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所生”與“所學”

2021-12-30 14:15:59楊露
現代教育科學 2021年6期
關鍵詞:大學生

楊露

[摘要]原生家庭對學生的影響貫穿終生,在專業選擇方面亦如此。影響大學生專業選擇的家庭因素由家庭文化背景、家庭經濟狀況和家庭決策氛圍等多種復雜因素耦合而成。家庭文化背景越具優勢、經濟條件越好的學生,專業選擇自由度越高,并且能同時依照個人興趣愛好、專業發展前景進行專業選擇;反之,家庭文化背景不具優勢、經濟條件越差的學生,更多考慮錄取情況、學費、獎學金、就業等現實因素。此外,在專業選擇的個人層面上也存在男女性別差異,男生相對女生而言更加獨立。大多數家庭對學生的專業選擇持民主態度,子女的個人意見也會起到重要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專業選擇;家庭因素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843(2021)06-0134-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6.023

家庭因素對大學生專業選擇的影響毋庸置疑,簡言之即“所生”與“所學”的關系。在這其中,“所生”即大學生的原生家庭,“所學”即大學生在原生家庭影響下選擇學習的專業。若將家庭影響專業選擇的因素歸結為外部推動力,那么學生個人的抉擇則是其專業選擇的內部原因。在哲學的一般認識上,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但外部環境也會對事物的變化發展起到相應的作用。而在本質上,大學生的專業選擇既是個體的自主決策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典型的事物運動變化的過程;理論上,“專業認可傾向”在大學生專業選擇中占據主導。但與此同時,大學生個體依據其內部心理傾向做出專業選擇時,也必然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制約。典型的如“大學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家庭經濟狀況、父母的職業屬性、家庭就業期待”等因素。進一步看,在這諸多的影響因素中,不同因素對大學生的專業選擇究竟有何不同影響?其作用力和作用機制是什么?對這些問題的深層探討,有助于家庭、學校、社會、教師乃至大學生自身在面對專業選擇時,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審慎判別。為此,本文特在學界普遍研究的基礎上,力圖借助文獻分析的系統思辨和詳盡梳理,分類闡明大學生專業選擇上的“所生”與“所學”關聯。

一、在“書香門第”與“蓬門蓽戶”之間:家庭文化背景帶來的專業選擇差異一般而言,家庭文化背景不僅包括家庭主要成員的學歷水平,還囊括了家庭主要成員即父母的社會地位、職業、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家庭文化背景可以是顯性的,如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工作崗位,也可以是隱性的,如父母的社會關系、文化修養、人際關系等。而家庭文化背景又影響著學生選擇專業的方方面面,如所選專業大類、專業市場前景、專業冷熱程度、專業所處地理位置等。

(一)父母的社會地位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專業選擇權”

