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夢蘭
(重慶市巫山大昌中學校 重慶巫山 404707)
作文質量如何,基本上可以直接凸顯出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和水平,且在高考中占據較大的比重。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要求語文教師不斷夯實學生基礎,教授學生相應的寫作技巧。但是,根據相關調查顯示,現如今高中語文作為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學思維存在固化情況,過于注重措辭的華麗性,忽略了培養學生的文學修養和創新能力,難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作文成績。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作為教學方式,把實用性、創新性融入到作文教學中,不再被傳統教學模式約束,構建良好的創作氛圍和環境,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
高中作文,不僅是對學生寫作水平的考驗,也是對學生文學修養的客觀評價。在以往高中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能夠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在用詞方面入手,指引學生利用大量的華麗詞匯、語句,使作文看起來藝術性較強[1]。實際上,這樣的作文徒有其表,缺乏深層次的寓意與情感。基于長遠角度來講,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難以有效培養學生文學修養,還會降低了作文教學實用性,阻礙學生全面發展。
針對教師來講,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容易出現固化思維,大大降低教學水平和質量。一方面,教師教學思維固化,容易出現經驗主義問題,尤其是在作文教學方面,常常會對一套模板進行總結,指引學生模仿與套用,沒有注重創新教學方法與手段,大多是利用灌輸式教學。另一方面,教師教學思維固化,會慢慢喪失掉對最新作文命題方向的感知,并且會忽略培養和塑造學生創新思維,進而導致學生寫作思維固化。
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在提升教學實用性時,教師應指引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進行關注,且利用自己感興趣、熟悉的素材,進行情感抒發。因為每個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所以對生活的感悟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寫作時應用生活素材常常會更加得心應手。仿寫,是寫作的第一步驟,針對于高中階段學生來講,雖然已經可以獨立寫作,但是寫作手法、思維方式還不夠成熟,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對名家寫作方式進行模仿,且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仿寫活動[2]。例如,在講解“雷雨”時,該篇課文屬于教材中鮮有的話劇題材,為了能夠指引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提升學生寫作水平,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想象能力,要求學生對話劇格式進行模仿,做一次編劇,通過評比選出較為優秀的幾篇,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表演。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帶給學生很多新的寫作想法,進而有效提升學生想象力和教學實用性。
此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指引學生意識到寫作實用性的重要意義。在作文開頭、作文結尾,很多學生會融入自己的主觀想法,進而影響到作文質量,這時教師可以引入一些具體事例,使學生意識到實用性需要基于創新性。例如,在對寫作技巧進行傳授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把作文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開頭、正文、結尾,分部分、有針對性的開展寫作訓練,在開頭鼓勵學生利用多樣的開頭,促使學生可以在實踐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開頭形式,且反復進行練習。在寫作時,開頭質量保證后,才可以為后面的寫作打下良好基礎。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實用性引導學生,分析作文題材,利用想象,拓展學生寫作思維,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的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鍛煉,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新。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意識到對學生創新思維進行培養的重要性,對寫作內容進行優化,這里指的內容優化并不是非要利用最新素材,也可以把舊的素材新用,主要是保證使用方式科學合理,因此教師需要素材具體應用方式傳授給學生。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具有很多寫作素材,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在課文學習中對素材進行總結,教師可以先分類課文,把課文重新組合,轉變成為易于理解的類型,如詩歌類、歷史傳記類、風景類、文學知識類等[3]。例如,“燭之武退秦師”,盡管苦讀多年燭之武還是沒有得志,但是仍然在堅持,在垂暮之年,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候其發揮了自己的價值。該素材,教師可以指引學生應用在苦盡甘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寫作中。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寫作欲望,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寫作自信心。但是需要注意一點,創新并不是任由學生憑空想象和胡編亂造,例如在寫感恩題材作文時,教師要指引學生對事件的另一面進行思考,指引學生發揮自身的個性,創作出不一樣的作文,對小人物故事進行積極挖掘,從多個層面入手,提升作文特色和新穎度。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注重實用性與創新性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夠有效提升作為教學質量,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文學修養和創新能力。現如今,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高中語文作文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到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創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模式,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把實用性、創新性融入到作文教學中,為學深構建良好的寫作氛圍,促使學生可以在愉快輕松的狀態下,主動創新和創作,最終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不斷提升學生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