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慶
(重慶市酉陽縣第三中學校 重慶酉陽 409816)
學生問題探究能力的培養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而且能夠有效的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由此可見,學生探究問題能力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初中物理是一門邏輯性、實踐性、操作性都很強的學科,在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不能夠深入的認識物理學科的本質,不能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心理需求,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同時對學生的探究問題能力培養也不夠重視,這就導致許多學生空有知識而不回去實踐。因此,在開展物理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時,教師要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以及教學的內容和教學大綱的要求,不斷的優化教學方法,用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加強他們的鍛煉,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探究問題能力。具體我們實施得有效措施如下。
問題導入對于培養學生的探究問題能力以及課堂教學質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問題進行導入,設置一定的的懸念,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然后積極的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這樣探究問題能力不僅能夠養成,課堂教學的效果也會得到提升。但是,傳統的初中物理課堂中,教師不重視導入環節,也不善于利用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達不到理想的物理教學效果。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改變傳統物理教學的不足,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教學的側重點,合理的利用問題進行導入,以激發起學生的探究問題興趣,進而養成良好的問題思考習慣,最終有效的培養他們的探究問題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光的折射”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展開始之前以問題進行導入,調動學生課堂探究學習的興趣。首先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海市蜃樓嗎?為什么會形成海市蜃樓呢?同學們,為什么把一支筆放到裝了半杯水的杯子里,從外表看被折斷了呢?你們知道這兩個問題與今天我們要講的內容有什么關聯嗎?”通過這樣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對接下來教學內容的興趣,從而積極的投入到該問題的探究之中,不僅促進促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而且有效的培養了他們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
傳統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善于營造教學氛圍,課堂氣氛比較單一,學生對教師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不感興趣,課堂教學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探究問題能力也沒能夠養成。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到物理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抽象的、復雜的物理知識以聲音、視頻、動畫的形式呈現出來,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情境,激發了學生問題探究思考的興趣,有效的提升了他們多方面的能力[1]。
例如,在“聲音的特性”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分別播放男女生朗讀課文的聲音,營造一定的學習氛圍,然后提問學生“ 他們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從而引出響度和音調。緊接著教師提問“為什么聲音會有音調高低不同?是什么決定音調的高低呢?”這樣營造問題情境,開始接下來的新課講授。
物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是存在聯系的,我們在課本中的物理知識都會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并且課本中的物理知識也源自于生活。因此,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時,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生活中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提高他們的探究問題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液化”這一部分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問題現象提問學生“咱們班有帶眼鏡的同學,當你們從寒冷的室外走到教室或者家里時,眼鏡是不是會出現薄霧?同學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這樣會引起學生熱烈的討論,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從而積極的探索問題的答案,進而提升他們的探究問題能力。
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學生探究問題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傳統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夠重視實驗教學,學生很少有機會動手操作解決問題,從而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探究問題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展開多種多樣實驗教學,以更加全面的提升學生的探究我問題能力[2]。
例如,在教學“摩擦力”時,教師可以事先讓學生收集有關摩擦力的案例,在課堂上與小組成員進行分享。然后,在開展有關“探究摩擦力存在”的實驗,并讓他們進行動手操作,最后,對實驗結果進行總結歸納。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充分了解摩擦力的概念,以及靜摩擦和滑動摩擦的區別,進而有效的提升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探究問題能力的培養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僅是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需要,而且符合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標準。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把學生探究問題能力的培養放在教學的重要位置,為學生創造問題情境,激發他們物理知識探究的興趣,并且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展開教學,拉近學生與物理知識的距離,拓展他們的思維,以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同時,教師也要利用實驗教學,全方位的培養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