父母的社會地位與父母的職業、收入直接相關。一般而言,根據直接收入多少、社會地位可分為上中下層3個層次。而多數學者的研究表明,父母的社會地位與子女專業選擇具有明顯聯系。楊帥、孫明提出,在社會地位在父母上層的子女大多選讀以計算機、經管類專業為代表的市場價值高或收費較高的專業;父母的社會地位在中下階層的子女多選擇以文學、師范類專業等基礎理論性以及收費較低的專業。此外,子女的專業興趣可能也是家庭背景長期作用的客觀結果。上層家庭子女的興趣愛好來源于父母運用資源的培養,以及在家庭氛圍中的自我習得,而下層家庭背景的子女則不具備這種文化資源[1]。而基于興趣愛好的豐富多樣性,學生可以在專業選擇方面有更多可嘗試的選項,如音樂、舞蹈、繪畫、表演等藝體類專業。在階層影響就業方面,王壽朋研究發現,父母社會階層與子女職業期望呈顯著正相關。低階層的父母希望接受高等教育以提高孩子的職業地位;父母社會地位高的孩子由于家庭經濟狀況好,傾向于選擇期望收益較高的熱門專業。相反,社會低階層的孩子,尤其是農村孩子,在家庭經濟和入學風險的壓力下,更容易考慮如何降低入學風險,提高被錄取的可能性[2]。汪祚軍、劉琴等人認為在中國現實社會,家庭的社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子女的就業途徑,較差社會地位家庭的學生在選擇專業時更多考慮 “市場前景”這一因素。如事業單位或政府職員和個體戶子女,他們對專業“市場前景”的關注程度顯著低于企業職工和農民子女[3]。王遠偉認為,社會中上階層家庭的子女在高等教育中占有明顯優勢。其主要表現在中上階層人數占整個社會總人數的比例較低,但在高校中其子女人數所占比例卻很高,他們的人數在學費高的非農林師范大學比例較高,中下、下等職業階層子女在高校分布情況與上述情況恰恰相反[4]。郭孟超等根據全國高校抽樣調查數據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家庭背景優勢群體、家庭社會資本優勢群體以及文化資本越高的家庭,其子女更傾向于選擇人文、社科類專業,而對應的劣勢群體家庭的子女則會選擇理工類專業[5]。陳經義按照學生家庭的經濟、文化背景不同,將學生家庭階層分為優勢階層、中間階層、低階層,并表示,家長意見對考生專業選擇的重要性隨階層的下降而下降。良好的職業和教育能讓優勢階層中的家長更好地了解專業社會需求、各學科內部的知識結構、市場發展動向等, 進而有利于指導子女選報專業;而且較高的社會地位能夠幫助家長通過多渠道了解到那些高校的相關信息[6]。樊明成從多學科角度研究得出結論:經濟條件較好、父母文化教育程度或社會階層較高且家庭居住在城鎮的大學生,多選擇與預期收益和社會地位較高、較少吃苦的專業;反之,家庭背景較差的學生,則傾向于選擇與預期收益和社會地位較低的專業,從而降低錄取風險[7]。就學者們的研究結果而言,父母社會地位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的專業選擇權。優勢階層家庭的學生專業選擇呈現兩種態勢:一是選擇熱門、就業前景好的專業;二是選擇冷門但學生興趣所在的專業,其選擇范圍更廣、選擇權力更大。而劣勢階層家庭的學生一般則考慮就業率、錄取率等較現實的問題,選擇權力相對就小很多。

(二)父母從事的職業在極大程度上主導學生的“專業選擇面”

受傳統“子承父業”觀念影響,父母的職業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子女對職業的看法與選擇,從而間接對子女的專業選擇產生干預。黃萍萍認為,父母的工作類型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大學生的專業類別。子女早期的職業認知受到父母的影響,他們在進行專業選擇時,可能會以父母的職業為參照,父母職業感染力潛移默化于其子女[8]。王偉宜、顧自安基于偏好模型,將社會職業結構劃分為10大階層。最高階層以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經理人員階層為代表;中間階層以辦事人員階層、個體工商戶階層為代表;底層則為農業勞動者階層和城鄉無業、失業、半失業者階層。研究發現,中高階層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對文、理、工、管四科為強偏好,對經濟學、法學、教育學和醫學表現出中性偏好,而對歷史學則為弱偏好;底層低收入家庭子女對文、理、工表現出強性偏好。其中,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等基礎理論專業和師范類專業選擇人數較多,旅游英語和外貿英語專業、電子信息與科學技術、化工、冶金工程等專業選擇人數少。由此得出結論,高收入階層子女更多的是考慮個人預期收益,而低收益階層子女首先考慮的是如何降低個人入學風險[9]。王群通過分析調查數據發現,父親的職業不同,對子女的期望也不同。具有較高社會聲望職業的父母,傾向于讓子女繼續從事與自己相同或類似的職業;處于較低社會聲望職業的父母,趨向于讓子女選擇與自己不同的職業[10]。孟東方等人也發現,熱門專業的學生較多出生于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其父親的職業較多是企業事業單位的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冷門專業的學生較多出生于農村,其父親有五成以上是農民[11]。此外,孟東方等還對重慶市8所不同類型的高等學校進行了統計調查,結果發現,熱門專業如心理學、計算機專業,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等專業里,企事業單位的干部、專業技術人員子女較多;冷門專業如農業院校的農學專業、農業化學專業,師范院校的生物專業、中文專業等農民子女數量總體較多。讀冷門專業的工人子女和企事業單位干部子女較少[12]。楊立軍認為,父親的職業對男生的影響比母親的影響更大一些,反之母親的職業對女生的影響比父親的影響更大一些[13]。父母從事職業對子女的專業選擇有著絕對影響力。一般而言,父母職業較好的家庭一般會主張學生選擇同類型專業,且大多為熱門專業。而父母職業較差的家庭則往往希望子女選擇從事與父母輩職業不同的專業,以期改變家庭現狀。

