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摘要:目的:觀察全麻蘇醒期患者應用手術室護理干預對心理狀況及躁動的影響。方法:隨機將128例全麻手術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4例,觀察組患者蘇醒期實施手術室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蘇醒期實施常規護理,觀察患者心理狀況及躁動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術前焦慮評分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術后12h焦慮評分、蘇醒期躁動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全麻蘇醒期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干預后,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況,降低蘇醒期躁動發生率。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干預;全麻蘇醒期;心理狀況;躁動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4-01
臨床采用手術方式治療患者時,全麻為常用麻醉方式之一,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但因麻醉藥劑會產生殘留,使患者中樞神經發生紊亂,導致相關不良癥狀出現,如意識模糊、嗜睡等,提升患者蘇醒期躁動發生可能,降低患者蘇醒期的安全性。因此,要在全麻蘇醒期給予患者適當的護理,不過,常規蘇醒期護理措施比較單一,效果并不理想,而本院給予全麻蘇醒期患者手術室護理干預后,效果較好。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行全麻手術治療的患者128例,男72例,女56例;年齡26~75歲,平均(52.9±3.4)歲;體質量44~62kg,平均(52.7±3.1)kg。納入標準:患者均自愿接受手術治療,無全麻禁忌癥,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自愿參與。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4例,兩組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蘇醒期給予常規護理,手術結束后,血壓監測、血氧飽和度監測等均常規開展。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給予手術室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
(1)術前1d:將疾病、手術治療的相關知識均詳細的介紹給患者,增加患者的認知程度,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及壓力,開展術前訪視時,按照訪視程序及方法進行,確保手術能夠順利的開展,并降低手術的風險性;(2)手術當天: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要主動與患者溝通,將麻醉方法、手術步驟等告知患者,并給患者安慰和鼓勵,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同時,向患者傳達主治醫生具備良好醫技水平的信息,減輕患者心理負擔,緩解不良情緒,和諧護患關系,促使患者盡快的進入手術狀態,另外,需提前告知患者,手術過程中會使用相應的儀器及設備,這些可能會使患者產生疼痛或觸覺,便于患者提前做好準備,預防緊急事件的發生;(3)手術后:術后不適快速解決,體溫要維持在正常水平,患者清醒后,告知患者飲食要食用易消化的、清淡的,同時,鎮痛泵可適當使用,使患者疼痛得到緩解,由于術后不能較快的消除殘留的麻醉藥物作用,導致躁動等事件易發生在蘇醒期,護理人員要積極的預防,保證患者安全。
1.3觀察指標
分別于術前、術后12h評價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利用焦慮自評量表進行,分數越低,表示患者焦慮程度越輕,心理狀況越好;觀察躁動發生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及計數資料分別利用t和X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手術前后心理狀況評分比較
術前,觀察組與對照組焦慮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12h,觀察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躁動發生率比較
經護理后,觀察組64例患者中,發生躁動6例,發生率9.4%;對照組64例患者中,發生躁動14例,發生率21.9%。觀察組躁動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對于全麻蘇醒期患者,不良反應較易發生,如躁動、意識混亂等,動作幅度較大情況下,切口會被裂開,并引發出血,而且也會導致留置針、導管脫落,威脅患者安全,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因此,在全麻蘇醒期中,應給予患者良好的護理,預防躁動等不良反應的發生,使患者安全渡過蘇醒期。按照常規方法護理全麻蘇醒期患者時,由于方法單一,且針對性不強,導致護理效果并不理想,躁動發生率比較高,增加蘇醒期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將手術室護理干預應用到全麻蘇醒期患者時,護理工作會在術前1d即開展,在術前1d,以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干預患者心理,有效的緩解患者焦慮等不良情緒,避免焦慮對手術產生影響,并降低蘇醒期中不良反應發生可能,另外,在手術當天,巡回護士會主動的與患者交流,再次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況,增強患者應對術后情況的能力,促進患者心理負擔減輕,提高了蘇醒期的安全性[2]。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經手術室護理干預后,術后12h焦慮評分、蘇醒期躁動發生率均明顯低于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全麻蘇醒期中應用手術室護理干預后,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焦慮情緒,減輕負性心理,提升患者面對疾病及手術治療的信心,降低焦慮情緒對術后蘇醒及恢復的影響,縮短蘇醒時間,減少蘇醒期躁動的發生,使患者安全渡過蘇醒期,并保證患者術后良好的恢復,提高手術效果,改善患者預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單玉麗.手術室麻醉蘇醒護理對減少腹部手術患者全麻蘇醒期躁動的療效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06):244-245.
[2]劉正楠,王斌全.圍麻醉期的護理干預對緩解全麻蘇醒期躁動的研究[J].中國醫療前沿,2013,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