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嬌玉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第二中學 四川道孚 626400)
在當前的學校教育空間中,我們會把更多的教育活動施加在學生的身上,期待學生能夠在我們的引領下,從被動的學習者轉變為可以四處游獵的自主型的學習者。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其實都在改變,都在成長。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當教師與學生都發揮出自己的個人價值之后,必然可以有效的提升教育效率。那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可以采取哪些行動呢?我認為教師需要在課前積極地備課,在課上積極地引導,在課后積極地反思。而學生需要在學習活動不斷地探究、合作、共享,不斷地拓寬學習平臺積累學習體驗。可以說,當教師與學生都是動態化的個體之后,在二者之間形成合作團隊之后,初中學生也能夠成為成熟的數學學習者,而初中數學教學效率必然可以有效的得到提升。本文就對此進行了分析。
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時,情境教學法應用的最為頻繁,而這一點很好理解,初中學生的自控能力同樣很差,和低學段的學生相似,教師如果不能夠設計出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即使不斷地敲黑板也只能夠讓初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幾秒鐘。再有學習情境的創設不僅僅可以激趣,還可以讓初中學生明了知識學習的重難點,進而為自己的情感、思維找到適宜的立足點。基于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選擇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感興趣事物引入本課;也可以搜集實物展示引入,比如掛圖、表格、小黑板、數學模具等;也有的數學老師會用數學家的故事激勵學生的求知欲望,比如講高斯、祖沖之、華羅庚等數學家鉆研數學的故事;當然我也會巧設數學問題,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實踐中,教師要以問題引導學生進入數學的學習情境之中。學生通過自我發現、觀察、分析,嘗試自己解決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學生遇到問題不浮躁、不氣餒、不敷衍,靜下心來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的好習慣。當學生的自主學習完成之后,必須要給學生以討論交流的時間。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在小組內,學生各盡所長,各補所短,都有不同的收獲。在合作學習之中,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發揚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精神。數學最可貴的精神在于創新,創新在于鉆研,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尋找不同的解法,培養學生的分散思維。優化課堂結構,教師特別要精心設計問題。問題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設計問題要精益求精,切勿冗雜;提問要難易適中,既要照顧到全體學生,又要有層次的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既要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富有創造性;既要運用數學語言科學地正確表述,而且還應講究語言的藝術性,方法和形式要靈活多樣[1]。
初中學生其實想要的不多,只需要教師幾句帶有激勵性的表揚,只需要教師的一個贊賞的眼神,同學們一次熱烈的鼓掌,就能夠讓他們干勁十足、越挫越勇。他們的叛逆多來源于沒有人欣賞他們。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學生參與的學習活動往往很枯燥,學生在其中受到的打擊也最為頻繁。因此,他們更需要得到內在的驅動力,進而客觀理性的對自己進行評估,愿意積極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從初中學生的天性來說,他們正處于青春期,內在的轉變,可以讓他們身心健康的成長起來。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待每一位學生,正確對待他們所犯的錯誤,不把問題放大,不渲染學生錯誤,更不能歧視學生。要關懷體貼,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做學生心靈智慧的引路人。其實這種情感無時不在,在課堂中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寬容的行為,都會觸動學生的心靈。
教師也是學習者,我們身處的社會大環境在不斷地改變,我們面對的現實學情也是動態化的,教師又怎么能夠憑借經驗來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要想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教師就需要積極地做出改變,在課前設想、課上驗證、課后反思歸納。只有這樣,初中數學教育者才能夠不斷地成熟起來。當然,這里所說的反思不是簡簡單單的在教學方案上寫上寥寥幾筆,而是一種全面的評估、反饋。有時反思課程內容,如教學目標的制定,重難點的確定等;有時反思教學策略的制定,如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運用等;有時反思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況,如學生在課堂中為什么會表現優秀,為什么講了還不明白,為什么學習的勁頭不足等;有時還可以反思我們現有的教學體制,教學模式等。教師可以在教學設計案后寫出反思,也可以寫反思日記。在教學第一線,多向同事請教,謙虛學習,和同事經常探討教學,多做自我剖析,找到應對的策略。只有這樣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才能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后續發展和保證,使課堂教學進入一個不斷更新、不斷完善的發展之中[2]。
綜上所述,在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可以積極地互動,教師可以把自己在課前做出的各種設想轉變為一種現實的活動,可以為學生預留出更大的學習空間,促使學生能夠擁有更多的活動體驗,當然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還需要不斷地反思,進而在點點滴滴的積累過程中產生質變,為初中數學教育空間注入更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