(三)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客觀上全面增加了學生的“專業匹配性”

家庭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僅影響子女的受教育方式、受教育質量,也會直接對子女的專業選擇產生影響。馬莉萍、由由等人通過對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面向全國97所高校開展的問卷調查得出有關結論:家庭變量對學生的專業選擇有明顯影響,其中父親對學生的專業選擇影響更大[14]。王松喬通過分析重要他人對學生志愿填報的影響得出結論,高學歷的母親對子女專業選擇產生的影響更大;重要他人影響順序為:母親、父親、老師、其他家人、同伴、偶像[15]。肖蕾研究發現,文化素質高的家長擁有文化水平、知識結構、職業經歷和社會資源的優勢, 在與子女的關系中他們更有權威性, 對子女高考志愿及生涯設計相對更具指導能力, 他們有能力為子女提供更多的選擇方案和建議。父母的文化程度與學生對報考專業的了解程度具有較高相關性,呈顯著正相關關系[16]。高昌明指出,學生家長的受教育水平會影響學生的專業選擇面。教育水平較高的父母一般會幫助學生選擇符合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需求、在社會上就業面比較廣的專業,而受教育水平較低的家長對學生的專業選擇缺乏應有的指導,學生更多聽取其他人如老師、學長學姐的意見[17]。刀福東、丁小浩研究發現,父親受教育水平較高的學生傾向于選擇工科、理科和文科,而父親是黨員身份的學生更多地選擇了經濟學科[18]。不難分析出,父母學歷對子女選擇的具體專業存在明顯影響,尤其是父親一方,父親的學歷高低甚至政治面貌會對學生選擇的專業大類產生直接影響。但也有個別研究認為母親對子女的影響更重要??傮w而言,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越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二、在“富貴人家”與“寒門子弟”之間:家庭經濟狀況帶來的專業選擇差異學生參加大學學習是一種家庭早期投資過程,因此家庭的經濟實力對學生的專業選擇會產生重要影響。隨著國家補助政策的完善,目前幾乎不存在因經濟困難而放棄上大學的現象,但家庭的經濟狀況卻會對學生選擇專業產生明顯影響。

