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芳芳
(重慶市巫山第二中學 重慶巫山 404700)
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老師為了讓學生取得理想的考試成績,忽視了對學生的生涯教育,使很多學生在高考后選填志愿時過于盲目,會影響學生未來對工作的態度以及自身的發展。因此,高中物理老師要明確自己所教學科在生涯教育方面的優勢,要對教材和學生等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對生涯教育的計劃進行科學制定和實施,如此更容易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進而促進學生未來更好發展。下面筆者就根據高中物理教學經驗,提出物理教學中滲透生涯教育的建議。
在高中階段的生涯教育中,會涉及到自我認知、專業認知、生涯規劃、生涯管理等多項內容。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有關于課本基本理念的描述,即在實現課程目標的基礎上,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學生終身發展、應對現代社會和未來發展的挑戰奠定基礎。由此可見,生涯規劃、專業認知與學科知識的學習處于交互狀態,與學科教學的結合比較容易,高中物理老師要響應新課改的要求,將生涯教育內容與學科教學結合起來,對學生實施更為全面的教育[1]。
物理是一門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不僅體現在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還體現在各工作領域之中,物理學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因此,在實施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必須要讓學生充分了解物理學科的學習價值。比如在教學《萬有引力與航天》一課時,在與學生探討行星的運動狀況、萬有引力定律的運用等知識的過程中,老師要對生涯教育的契機進行把握,即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學生說一說物理知識在建筑行業、航天航空專業、汽修專業等各領域之中的應用價值,同時,要延伸性的向學生講一講各職業對物理知識水平的具體要求有哪些,如此就可以讓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更加感興趣。老師在進入不同章節之后,通過對職業信息的引入,不僅能夠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有更多了解,還可以讓學生在了解自己興趣以及能力的基礎上,對適合自己的職業領域進行探尋。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生涯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十分重要,而物理歷史的滲透是非常有效的一種途徑,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意義重大。比如在教學《力》相關內容時,老師可以將“阿基米德杠桿原理”“伽利略自由落體定律”“牛頓三大定律”等歷史發展脈絡引入教學中,并適當以多媒體對相關畫面進行呈現,讓學生對不同物理學家的研究過程進行了解,感受他們成功背后的艱辛。如此,能夠將原本沒有溫度的物理定律以有溫度、有情感的語言、真實畫面進行呈現,讓學生對物理研究中的科學探究精神進行體會和感悟,通過這些正能量的滲透,學生在未來職業選擇以及有職業困惑和困境時,便會在榜樣的引導下更好突出。
在高中生未來的就業過程中,職業生涯技能必不可少,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開展過程中,老師可以有意識設計一些主題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比如在《打點計時器測速》實驗教學的開展過程中,老師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全班學生分為不同小組,各小組之中選擇一個組織能力強、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作為組長,再將課前準備好的實驗相實驗材料下發給每一個小組,在實驗開展之前老師對實驗相關注意事項進行說明,對相關問題進行設定,在問題被明確時,各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進入對資料的搜集、實驗器材的準備以及實驗之中。各小組完成實驗之后,共同進入到對實驗中問題的分析和總結之中,并對各組的實驗報告進行書寫。此類主題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通過小組通力合作,不僅完成了實驗任務,而且對學生的交際能力、合作能力、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尊重他人的品質進行了培養。這些品質和能力都是學生未來就業中不可或缺的能力[2]。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生涯教育,除了讓學生了解更多職業信息,樹立正確職業觀念,具有一定職業能力外,還需要增強學生的職業體驗感,如此才可以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更好學以致用。因此,這就要求老師由課堂教學向課外教學延伸,讓學生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獲得職業體驗感,讓學生對未來想要從事的行業有更為清晰的認識。比如校方與社區合作,開展《普及物理知識》的活動,幫助社區居民了解一些物理常識以及家電維修技巧等,能夠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鞏固學習的知識,同時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此外,校方還可以邀請不同行業中優秀人物開展生涯規劃相關的講座,讓學生在了解更多行業和名人成長故事的過程中,增強其職業規劃的意識。通過對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能夠讓學生獲得充分的職業體驗機會,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強化對學生職業教育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職業教育的意義重大。高中物理老師要明確物理學科中蘊含的豐富職業滲透教育資源,要在向學生實施學科教育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科的優勢,根據學生的學習和職業意識,向學生系統滲透職業教育,讓學生更全面認識物理相關的職業,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領域,為學生未來更好的發展奠定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