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郁奇 齊寶玉 張琳琳
摘要:在城市綠化施工中,要注重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加強對自然資源的保護。要注重生態資源的和諧發展,園林設計工作要遵循自然界的發展規律,加強生態環保思想教育,實現自然和社會資源的持續穩步增長。設計工作的開展要符合客觀實際,在不偏離設計理念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當地的優勢。本文對生態規劃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原則進行探究,并對生態規劃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現狀和應用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園林景觀;設計要點
1 引言
對于城市建設而言,園林景觀既可以為居民提供休息和休閑的理想場所,還能夠緩解其壓力,釋放身心。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設計人員必須全面考慮城市的整體布局結構,重視環境的保護。然而,由于我國園林景觀建設尚處于發展階段,在設計和建設中時常會出現忽視生態環境、欠缺特色等問題,這就導致所建設完成的園林景觀無法發揮價值。基于此,設計人員必須重視生態理念的有效利用,對之前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從而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為居民營造一個舒適、自然的居住環境。
2 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景觀設計的重要性
2.1 著重凸顯自然因素
城市為滿足民眾的生活需求一味地壓縮自然環境空間,民眾在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自然元素不斷減少,民眾的生活質量大幅下降,對自然環境的需求及渴望在不斷增加。當前形勢下,城市為進一步提高民眾的生活質量,應改進園林景觀設計工作,注意凸顯自然因素,確保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能夠充分體現生態理念。在實際工作中,應注意構建復合群落結構,在保證地形格局連續性及完整性的基礎上設計園林景觀。此外,應加大選擇和應用耐污染、抗污染植物,優化自然環境,以此提高設計工作的質量。
2.2 提高設計科學性
生態學與自然規律的完美融合,可以進一步迎合人們不斷提升的審美需求,還可以推動社會經濟的高速增長。園林規劃與生態經濟科學搭配,讓生態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在城市景觀規劃過程中,在功能完整且與之性能相匹配的學科推動下,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
3 園林景觀設計問題
3.1 欠缺生態意識
在具體維護過程中,相關部門過于注重自身所獲得的經濟效益,未注重生態效益,缺乏切實有效的園林景觀管理制度,造成工程具體建設過程中無法進行有效的維護。加上園林保養管理、植物景觀維護相關人員的業務能力較低、實踐經驗較少,缺少專業指導,極易引發諸多問題,影響到整個園林景觀價值的有效發揮。
3.2 沒有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
一些園林設計缺乏人性化,忽視了人們對園林景觀的功能需求,例如座椅少、草坪少、乘涼處少、雕塑與廣場比例失調等。很多園林設計師在設計園林景觀的時候沒有融入“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并忽略了當地的文化內涵與社會發展,對一些成功設計的案例進行模仿,生搬硬套,并沒有進行實際的調查與考量。
3.3 忽視歷史因素
很多設計師忽視了自然和歷史的因素,也未充分考慮城市所具有的特色文化與歷史傳承,做出的設計并不符合園林的具體情況,且有的設計師盲目借鑒他人或是國外風格,完全照搬照抄低碳理念設計,使得園林景觀設計過于表面化,景觀無法融入到城市的人文風貌之中。而這樣的設計得不到人們的認可,甚至會造成財力、人力及物力的大量浪費,違背了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4 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要點
4.1 加強清潔能源的使用
要充分發揮現有資源的作用,實現景觀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如,可以借助自然能量,風能或太陽自身的熱能。可以通過太陽能的合理利用滿足園林種植過程中對熱水的需求,還可以將其通過能量轉換成可供使用的電能。風能自身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容小覷的,風力發電作為一項新型節能項目,已經在各地大范圍實踐和推廣。自然界內能源的合理利用,在滿足建設需求的同時大大減少了成本支出。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很多地區都應用大型風車來實現能量的轉換。此外,隨著生態建設理念的提出,在城市園林規劃過程中,還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清潔能源。自然資源、持續再生資源的利用,可以減少工程的資金投入,維護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是一舉多得的重要舉措。
4.2 利用生態性材料
具有生態性的材料包括:①合成塑木,這類材料具有很強的可塑性、良好的抗老化效果,且重量比較輕,具備木材的質感,故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替代木材;②PVC植草格,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能夠替代混凝土植草磚等。同時,設計師需要注重材料的循環利用,如:針對廢棄的混凝土板,通過科學設計和重新鋪設,將小塊的礫石填充到間隙之中,既可有效利用廢棄物,還有助于雨水滲透;也可將廢棄的混凝土作為骨料層或用于填埋路基等。又如:通過在種植池中鋪設各種小塊木料,不僅能夠形成覆蓋,還可以保持土壤水分。通過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實現材料的循環利用,既可保留住場地原有的歷史風貌,又能夠更好地尊重場地所蘊含的歷史和文化。
4.3 數字模擬技術
在園林景觀的設計工作中,可以應用工程學的設計方法,將工作基礎放到收集數據信息中去,使生態園林的規劃有著高效的提升與數據的支持。在對生態園林景觀的設計中,可以通過數字模擬技術的手段,對實際的地理環境進行構建,提高園林規劃設計方案的完美性,通過運用科學合理的手段,提高園林景觀設計工作的有效性,為后期解決各種規劃設計中問題奠定良好基礎。
4.4 生態種植
在最終方案確定的初期,要深入調查相關植物的種類和當地的地理環境,選擇適宜的物種作出進一步規劃。在植物類別的選擇上,要綜合多方因素,采購、運輸成本以及自身習性是否符合當地的生長需求,乃至后續的管理和維護成本都要綜合考量,作出全面的分析策劃。在園林規劃初期,選擇的物種要注重其再生性,盡量減少后期維護成本,選擇能夠適合當地氣候環境的物種。園林綠植的搭配過程中,要注重植物類型的多樣化,以滿足人們不斷提升的精神層面需求。在初期規劃過程中,要深入了解各種植物對溫度及氣候條件的喜好,在維護自然資源平衡的基礎上,以本土植物為主,外來物種為輔,科學分配資源。目前公園建設以濕地為主,要想在滿足設計需求的前提下科學控制成本,提高物種成活效率,最好以本土作物為主。注重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滿足人們對景色的審美需求。
5 結束語
新形勢下,應明確生態理念的要求,充分認識到生態理念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按照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發展目標開展工作,通過遵循自然規律、合理選擇及配置植物、合理應用現代化技術等方式保證生態理念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效果,以此提高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水平,保證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麗.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問題探究[J].建材與裝飾,2020(11):88-89.
[2]李博.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城市園林景觀規劃和設計[J].花卉,2019(18):131.
[3]陸洲.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引入可持續發展理念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15):79.
[4]韓若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引入可持續發展理念探究[J].現代園藝,2019(10):70-71.
[5]張蕓菲.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8(1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