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堅
(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第六小學 廣東廣州 510800)
數學是一門具有邏輯性、思辨性的學科,小學生缺乏思維的縝密性,因此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錯誤”。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只要教師善于將這些錯誤歸納轉換,就能將錯誤作為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完善自我,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太少,對事物的認知還處于初始階段,沒有過多的經驗積累,導致在思考問題上存在片面性的想法,在學習生活中也會產生一些“錯誤”。比如,在身高比較的問題上,有的學生認為自己是家中最矮的人,孩子不可能比成人高,但這種情況只存在于當前,等到自己長大了,身高會超過家人的情況是學生因生活經驗不足而沒有想過的。學生的視野不夠開闊,思考深度不夠,很可能是由于生活經驗不足所致,從而在學習中容易產生“常識性錯誤”。
小學生的思維處在飛速發展的時期,在數學學習上,容易鉆牛角尖,不會很好地變通,導致出現一些數學錯誤。數學學習是靈活多變的,許多題目的解法不止一個,需要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從而得出結論。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時候,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善于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考,不能僅以一種角度看待所有問題,否則難免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一些錯誤。
錯誤最能夠直接反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錯誤產生的類型有許多種,通過具體的錯誤原因,能讓學生找準自身的不足。許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容易暈頭轉向,找不清楚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也沒有確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效率低下,質量不高。但錯誤也可以幫助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從而更好地針對自身的不足進行查漏補缺,完善個人的學習體系。
錯題是錯誤的一大體現形式,許多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往往源于錯題。積累錯題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能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經驗[1]。上文說到,錯誤類型有很多,其實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數學學習中的知識點繁多且雜,數學題目層出不窮,學生在相應知識點學習不到位的情況下容易對題目產生錯誤的判斷。根據錯題的產生原因,學生可以從中找到相應知識點進行鞏固學習,這樣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還能通過鞏固學習,堅實基礎。
近年來,素質教育是教育界一大重點關注的教育問題,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課本知識,完成學業目標,更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在學習態度、學習素養上,錯誤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隨著新課標的提出,教育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生活環境不同,抗壓和面對困難時也會有不同的反應,教師要善于利用錯誤資源,培養學生不畏艱難的優良品質,使其面對問題時有一個積極的心態而不是想著退縮。
錯題集是一種高效的將錯誤轉化為資源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正視自己產生的學習錯誤,還能通過搜集錯題的形式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問題來源[2]。錯題集的搜集不僅在于課下練習題、試卷中,學生在課上犯下的錯誤也同樣可以搜集。當然,錯題集不能光靠收集,要想真正將錯誤轉化為資源,需要學生主動去做錯題、歸納總結心得體會,從而減少此類錯誤的產生。例如,在“四則運算”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傳授四則運算法則的知識后,提出一些四則運算題目讓學生及時鞏固所學內容。由于小學生的心智尚不成熟,注意力也難以集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開展教學,如信息技術的支持等??梢岳肞PT或微課展現題目,讓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上。在課堂練習中產生的錯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記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當學生養成了收集錯題的良好習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找準自己的定位,不僅能提高學習積極性,還能通過將錯誤轉化成資源的方式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傳統課堂上的教學模式往往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豐富課堂學習形式和內容,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動性。課堂上應更提倡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注重學生自主交流溝通、理解所學知識,從而產生自己的認識。教師可以將課堂還給學生[3],利用互動的形式營造課堂氛圍,結合錯誤資源,利用小組合作引導學生展開學習。例如,在“多邊形的面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開展一個互動解題環節,讓每個小組分別解出對方做錯的題目,在解答其他小組錯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認識到大家都容易犯的錯誤,為避免重蹈覆轍,學生在解題中也能更加細心和認真思考,此舉可促進學生對錯誤資源的理解,從而自主得出結論。小組互動的方式不僅能為數學課堂增加趣味性,還能讓學生正視錯誤,并通過他人犯過的錯誤進行自我思考,避免再犯。
有效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在于利用好錯誤資源,錯題集的建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學生要去做錯題,通過反復訓練,形成易錯題記憶,從而減少錯誤的產生,提高自身學習質量。教師可以周期性地開展錯題測驗,專門測驗學生普遍容易犯錯的知識點,讓學生在訓練中形成記憶。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總復習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日常作業中普遍出錯的題目[4],搜集相關知識點的易錯題,進行周期性訓練。比如,在圖形、除法、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上,學生普遍容易犯計算錯誤,或者是某個知識點學習不到位。周期性的錯題訓練能有效地向學生反饋自己真實的學習情況,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接下來的數學學習,完善自我,提高效率。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的錯誤資源利用中,教師首先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在充分激發學生自主能動性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錯誤資源收集習慣。不僅如此,錯誤資源的周期性訓練也十分關鍵,學生在不斷反復的錯題訓練中能夠形成一定的經驗和記憶,避免一錯再錯。錯誤資源還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為其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