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成
(重慶市武隆中學 重慶武隆 408500)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逐步落實,高中語文需要探索全新的教學形式,并結合基礎授課內容對授課理念進行深入革新,盡可能達到良好的應用效果,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學生更愿意對任何事物保持自己的理解,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就可以發揮出情境體驗教學的真正意義,不斷地強化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讓他們更容易接受語文的運用模式。
在高中語文授課的過程中,為了強化知識信息的傳授效果,傳統教學方式通過注重理論教學、忽視學生個體差異的方式提升了整體效率。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基礎能力與拓展技能無法得到有效開發,導致成績受到負面影響,不利于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同時,這種教學方式普遍具有灌輸性特征,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煩情緒,進而影響學習效果,降低授課質量與效率。因此,教師急需探索全新的授課模式,激發學生的主觀積極性,使他們能夠快速融入到課堂中,達到有效學習目標。教學情境授課方式能夠通過創設相應條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圍繞個體差異進行有效教學。利用這種教學策略,教師可以有效提升高中語文的授課效率,并進一步強化整體教學質量,有利于學生語文基礎開發與拓展[1]。
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方案的應用需要結合提問措施,快速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使他們能夠深入研究語文知識點背后的內容,達到良好的自主學習效果。高中與初中、小學不同,對學生的獨立研究、合作學習、積極探索意識要求較高,如果學生在課堂中得不到有效培養,便會嚴重影響整體班級在新高考形式下的應用學習效果,不利于未來的發展。通常情況下,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內容的學習思路較為固定,教師需要結合問題情境創設的方式,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能夠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問題,實現良好的思維鍛煉效果。例如,在教學第六單元《裝在套子里的人》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創設對應的問題情境,使學生思考文中角色“別里科夫”的心理狀態,并探究為何其具有這種人格特質,文章的作者試圖通過這種描寫方式體現什么樣的道理?利用這些問題情境,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文章的探究意識,進一步強化學習效果,有利于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學質量提升[2]。
語文是一門應用型的學科,高中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識,往往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都是從一些最基本的方面入手,可以讓學生很容易地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應用。而且教材中的內容都是在學生眼中出現過的場景,例如游樂園、動物園、電影院、商場等一些地方的溝通交流方式,或者是在實際生活中的禮儀方面問題。教師就應該結合這一點來開展高中語文的教育活動,將實際生活中的相關問題引入到教學課堂,從而促使學生們能夠主動地運用語文學科知識溝通交流,真正感受到與語文學科的近距離接觸[3]。例如在新聞、書籍中看到的文學知識,就可以帶到課堂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就能夠感受到語文的存在。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動物游戲之謎》這一章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結合在實際生活中所觀察到的一些現象,來深入思考本篇文章的學習內容。由于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們對此類的知識已經有所掌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運用情境教學法,更能夠提升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及質量,從而幫助學生們提升語文成績。
高中語文的教學情境創設關鍵部分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能夠了解知識點、深入研究知識點,進一步提升學習的興趣,為以后的考核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情境創設流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將學生的外在動機轉化為內在動機,通過適當的引導方式,讓學生能夠自行解決語文學習問題,達到主動學習的目標。新高考要求下,學生不僅被賦予了更加靈活的自主性,同時也被附加了各式各樣的要求。教師需要結合授課的內容,合理創設教學情景,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能夠完善學習體系,避免出現認知偏差,達到優秀的發展目標。有效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的應用技能,豐富文學基礎。因此,教師需要明確教學情境的應用方案,達到創設正向課堂氛圍的目標。
問題的提出更有利于學生們的思考,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還沒有掌握的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4]。所以在情境教學當中,應該以問題作為情境教學的背景,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問題,并且符合相應的教學情境,既能夠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問題,還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
綜上所述,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了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與教師之間有情感上的溝通與交流,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更具色彩。高中語文是一門重要的應用型學科,如果能在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狀態之下開展高中語文教學,一定會使課堂氛圍輕松活躍,讓學生有興趣并且主動地投入高中語文當中,提高學習的效率,保證學習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