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敬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季延中學 福建晉江 362216)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目前高中階段教學的目標已經從原來的知識傳授向學生的綜合發展方面轉變。為了更好地開展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老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放于教學重要位置,讓學生在生物學習中,掌握豐富的生物知識,具備發展的基本品格與能力。而在培養學生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四項核心素養時,合作學習方式的運用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為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生物合作學習的開展價值和策略進行具體分析和探討。
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之后,學生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能為學生們提供充分互動和交流的機會,并讓其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確保學生不在激烈的競爭中迷失自我,最終實現對學生生命觀念的培養。
現階段很多高中生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受到自身各方面的局限,在生物學習中,對于生物問題總是無法進行理性判斷,所以很容易由個人主觀意識而出現錯誤判斷的問題。通過對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學生能在傾聽他人觀點的過程中,及時進行有效的自我反思,能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都十分有利。
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通常僅由學生個人進行,缺乏科學探究的意識,這就是很多高中生仍不具有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原因,這將會影響學生最終的生物學習效果。將合作學習方法引入教學中,能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熱情,甚至是引發其競爭的心理,有助于學生的創新學習,在逐漸深入的合作學習中,實現對學生科學探究精神的培養。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具有社會責任感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要。很顯然,在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中,并不具有對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的條件。合作學習背景下,學生在對生物問題的討論過程中,學生會相互指出他人的不正確觀點和思想,避免學生們再出現各種消極的觀念,能在持續深入的合作學習中,實現對學生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從而讓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1]。
高中生物合作學習的開展過程中,要堅持有序的推進原則,筆者認為可以從制定合作學習目標,科學分配合作學習任務與及時總結合作學習中問題三方面進行,下面對具體的觀點進行分析[2]。
目前部分高中生物老師雖然意識到了合作學習教學的必要性,但對其開展的過程中,卻存在一個較大的問題,即在未掌握學生學習狀態的情況下教學,導致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步伐不一致,容易讓學生滋生抵觸合作學習的情緒。為此,在合作學習的開展前,通過對合作學習目標的制定,能讓每一位學生都明確自己合作學習中需要達成怎樣的目標,需要如何去做,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得快樂感。
比如在教學《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內容時,需要讓學生對基因突變的概念、特點原因進行學習,在此基礎上了解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意義。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將此作為目標,讓學生在明確目標的指引下,主動進入到學習角色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高中生物教學中,會涉及到豐富的知識,如理論知識、分析知識、深入探究知識等。由于高中生的興趣愛好、學習基礎、學習方法等都不同,所以老師通過對合作學習任務的科學分配,能讓學生的合作學習更具有效果。
比如在教學《走進細胞》內容時,此章節既涉及到了基礎理論知識,又涉及到了實驗內容。為此,老師可以在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基礎上,以優勢互補為分組原則,讓學生參與合作探究學習活動。在此合作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合作任務的完成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并及時了解自身還存在哪些不足,讓學生更加客觀、真實地看待自我,促使學生正確學習觀的形成,并發展期核心素養。
高中生物合作學習的開展過程中,要想真正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效果,需要總結學生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有效解決。
比如在教學《新陳代謝》這部分知識點時,在學生們合作學習之后,有學生反應自己對這部分知識還不是很理解。所以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這部分學生沒有在合作中對自我觀點進行表達,同時難以對其他學生的問題和觀點進行理解。為此,在合作學習結束后,老師可以增設一次小型分享會,鼓勵學生們相互說說自己合作學習中有哪些困惑。通過對學生們反饋的梳理和反思之后,筆者發現在合作學習前,缺少了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指導環節,這將能為下次合作學習的高質量開展提供正確方向,讓合作學習方式在生物學習中大放異彩。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下高中生物合作學習的開展,在對學生全面發展能力和品格培養方面的作用突出。老師要在把握學情的基礎上,對合作學習的步驟進行精心設計,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為其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