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菲
摘要:目的:對婦產科護理安全影響因素與相關的防范措施進行分析。方法:選取醫院收治的婦產科患者78例,采用隨機劃分方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9例,對照組給予婦產科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模式,對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患者護理滿意情況觀察。選取結果: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觀察組2.56%(1/39)低于對照組17.59%(7/39),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滿意率觀察組97.44%(38/39)與對照組84.62%(33/39),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婦產科患者護理中,存在較多安全隱患因素,需行之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且助推良好護患關系的構建,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安全因素;防范策略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4-01
醫療技術水平快速發展下,對醫院護理服務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婦產科護理為例,本身有患者基數大、疾病類型多等特點,一旦護理操作不當,便可能引起護患糾紛問題,要求行之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如針對婦產科安全影響因素,采用風險管理措施,有助于不良事件發生率的控制。本次研究將就婦產科護理安全問題防范的具體措施與效果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婦產科患者78例,年齡24-42歲,平均(29.5±2.5)歲,病癥情況:早產、胎位不正、妊高癥以及妊娠合并癥分別為29例、20例、18例、11例。入選標準:①患者入院檢查,均符合婦產科疾病診斷標準;②無認知障礙、精神病史情況,且無嚴重心肝腎臟器疾病、嚴重軀體癥狀等;③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通過隨機劃分模式將78例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9例,對比基線資料,如病癥、年齡等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做比較研究。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給予婦產科一般護理方式,如協助其做各項檢查,按醫囑指導如何用藥,告知患者治療期間相關注意事項包括飲食、運動控制等,并為患者做答疑解惑等。
1.2.2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一般護理方式的同時強化護理安全管理,具體實施內容包括:①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科室內可成立專業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護士長、責任護士與優秀護理人員,主要針對科室可能發生或既往出現的安全問題總結,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防范管理計劃,保證計劃落到實處;②風險防范管理計劃落實,計劃內容中首先體現在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強化方面,如專業技能涉及穿刺、產檢、設備使用以及并發癥處理等,再如法律知識內容應被充分掌握,確保在突發事件應對中做到游刃有余。同時,風險管理中應將患者護理滿意情況、安全問題等作為績效考核內容,確保護理人員樹立安全意識,主動與患者構建良好護患關系。此外,應構建安全隱患定期排查制度,主要由小組適時開展檢查工作,包括對護理人員操作情況的檢查,藥物使用規范情況等,一旦發現隱患問題及時處理;③其他護理風險防范措施,可考慮在排班模式上優化,如APN排班模式的引入,通過減輕護理人員工作壓力,使護理質量提高。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同時,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兩者組患者護理滿意率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護理操作、人員態度等,以不滿意、一般、滿意與非常滿意評價,取其中滿意與非常滿意做滿意率計算。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均錄入Excel表格匯總,選用軟件SPSS21.0對所有數據統計處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率計數資料均通過檢驗,借助數(n)或率(%)表描述,以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觀察組2.56%(1/39)低于對照組17.59%(7/39),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護理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滿意12例,非常滿意26例,滿意率計算結果97.44%(38/39),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滿意11例,非常滿意22例,滿意率計算結果84.62%(33/39),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3.1婦產科護理安全因素分析
婦產科護理工作難度較大,其中包含較多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不僅影響患者治療效果,且可能產生護患糾紛問題。具體剖析其中的安全隱患因素,主要表現為:①患者因素,如患者機體不適感較強,且對疾病、治療知識了解過少,可能在治療期間出現負性心理問題,治療與護理配合度均較差;②護理人員因素,表現為安全意識低、法制觀念淡薄,且可能有工作態度不積極、技術能力差等問題;③醫院因素,如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隱患排查制度的缺失等。這些因素的存在,均是婦產科護理中不良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1]。
3.2婦產科護理安全問題防范措施與效果
針對婦產科護理安全問題,可考慮引入風險管理護理模式,其實施的要點表現在風險管理小組的成立、風險管理計劃的落實以及其他管理措施等[2]。本次研究中顯示,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反映出風險管理模式應用下,對控制婦產科護理安全問題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婦產科患者護理中,存在較多安全隱患因素,需行之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且助推良好護患關系的構建,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段海榮,梁迎接. 婦產科護理安全的影響因素及對策探討[J].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33(02):150-152.
[2]高翔,鄭鴻英. 淺析影響婦產科護理安全的因素及對策[J]. 中國傷殘醫學,2013,21(11):41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