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輝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大時代背景下,各個教育機構都在求“新”、求“變”,希望能夠借助時代的東風,實現教育領域的“彎道超車”,為人才培養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正是在此前提下,職業教育大膽的對教育制度進行創新與改革,開創式提出現代學徒制。在這篇文章中,將會以現代學徒制為核心出發點,在充分考慮教學實際和專業背景的前提下,系統性闡述現代學徒制的優越性,深入探究當下汽車維護保養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優化改進措施。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汽車維護保養 職業院校
Teaching Practice in Automobile Maintenance Based 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Method
Lin Baihui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great era of educational reform, al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re seeking "newness" and "change", hoping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east wind of the times to realize the "curve overtaking"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to contribut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t is under this premise that vocational education boldly innovates and reforms the education system, pioneering a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take modern apprenticeship as the core starting point, fully consider the actual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systematically explain the advantages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deeply explore the shortcomings of current automobile maintenance teaching, and put forward practical and feasibl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n this basis.
Key words:modern apprenticeship, car maintenance, vocational colleges
1 前言
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離不開大量基層技術人才的支持與幫助。而職業院校的核心教育目標就是要培養出高素質、高水平的基礎人才,其重要性更加凸顯。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種種現實因素的制約,職業教育模式逐漸落后于時代發展,并與社會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協調、不匹配問題,導致人才培養方向存在偏差,既不利于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也不利于推動社會進程。唯有借助于現代學徒制,才能夠為職業教育體系注入新的活力。
2 現代學徒制在汽車維護保養推廣與應用的優越性
對于一項教育成果的評定,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學生能力素養提升速度的快慢,另一方面是學生能力素養提高方向的正確性。現代學徒制的推廣與應用,能夠一改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更快、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能力素養。
2.1 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職業教育模式中,一個教師往往要面對一個班級、乃至多個班級的學生,無論是從時間的角度考慮,還是從精力的角度考慮,都不可能對每一個學生面面俱到,只能夠照顧到大多數學生共同的學習需求,并由此開展“一刀切”的統一化教學。在此情況下,學生的知識體系必然是不完善的,存在著種種誤差與瑕疵,學生能力素養提高的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在現代學徒制的指導下,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能夠系統化梳理學生知識體系中的瑕疵與不足之處,并使得教學內容在最大程度上與學生學習需求相匹配,從而達成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1]。
2.2 有助于保障學生能力提升方向與社會需求相匹配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如此,學生一身的能力才有用武之地,社會也會因此而發展起來。但是在職業教育體系中,由于教材編撰不易,在設計完成之后往往會一直延續使用下去,沒有根據時代發展及時調節教材內容,使得教材內容陳舊落后,所培養出學生的能力與社會需求不相匹配。而在現代學徒制的助力下,可以深化校企合作,構架企業學校一體化培訓模式,讓企業優秀員工與學生“結對子”,立足于工作實際“一對一”針對化教導,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能力成長與社會需求相匹配,保障學生能力素養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理論聯系實踐”,在學徒實習過程中反思課堂知識內容,并將其靈活運用到工作實踐中,轉化為自身實實在在的能力與技能[2]。
另外,由于人才內卷化問題突出,就業形勢更加嚴峻,職業院校學生本身在學歷競爭上并不占據優勢地位,甚至處于劣勢地位,部分學生陷入到“畢業”即“失業”的困境之中,“就業難”問題也逐漸成為社會所關注的熱點話題。與此同時,企業也面臨“招工難”的困境,市面上人才雖多,但真正匹配工作需求的少之又少。現代學徒制的提出,完美地解決了“就業難”與“招工難”的問題,在學生與企業之間建立起了一道堅實通暢的人才供需通道。
3 我國現階段推行現代學徒制過程中的難點
3.1 職業院校教師數目有限,難以支撐現代學徒制