(一)家庭經濟條件背后的專業選擇偏好:就業優先或職業優先

專業不分好壞,但卻有前期資金投入的差別。家庭的經濟實力如何則與學生選擇何種門類的專業直接掛鉤。高昌明認為,學生家庭收入的差距導致他們專業選擇的不同。對于大部分農村低收入家庭來說,學生上學的主要目的就是上大學、找工作,對孩子的專業選擇考慮不多;而對于家庭收入較高的城市學生的家長而言,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經濟信息,在考慮學生進入大學選專業時,會考慮專業未來發展情況、冷熱程度、就業機會和就業價值等。趙葉珠、錢蘭英通過實證調查發現,家庭經濟負擔只是少數人在報考專業時考慮的因素,且主要是來自農村的學生會考慮這一點。而期望經濟回報則是人們主要考慮的因素[19]。童腮軍指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在專業選擇時,不得不考慮家庭經濟承受能力,盡量報考那些收費較低且獎學金發放面大、額度高的學校,例如師范院校、軍隊院校等[20]。孫明、楊帥將家庭經濟條件和學生個人能力相結合下的專業選擇分為4種情況進行分析:(1)家庭條件和個體能力都允許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人選擇好學校的熱門專業;(2)家庭條件允許,個人能力不允許,家庭為確保階層優勢會投入各種資源來保證子女的教育獲得,規避向下流動,這時一般會產生3種情況:好學校熱門專業、好學校冷門專業或差學校熱門專業;(3)家庭條件不允許,個人能力允許,個體則會進行成本收益評估和成功失敗概率預期的衡量,要么去好學校冷門專業,要么去差學校熱門專業;(4)家庭條件和個人能力都不允許,則只能去差學校冷門專業。經過分析,最終結果是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進入熱門專業的概率更大,而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進入冷門專業的概率更大[21]。郭孟超、郭叢斌等人認為,目前存在一種“富學文窮學理”的現象。經濟條件更好的家庭,在子女人文藝術方面的投入更大,因此子女更有可能選擇在此領域具有明顯優勢的人文藝術專業;而家庭背景弱勢的學生更可能會選擇投資回報率相對較高、求職時更不看重先賦性因素的理工類專業[22]。王遠偉、高巍對武漢市的8所高校和山東省的3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論顯示,受家庭年收入影響,就讀各專業的學生經濟情況總體有差別。就讀藝術、外語、新聞和某些工學專業的學生家庭經濟條件更好一些,而就讀農學、理學專業的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要差許多[23]。陸根書、劉珊、鐘宇平分析數據得出結論,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教育期望的提高有利于鼓勵學生選擇男性主導專業[24]。鐘宇平、雷萬鵬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學生越不愿意選擇農業、林業和師范院校;家庭收入水平越低,學生越愿意選擇農業、林業和師范院校[25]。劉揚、孔繁盛等人運用香港研究資助局資助的項目數據, 分析了我國大陸高中生留學專業選擇的行為。他們認為,高收入家庭的留學生選擇科學類、醫學類、工程類專業的概率較小[26]。楊立軍認為,家庭收入較低的學生更傾向于選擇社科、理學、工學、醫學專業[27]。從文獻研究可以看出,家庭經濟越好的學生,越容易考慮職業長遠發展、個人興趣愛好、個人能力特長等專業選擇上的問題;反之,家庭經濟落后的學生則更多考慮個人就業、學費等問題。

(二)生源來源分布背后的專業選擇差異:成本優先或專業優先

家庭經濟情況對學生專業選擇類別的影響,既能反映學生的生源地出處,又能影響學生專業選擇所在地的分布。楊秀芹、呂開月認為,接受高等教育是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社會階層中的既得利益者,往往通過最大化地關心子女而把家庭資本向下傳遞,使優勢得以延續。沿海地區經濟發達,機遇多但風險大,因而在選擇專業時,父親學歷越高,學生選擇沿海發達地區學校的意愿越強烈。同時,他們還發現,城鎮學生選擇專業時主要依據個人興趣愛好,父母建議影響也明顯高于農村學生;農村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則更加注重專業的冷熱度和就業率[28]。孟東方、李志等人認為,就讀美術、音樂等專業的學生需要投入早期藝術教育資本,且家庭藝術氛圍影響也非常重要,農村家庭少有資本和精力來完成這項任務,且主修藝術專業的費用支出高,因而城鎮戶口報考藝術學院學生比農村戶口學生多。外語學習也是一樣,城鎮戶口學生多于農村戶口學生[29]。余小波通過對某高校新入學的學生實證調查研究發現,農村考生入讀排在前5位的專業分別是:物理學、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供用電技術、漢語言文學、熱能動力工程等較冷門的專業;而城鎮考生入讀排在前5位的專業分別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財務管理、經濟學、電子信息與通信技術等當前社會上較熱門、畢業后待遇較優厚的專業。農村考生愈是入讀熱門專業愈要取得更高的考分[30]。王群也通過數據研究發現,熱門專業的學生較多來自大城市,而冷門專業的學生則較多來自于農村,父親有一半以上是農民[31]。胡昱東、陳勁等人通過問卷和訪談調查形式,對浙江省某大學進行調查,研究表明,來自農村家庭學生的選擇中,“個人興趣”“個人學術潛力”以及 “文理科背景”等因素的重要性相對其他因素而言更高。其原因在于農村學生信息渠道窄,只能依據自己興趣愛好選擇專業[32]。郝盼盼通過實證研究發現,來自鄉村的大學生父母在信息資源上處于匱乏狀態,因而,對學生的指導作用不強[33]。可以看出,來自城市的學生會首先考慮自身的興趣、專業發展潛力等進行專業選擇,而不是首先考慮學費;反之,來自農村學生、落后地區來的學生,首先考慮的是教育的低支出,以及預期的回報等因素。

