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莉 胡 豪 談 楊 童萍萍 黃玲莉 吳奇華
(重慶市南川區人民醫院 重慶 408400)
醫學影像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能夠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醫學影像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能力,能在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從事X線、CT、MRI診斷、醫學成像技術和介入放射學等方面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影像規培生的臨床能力是當今醫療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隨著時代的發展,醫療教育部門逐漸意識到臨床能力對現代影像規培生的重要性。書本上的知識不能完全解決影像規培生在工作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只有不斷提高規培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提高其臨床能力及閱片能力,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更好地持續發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培養規培生的實踐能力,培養規培生的思維方式,增加基本技能及技術的訓練[2]。
在醫學教育中一直存在高分低能的現象,學生在學校能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但在臨床工作中卻表現得一塌糊涂,對常見病變的影像診斷、對設施設備,如胃腸機、CT、MRI機的操作能力非常差。因此,當前醫學教育改革就要改變教育方式,提高規培生臨床實踐能力[3]。
在這幾年的規培中,我在如何提高影像規培生能力方面有了一些心得體會,特別是在規培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方面,有一些見解,現分享如下:
規培醫師在規培學習的過程中,需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并以此展開工作。關心病人的疾苦,遵守醫德醫風是至關重要的。應教育規培生以此來端正學習目的和態度。
在規培期間要求規培生參與本基地的理論教學工作,如組織參加小講座、疑難病例討論、教學查房等。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掌握教學方法與手段,同時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如制作PPT,閱讀文獻、了解疾病的最新研究進展及最新的指南。提高規培生理論聯系實際,獨立思考的思維能力。
規培生需參與本基地部分醫學影像學實習生的教學管理工作,如安排教學計劃、記錄及整理資料等工作。參加基地教學會議,參與教學大綱、帶教方案的制定,在參與過程中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如被采納可適當給予獎勵。
在規培期間,參與本基地的會診工作,在會診過程中了解臨床醫師的需求,以便今后的工作中為臨床提供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診斷結果。提高規培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及實踐能力[4]。
安排規培生輪轉X線、CT、MRI、胃腸機等相關儀器設備,要求規培生熟練掌握醫學影像學范疇內的各項技術及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及操作技能。熟悉有關放射防護的方針、政策和方法,并可同科室醫生合作,積極申報新技術、新項目,積極撰寫論文。
一名合格優秀的帶教老師能從根本上認識到規培帶教對影像醫學生培養的重要意義。對于比較典型及罕見的病例,他們能抓住重點、突出重點,從病史、直接影像學表現,間接征象等方面通過邊提問、邊講解的方式,生動形象地講解診斷,診斷依據及鑒別診斷,這樣可以培養規培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影像教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對規培生對人體系統解剖、局部解剖、斷層解剖等方面的記憶要求高,這也是多數規培生的短板。微課堂是以短視頻為載體,綜合視頻、文本、圖像、符號及表格等方式,圍繞某個知識點開展的簡潔、精煉的教學活動。微課堂后設立現場提問環節,能讓規培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獲取。微課堂在促進學員自主學習的同時,能增強學員的臨床思維能力,鍛煉學員的表達能力及自主分析能力,有利于規培生對影像學內容的記憶與理解。
通過這些方法既可以提高規培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規培生濃烈的學習熱情,也可使其在規培考試中獲得優異的成績,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臨床實踐能力。
總之,做好規培工作對醫學影像學規培醫師全方面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