝術教學的現狀。[1]
中職學生與高中階段年齡相仿,但區別在于中職學生多為中考成績不理想而進入中職學習的。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厭學情緒,紀律相對松散,管理起來有一定難度。中職教師由于教學負擔較重,在學生管理方面認為只要學生不出事,就代表完成了任務。很多教師將精力與時間都花在了學生的日常管理中,在教研投入上的精力相對有限,難以實現教學創新。與此同時,學校的培養目標不明確,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就業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均會受到影響。
從中職學校學生的現狀來看,家長與學校對學生的要求相對較低,認為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積極性方面均呈現出不足的狀態。與此同時,社會對中職學校畢業生也存在主觀上的偏見,他們認為中職學校的學生畢業后更多從事的是技術工種,學生只要能夠掌握一定的技能,就能找到工作。因此,大部分教師往往只是對學生進行一些技能培訓,只要學生能夠完成一般性質的工作任務,就代表學校的培育目標實現了。盡管部分學校為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組織開展了相應的技術等級考核,但其更多的還是停留在動手能力的考核上,對學生創新性能力的考核略有不足。另外,社會對中職學校教學質量評價方面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學校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也沒有設立一定的標準。因此,中職學校的教學目標較為模糊。這對于學校發展來說有所制約。[2]
對于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的藝術教育來說,在人才培養和專業發展的方向方面,學校或教師應該對地方經濟、文化等人才培養的需求加以了解,以此為依據對地方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判斷。在藝術專業設置時,學校應對專業方向進行及時調整,并對人才培養目標、藝術課程體系以及教學內容等進行科學設置,為地方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服務。學校通過此方式,不僅可以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還可以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例如,針對地方文化突出的學校,其可以開設全日制的戲曲表演專業,為地方文化的傳承和經濟的發展培養一批高質量人才,使我國的優秀民族文化得以弘揚。河南是我國的戲曲之鄉,豫劇更是戲曲中的經典戲種。河南地區的中職學校就可以發揮此優勢,將戲曲表演和藝術教學結合起來,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于教學當中。在教育改革方面,學校則要推陳出新,在原有基礎上加以創新,將藝術類的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比例設置得更加協調,將課堂搬上舞臺,實現教學上的突破。在師資結構方面,學校可以創建學歷高、職稱高的學術師資隊伍。學校可以邀請專業的戲曲專家來學校開展講座,為學生進一步講解地方戲曲的特點,實現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的目標。除此之外,藝術教學還可以涉及多種形式的內容,如影視表演、歌劇表演、舞美設計以及音樂表演等,學校或教師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對專業內容進行優化,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讓教學效果符合文化市場的需求。[3]
傳統的教育模式在短時間內要完全改變是不可能的。在中職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還是占據“主體地位”。盡管學校也在逐步進行教學改革,但想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引導者和組織者,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例如,目前學生的主體地位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突出。從教學的方式來看,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依然沒有完全打破。課堂模式還是走不出“以教師為主”的傳統模式。在學習上,學生依然只是埋頭苦記。目前,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使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多媒體技術在教學環境的創設上也日漸符合教學需求,特別是在欣賞雕塑作品、建筑作品時,打破了以往無實物、由教師口頭闡述的局面。教師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應用多媒體技術,就會增加課堂吸引力,提升課堂的活力和生動性。因此,中職學校需要對教學理念、手段和環境做進一步創新和優化。教師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合理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促使學生在教學中更加主動地參與。這樣能使課堂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吸引力,從而保證藝術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與其他科目的教學不同,藝術科目在教學投入上更多,培養周期也較長,所以在短時間內很難看到教學成效。并且,藝術教學的特征也較明顯,如個人參與度要求高、實踐性較強、點多面廣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緊抓重點,重視實踐教學,綜合未來社會、市場和學校的發展需求,通過對藝術教學培養方向的明確,努力做到以創新型教育代替技能型教育。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創造性的學習促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并在教學中積極參與。這也是培養學生敢于創新、勇于探索的重要途徑。藝術教學強調打破權威,凸顯學生個性。因而,教師要努力營造凸顯學生個性的環境,使其藝術靈感得到迸發。另外,藝術教育不僅要重視學生傳承歷史文化,還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教育者應該在藝術教育中把科學人文知識作為重要部分,努力構建適應我國藝術教育體系的藝術人才培養機制。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藝術教學在新形勢下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同時 也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教師有必要對藝術專業進行科學的設置和調整,并通過教學理念的創新、教學重點的突出和對創新型教育的重視,實現全面提升中職學校藝術教育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