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阿妮
摘要:水利工程建設實現了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維持生態平衡,為進一步突破技術局限,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需要加強水利技術創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隨著人們對水資源及相關物質的需求量日益增長,這使得水利技術創新工作和水利管理工作的開展也面臨更大的挑戰。所以,我國相關部門應當認識到當前水利技術創新現狀,并展開創新、實踐工作。文章通過分析水利技術創新和水利管理能力中存在的問題,探究了水利技術創新以及水利管理能力提高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水利技術;創新;管理能力;提升
1 分析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管理現狀及水利技術創新必要性
我國水利工程建設進程不斷加快,水利管理能力有所提升,然而傳統的水利工程在實際發展中,逐漸暴露出諸多弊端,要想解決弊端問題,必須實現水利技術創新,加強技術研發,進而提升水利管理能力。就水利工程建設中水利管理的現狀看,忽視了環保理念的應用,尤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學藥劑,在雨水沖刷作用下,將化學物質代入水體,引發水環境污染問題,嚴重降低水體質量。農業生產者更加注重農業生產效益,忽視了對水環境的保護,并加大化肥等肥料的使用量,進一步加劇水體污染程度。同時,我國水利工程相關部門,在工程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沿用的是傳統的水利管理理念,制約水利工程發展,降低水利工程建設整體水平,難以發揮水利工程作用[1]。加之,缺乏完善的制度體系,進一步阻礙水利工程各項工作的開展。另外,城市發展中產生大量的污水,未進行無害化處理,尤其在雨季,城市排水系統能力有限,產生大量的積水,嚴重影響城市交通出行,制約我國水利事業發展。
2 ?水利技術和管理原則
2.1 ?系統化原則
只有對建設與運行進行系統的管理,才能夠促進水利技術得到更好的發展,全面的對其發展和應用進行管理,才能夠有效地對水利工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解決,對各種影響水利工程安全的問題進行有效地排除。首先,需要對水利工程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在管理建設與運行階段的水利工程時,對負責管理和監督工作的人員的作用進行充分的發揮。其次,需要對詳細的崗位職責進行明確,結合標準流程對其進行詳細的監管,以此來使安全管理工作能夠有效地落實到水利工程的建設與運行過程中。
2.2 針對性原則
在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階段內,出現了各種類型的問題,因此在不同的階段,需要對不同的問題進行重點的管理。首先,需要對各階段的水利工程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管理,從工程的開挖階段到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到最后的運行階段,都需要明確管理工作的重點。其次,需要使負責管理工作的人員,能夠具備更強的責任意識,進一步加強對施工和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的培養。
2.3 ?科學化原則
在現代化的背景下,現代工程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建設與運行水利工程的過程中,體現出其科學性。首先,需要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的運用,不僅需要在市政工作中加強對數據資料的運用,還需要在分析工程數據的過程中引入 BIM 法,以此來對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排查。其次,需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對水利工程的建設與運行進行管理,通過對施工方案的優化對安全的隱患的排除等。
3 ?水利技術創新分析以及提高水利管理能力的策略
3.1優化水利技術創新環境
在水利技術創新研發方面,需要積極與時俱進,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積極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正確認識傳統技術局限,積極營造水利技術創新氛圍和條件,為水利技術創新夯實堅實的基礎,切實提升驅動水利管理能力。在水利技術創新過程中,要加強多學科的融合,不斷提升水利管理能力,進而提高水利技術水平,為水利工程建設提供技術保障,驅動水利事業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衍生,為水利工程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優化水利工程信息數據收集方式,突出信息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價值作用;當前,無人機、水潮監測技術,實現對災難事件的監測和預警,實時反饋監測信息,幫助水利管理人員掌握水利工程當前運行情況,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處理對策,保證水利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3.2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規范水利管理行為
水利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按照水利管理制度進行,相關管理人員要切實履職盡責,增強責任意識,提升對水利管理的重要性認識,并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水利管理制度內容,保證水利管理制度的適用性;在擴大宣傳方面,可借助新媒體影響力,通過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新媒介,對水資源環境保護相關內容的宣傳,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共同為提高水環境質量貢獻力量[3]。另外,相關監管部門要加大對違規排放污水行為的處罰力度,對農業生產行為進行科學的指導和監督,提供技術支持,普及節水灌溉技術好處,提升農業用水利用率,為水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原創動力。同時,水利工程發展中,需要建立高效的水利體系,重點考量地勢環境、水能優勢、經濟發展情況、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等,切實優化水利管理體系建設,保證水利工程安全運行,進而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在高效的水利管理體系建設下,滿足監管需求,貫穿在水利工程中,提高水利監管水平,為水利工程后續維修和安全管理提供保障。另外,提高組織管理能力,可持續推進我國水利事業長期穩定發展,因此,相關部門有必要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將管理機制落到實處,切實落實責任機制。尤其在農業灌溉方面,引入先進的灌溉技術,充分利用水利項目和水資源優勢,提高農業生產力,保證農戶提質增收,切實在技術推動下,優化農業生產方式,為水利管理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
3.3 加大科學技術投入
現階段,水利技術的創新條件之一是需要加大創新投入力度,并通過宣傳和鼓勵,引導社會資本開展多元化、多方式的投入。相關的部門需要頒布相應的科學技術補貼,基層部門成立專門的科學研究平臺,設置專門專項預算來加大對平臺的投資力度,以為其提供可靠且足夠的資源,以使得平臺能夠正常運行。同時,水利工程項目的資金預留部分作為科技創新的關鍵所在,唯有給予其高度的重視,才能夠更好地提高科研平臺的管理能力,保證其有效運作,發揮創新作用,使得水利管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3.4RTK 技術在水利管理中的應用
就現階段水利技術創新層面上來講,除了對 GIS 技術加以應用以外,在水利工程建設中采用了 RTK 技術,RTK 技術從本質使用意義上而言,是實現對水利工程進行實時化的動態監督,使其與計算機系統相互結合的方式,并通過全面利用動態測量方法和靜態測量方法,可以將得到的各項參數的精確度有明顯的提升,進而提高實際工作效率。RTK 技術與 GPS 技術展開比較,所具有的優勢是數據測量的精確度更高,其能夠精確至厘米范圍內,同時 RTK 技術還能夠實現實時反饋信息,以及準確反饋信息服務,因而具有良好的實效性,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設,水利技術創新中得到了普遍應用,對水利事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利技術創新可促進水利管理能力的提升,通過加大科研投入、優化水利技術創新環境、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大污水綜合治理力度等手段,為水利技術創新提供便利條件,為提高水利管理水平提供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劉耀.如何深化水利技術創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J].四川水泥,2019(05):134.
[2]黃燕娜.水利技術創新提升水利管理能力的實踐探尋[J].四川水泥,2019(05):136.
[3]吳宗華.水利技術創新與水利管理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J].大眾投資指南,2019(10):134.
[4]陳麗芳.水利技術創新與水利管理能力提升研究[J].山西農經,2019(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