三、“自主選擇”與“父母主導”之間:不同家庭決策所導致的專業選擇差異誠然,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受家庭影響極大,但受興趣愛好、性別差異等個人因素影響,學生個體內部也有其獨立的思想,對于專業選擇有自己的見解與判斷。因此,既存在專業選擇上的性別差異,又有“自主選擇”和“父母主導”的角力。

(一)家庭因素對學生專業選擇的影響是否存在性別差異?

從不同大學的男女生人數的不均衡就能看出,男女學生在專業選擇時會考慮性別因素。黃萍萍根據問卷調查得出結論,女生接受建議的比例高于男生,說明在選擇專業時,男生相對獨立,更有自己的主見,女生依賴性要強,比較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34]。樊明成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男女大學生選擇專業時對 “父母和家人的影響”的看重程度存在明顯的差異。女生父母對學生專業選擇的影響更大。女生表現出對父母和家庭以及師長更強的依賴性,而男生則表現出更強的獨立性[35]。同時,他從文化視角出發分析得出,受傳統“男主外,女主內”思想影響,女生多選擇與健康相關的、商業的、公共服務的、教育的或文科的專業,而男生則更多選擇工程技術學科領域[36]。陸根書、劉珊、鐘宇平應用中國三省一市的一萬多名高中畢業班學生的調查數據分析得出,男生傾向于選擇經濟管理、計算機、理科、醫學、工程、軍事等專業;女生傾向于選擇經濟管理、外語、醫學、新聞傳播、藝術、法律等專業[37]。汪祚軍、劉琴等人的研究發現,受就業壓力影響和生理條件限制,女生在選擇專業時,對“市場前景”“專業特點”等因素的關注度顯著高于男生,也因此導致女生更傾向于選擇職業挑戰性較低的專業,如教育類、漢語言類專業[38]。魏巍采用北京大學教育學院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數據分析得出,專業選擇存在顯著的性別偏好。男性多學工科,女性多學文科。性別的專業偏好非常明顯[39]。在性別方面,男生獨立性較強,受家庭影響相對于女生較小,女學生更關注就業前景,考慮得比較長遠。

(二)大學生專業選擇多大程度上與家庭的決策氛圍有關

縱然學生受家庭的影響較大,但處于專業選擇時期的學生已接近于成年期,思想漸步成熟,對專業選擇的問題存在自己的考量,因而渴求在進行專業選擇上能獲得獨立自主權。童腮軍設計了父母的態度問卷項目,數據顯示,學生在專業選擇時,父母尊重選擇的占八成,說明大部分家長是比較開明的,僅有極少數家長是獨斷的、完全不顧學生本人的意見或根本不管學生[40]。肖蕾認為,目前子女的自主意識、中心地位逐漸得到強化,父輩的家庭中心地位漸漸向子女轉移。子女在報考志愿的過程中,發揮了越來越多的積極主動性,家長逐漸將決定權完全交由子女。同時,文化素質屬高等的家長與子女的互動主要是協商的方式[41]。魏巍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在高中階段較大,更傾向于選擇畢業后好就業的熱門專業,如經濟學、管理學專業[42]。樊明成認為,父母受教育程度與對子女專業選擇的影響程度呈正相關關系,即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對子女選擇專業的影響程度越大;反之,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對子女選擇專業的影響程度越小[43]。此外,在他的一項調查中發現,超過60%的大學生認為專業選擇與自己的父母和家人的影響等因素有關[44]。不難看出,不論是哪一種家庭類型,大部分家庭對學生的專業選擇是采取民主、支持的態度,并且往往子女個人的意見也能影響到最后的選擇結果。