在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中,之所以采取班級制,就是基于現實教學條件考慮,教師資源有限,無法為每一個學生專門配置教師進行“一對一”服務。在此情況下,現代學徒制在教學活動中的推廣與應用,必將受到現實條件的制約。針對此,職業院校如果大幅招聘教師,擴增教師團隊,必須要支出更多的教育資源,教育成本顯著提高,導致職業院校現金流減少,輕則教育資源衰減,重則資金鏈斷裂。同時,職業院校如果為每個教師配置大量的“學徒”,又會回到傳統教育的老路上來,雖然名為現代學徒制,但究其根本,卻是班級制的變種[3]。
3.2 企業缺乏參與積極性
在現代學徒制中,企業是極為重要的一環,無論是實習場地的提供,還是優秀員工的教導,都離不開企業的支持與幫助。但是企業作為一個經濟實體,必然要遵循經濟市場的客觀規律,并且先天上會去謀求更大的經濟效益。對于企業來說,培養一個學生費時費力,且不能夠保障學生在學成之后一定會入職本企業,相比較于在市場上直接招募相關人才,無疑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故而,企業更加偏好于市場招聘,而非人才培養。但市場上的人才終究有限,學生作為未來的人才儲備,如果未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就會出現人才斷層現象,長此以往,企業必將陷入“招工難”的困境之中[4]。
3.3 未能突出客觀差異性,無法構建“個性化”教學模式
由于客觀差異性的存在,每個學生因為在成長經歷和先天條件上存在差異,畢竟衍生出不同的學習需求和思想模式。在現代學徒制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教導,能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使學生群體多元成長,成為個性鮮明的高素質人才,而不是同質化嚴重的“流水線”人才。但是由于受到刻板教育思維的影響,部分教師未能體會到現代學徒制的核心,只是在形式上采取學徒制教學模式,在內容上還是延續傳統教育內容[5]。
4 現代學徒制優化改進的有效措施
4.1 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化成為教育改革的重點項目之一。在此浪潮的影響下,職業院校可以構建網絡學習平臺,在網絡上收集相關學習資料,或者是將日常教學內容錄制成多媒體平臺,然后將其成體系的整理到平臺之上。首先,可以極大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使得教師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徒制建設中去,讓學生在網絡上自主學習基礎內容,然后將學習困惑上傳給教師,再由教師進行“一對一”輔導;其次,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需求,自主選擇合適的多媒體課件,以此實現教學內容與學習需求的高度吻合[6]。
4.2 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企業學校一體化教學新模式
顧名思義,校企合作是雙方互惠的過程,任何一方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的做法,都將使得合作脆弱不堪。要想深化校企合作,企業與職業院校之間就必須要建立起更加緊密的利益關系。首先,可以與企業簽訂人才輸送協議,在企業學徒制實習過程中表現優異的學生,會優先入職企業機構,不僅能夠解決企業“招工難”的問題,還能夠以入職名額激勵學生,使其更加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其次,培訓應當是雙向的,職業院校可以安排學生去企業實習培訓,企業也可以安排優秀員工前往職業院校深造學習;最后,應當明確彼此職責,在傳統職業教育模式中,職業院校是唯一的管理單位,自然可以保障教育體系高效穩定運轉,而在企業機構入駐之后,就必須要考慮企業的影響力,避免“令出多門”問題的出現[7]。
4.3 領會現代學徒制內核,構建“個性化”教育模式
在個性化課堂之中,教師不僅要深度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認識到學生知識體系搭建過程中的瑕疵,并以此為基礎設計個性化教學方案,保障學生能力素養以最大速率提高;還要對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進行針對性教導,教育的目的是“教書育人”,唯有將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才能夠使其成為推動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重要力量。
5 結語
總的來說,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好轉,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私家車也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再加上我國龐大的人口基礎,必將衍生出潛力無窮的汽車維護保養市場。遺憾的是,職業教育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無法脫離刻板教育體系的藩籬,更無法為市場提供優質的人才支撐,使得汽車維護保養行業呈現不健康的發展狀態。唯有從根本入手,引入現代學徒制,在教育制度上做出根本性改變,才能夠構建學生、學校、行業三方共贏的和諧局面。
參考文獻:
[1]陸益飛.基于中職汽修專業現代學徒制下第三方評價的探索與實踐[J]. 汽車維護與修理,2019(08):56-58.
[2]黃超群,莫明立. 基于現代學徒制提高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探索與實踐[J]. 汽車維護與修理,2019(12):39-40.
[3]趙曉宇.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三主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 汽車維護與修理,2019(16):51-52.
[4]姚東偉. 基于現代學徒制模段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 機械職業教育,2019(10):13-17.
[5]李政. 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的價值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9.
[6]周奎. 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D].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2020.
[7]韓敬賢,楊希. 現代學徒制“雙師帶徒”模式在高校汽修專業中的應用探索——以安徽糧食工程職業學院為例[J].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0,36(08):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