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湄湄
(廣東省深圳市橫崗街道四聯小學 廣東深圳 518115)
從某些方面來說,學校教育教孩子知識與綜合能力,家庭教育教孩子為人處世與交際能力,兩者雖然理念不同,但最終都是為了孩子,目的都是將孩子培養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可謂殊途同歸。學校和家庭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才能讓孩子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家庭教育一要堅決排除腐朽思想對學生的影響。英語是一門國際語言,在未來的工作崗位可以發揮很重要的作用,甚至能成為找工作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可有的家長有意無意地給孩子灌輸“學英語無用”等思想內容。二要節制改正“家長之風”。一些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有所成,就對自己的孩子嚴加看管,在學習上給孩子增加壓力,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為孩子購買一大堆輔助練習,周末都不讓休息,更別提帶孩子進行親子活動、外出游玩,導致孩子在情感上與父母對立,從思想上產生逆反心理,對學習產生深深的厭惡。三要摒棄“唯分數論”思想。成績不能判定一個人的好壞,它只是在這一個階段衡量學生學習的一個標準,拿分數評價學生會有失公允。學校教育要杜絕片面追求分數、追求升學率的現象,以及根據學生成績排名、編制快慢班的問題。同時,糾正忽視德育教育、規章制度不嚴、執行力不足、校風不正、學生管理松散等現象。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也要不斷提高自己,跟上孩子的步伐,要學會和孩子平等相處,學會和他們做朋友。例如,在催促孩子學習英語時,不是像以前一樣一味地督促,可以換一種方法跟孩子說:我們一起學習相互進步,這樣能更大程度上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加孩子和家長的互動。二是要不斷改善教育方法,如果孩子犯了錯誤要以理服人,以事實為依據,耐心教育,正確引導,不要劈頭蓋臉地指責、打罵。三是要嚴于律己,當好表率。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世、鄰里關系等方面,家長都要為孩子做好榜樣。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多組織親子活動,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見世面。
在學校教育中,學校首先要有自己的管理隊伍,好的管理隊伍不僅可以監督教師和學生,還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為教育工作獻上自己的決策和方法;其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如通過教學成果評選、學生選出最受歡迎的教師等,不斷地擇優評選,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最后,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班主任擇優評選可以從班級成績、紀律等方面觀察,審查班級管理情況,按時進行家訪,家長、管理人員、各科教師監督班主任管理。
家庭教育要繼承過去優點和發展現代新方法,這樣能讓學生樂于接受[2]。為此,學校可以開展“家長學校”,經常采取專題講座、專家咨詢、家訪、家長會、公開教學等多種形式,學校與家長多多討論交流學習方法,如傳統的英語學習是死記硬背,到了二十一世紀我們可以采取網上教學,真人對話等教學方式。學校除了規定的課程外,還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課程,如書法、舞蹈、英語口語、課本劇等興趣班,組織開展義務勞動、愛心幫扶等課外活動,舉辦運動會等,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一些活動中可以邀請家長參加,增加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聯系。全面多樣化的發展,不僅可以開闊孩子們的見識,更能讓他們獲得實踐的知識,從親身體驗中獲取到的知識是最難忘、最刻骨銘心的。教育不只是課堂上古板的知識,更還有生活中的樂趣,只有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只有長期的堅持和努力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在此基礎上,學校要做到加強教育力度,創新教育方法,不能以傳統的教育體系去教育孩子們。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爭取外界的幫助。例如,教育孩子保護環境,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被人們惡意破壞的大自然,引發孩子們的共情。其次,學校要多與家長溝通、多進行家訪,定期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現情況,對孩子有全方位的了解。家長要定期和孩子聊天談心,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問題要與教師溝通,不可質問、毆打孩子。孩子出現問題,學校和家庭結合解決才能得出最優解決辦法、才能獲得最優結果。最后,常規化開辦好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舉行面對家長的新型家庭教育講座,創新教育理念,不斷豐富形式和內容,讓過去陳舊的思想觀念被新興的教育方法所替代,通過對家長的教育引導,實現學校對學生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家庭教育和小學德育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校和家長不能心急、揠苗助長,教師和家長要多溝通交流,多了解孩子成長情況和心理狀況,讓孩子在輕松的環境中得到學校和家庭的雙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