四、結論與啟示

通過前述的文獻梳理和系統分析,從既有文獻研究來看,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和啟示。

第一,父母的社會地位、從事職業以及受教育程度、家庭文化背景狀況會對學生的專業選擇產生顯著影響。父母的社會地位越高、從事的職業越具優勢、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文化背景越好,對子女專業選擇的可干預程度越高,其孩子越能選擇市場價值高、收費高的專業,并且具有非常大的選擇自由空間,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也能作為重要考慮因素,且父母更有意愿讓子女沿襲自己目前工作的職業;反之,父母的社會地位低、從事職業不具優勢且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文化背景不好的家庭,父母對子女專業選擇的可干預程度下降,學生的專業選擇面窄,多考慮就業、錄取等現實因素,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并不作為首要考慮條件,該家庭的父母則希望子女通過高考改變家庭現狀,走上與父母職業生涯不一樣的道路。家庭文化背景作為重要考量因素,學生必須在此基礎上進行專業規劃。家庭文化背景較好的學生,在進行專業選擇時,可以多方衡量各種優勢因素,基于最有利的條件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選擇;而家庭文化背景較差的學生則可以多向師長求助,借助其他外部的社會資源來進行理性選擇。若首次專業選擇不當,還可以通過大學里的系統進行轉專業,從而完成自己理想專業的研習。

第二,家庭經濟條件的好壞對學生專業選擇的影響多樣。家庭經濟條件好,學生可以考慮的因素更多、專業選擇自由度更高,如可考量個人興趣愛好、專業發展潛力、就業市場飽和度等;而家庭經濟條件差的學生,考慮的首要因素就是錄取率,其次是就業率和學費等,其他因素很少作為重要考慮因素。此外,就家庭地域分布而言,城市家庭的學生要就讀熱門專業更容易,農村家庭想要考取熱門專業往往需要更高的分數。家庭經濟狀況直接影響到學生專業選擇的方方面面。對于家庭經濟狀況較差的學生而言,首先要理性考慮家里的經濟條件,選擇投入少、回報高的專業,有助于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其次,在不影響家庭經濟狀況的條件下,適當選取學生個人所偏好的專業,發展興趣愛好,以興趣激發學習動力。

第三,家庭決策氛圍對學生專業選擇的影響不大。一般而言,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會支持學生的選擇,僅把父母的意見作為參考。但在男女性別上還是存在顯著差異。男生在專業選擇上更具獨立意識,女生則更依賴父母和師長。然而女生也更注重就業率、專業市場發展前景等現實因素。不論是家庭總體情況好的學生還是家庭總體情況較差的學生,都需要結合自身特點考慮專業的現實發展,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參考文獻:

[1][21]楊帥,孫明.家庭背景、專業選擇與收入回報——基于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數據的實證研究[J].西北人口,2020(2):52-66.

[2]王壽朋.社會分層對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和專業選擇的影響[J].煤炭高等教育,2009(2):40-42.

[3][38]汪祚軍,劉琴,牛忠輝等.學科大類培養模式下學生專業選擇的影響因素[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3):8-13.

[4][23]王遠偉.個人高等教育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5.

[5][22]郭孟超,郭叢斌,王家齊.家庭背景對中國大學生專業選擇的影響[J].教育學術月刊,2020(6):58-65.

[6]陳經義.五種因素對不同階層考生專業選擇的影響差異及其原因探析[J].安康學院學報,2010(1):104-107.

[7][36]樊明成.當代大學生選擇專業影響因素的多學科分析[A].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2013年大學素質教育研究會年會暨第三屆高層論壇論文集[C].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2013:9.

[8][34]黃萍萍.大學生專業選擇影響因素分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7.

[9]王偉宜,顧自安.各階層子女對高??祁愡x擇的偏好與入學機會差異——基于偏好模型的解釋[J].教育與經濟,2005(2):19-23.

[10][31]王群.北京青年的職業勞動意識[J].青年研究,1987(12):1-5.

[11]孟東方,李志,周順文等.學生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與高等學校類型及專業選擇的相關性研究(下)[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4):65-79.

[12]孟東方,李志.學生父親職業與高等學校專業選擇關系的研究[J].青年研究,1996(11):24-29.

[13][27]楊立軍.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對大學專業選擇的影響[J].教育評論,2014(08):42-44.

[14]馬莉萍,由由,熊煜等.大學生專業選擇的性別差異——基于全國85所高校的調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5):36-42.

[15]王松喬.影響高考志愿專業選擇的重要他人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16][41]肖蕾.影響高考志愿填報的因素探析[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06(11):75.

[17]高昌明.地方高校大學生專業選擇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5(8):106-108.

[18]刀福東,丁小浩.家庭背景與大學生專業選擇[A].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經濟學分會.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經濟學分會: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經濟學分會,2008:10.

[19]趙葉珠,錢蘭英.九十年代大學生專業選擇行為研究[J].青年研究,1999(04):12-15.

[20][40]童腮軍.高考學生專業選擇行為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3.

[24][37]陸根書,劉珊,鐘宇平.高等教育需求及專業選擇中的性別差異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

[25]鐘宇平,雷萬鵬.風險偏好對個人高等教育需求影響的實證研究——以高中生對農業、林業和師范院校需求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9-24.

[26]劉揚,孔繁盛,鐘宇平.中國大陸高中生海外留學高等教育的專業選擇及其影響因素[J].高等教育研究,2009(4):42-54.

[28]楊秀芹,呂開月.社會分層的代際傳遞:家庭資本對高考志愿填報的影響[J].中國教育學刊,2019(6):24-29.

[29]孟東方,李志,周順文等.學生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與高等學校類型及專業選擇的相關性研究(上)[J].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3):64-75,94.

[30]余小波.當前我國社會分層與高等教育機會探析——對某所高校2000級學生的實證研究[J].現代大學教育,2002(2):44-47.

[32]胡昱東,陳勁,李明坤.研究型大學大類培養模式下學生專業選擇影響因素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6(4):46-51.

[33]郝盼盼.家庭職業背景對大學生專業選擇的影響研究[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107-113.

[35]樊明成.當前我國大學生選擇專業的性別差異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11(2):56-60.

[39][42]魏巍.專業選擇與畢業去向的性別差異分析[J].教育學術月刊,2020(4):61-67.

[43]樊明成.我國大學生選擇專業的影響因素[J].現代教育管理,2013(1):113-117.

[44]樊明成.當前我國大學生專業選擇理性分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96-99.

(責任編輯:龐博)

“Born” and “Learned”

——A Review of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Factors on College Students' Major Choice

YANG Lu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China)

Abstract:? Origin Family affects students throughout their life, and so does their choice of major.The famil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ollege students' choice of major are coupled by a variety of complex factors such as family cultural background, family economic situation and family decision-making atmosphere. The more advantageous the family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better the family economic conditions,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freedom in choosing majors, the more students can choose majors according to their personal interests and hobbie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spects; On the contrary, students whose family cultural background does not have advantages and whose family economic conditions are worse are more likely to consider practical factors such as admission, tuition and scholarship, and employment. In addition, gender differences also exist in the individual level of major choice. Male students are more independent than female students. Most families have a democratic attitude towards students' choice of major, and children's personal opinions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ajor selection; family factors

猜你喜歡
大學生
大學生付費實習“天坑”必須提防
今日農業(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06
國際大學生節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大學生之歌
北方音樂(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大學生實習“注水”誰之過
教育與職業(2014年7期)2014-04-17 18:46:57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中國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中國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
媽媽背出來的大學生
中國火炬(2009年2期)2009-07-24 14:31: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69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欧美伦理一区| 婷婷六月天激情|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色| 国产精品2|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乱论视频| 欧美精品1区|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亚洲欧美天堂网|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经典三级久久| 国产91av在线| 日本精品影院|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无套av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情侣一区| 国产成人一区| 日韩在线2020专区| 亚洲91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日本| 青青草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激情乱人伦| 亚洲天堂啪啪|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3p视频|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天堂日本|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91丝袜乱伦| 国产91线观看| 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 91精品综合|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