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慧
(重慶市巫山大昌中學校 重慶巫山 404707)
高中地理,和學生日常生活存在緊密聯(lián)系,其不僅是把一些地理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地理現(xiàn)象進行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不能再利用灌輸式教學模式,而是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不斷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導學案,屬于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導學案,主要是基于新課程標準、素質教育要求進行編寫的,把其應用到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指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優(yōu)化發(fā)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和不斷優(yōu)化導學案,指引學生自主學習地理知識,有效培養(yǎng)學生地理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1]。
導學案,屬于一種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其不同于傳統(tǒng)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編寫學案,并把學案作為教學的橋梁,教學方法是導學,教學主體是教師指導,教學目標是自主學習,教師和學生一起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導學案具有以下幾點應用意義。首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應用導學案,教師把學生作為中心,貼合學生實際情況,對學案進行編寫,學生根據學案自主預習,反饋預習中遇到的問題。整個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能夠充分顯現(xiàn)出來。其次,學生學習狀態(tài)發(fā)生轉變。應用導學案,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主動接受知識,學習狀態(tài)發(fā)生了較大改變,學生會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再次,活躍課堂氛圍。通過導學案,學生會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有效打破了沉悶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促使環(huán)境變得更加活躍。最后,營造和諧師生關系。通過導學案,師生的角色發(fā)生了一些轉變,教師從主宰課堂的角色轉變成為引導和組織的橘色,師生之間交流更多,也更加和諧[2]。
第一,生本教育原則。生本教育,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在設計導學案時,教師需要突出升本教育理念,對學生積極主動性進行充分發(fā)揮,給予學生信任,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促使學生自主發(fā)展,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第二,自主學習原則。應用導學案,主要是為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和提升。因此,在設計導學案時需要保證導學案能夠有助于學生探索與學習,調動學生思維,使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感受成功喜悅。第三,可操作性原則。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導學案是具體操作方案,因此需要突出必要的指導與要求,其中不僅需要包括學習內容指導與要求,還需要包括學習方法指導與要求。例如,怎樣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掌握哪些基礎知識。第四,因材施教原則。在設計導學案時,需要結合學生認知結構、學習水平、已有知識經驗、生活體驗等情況,對不同層次學生雪球進行滿足,提升學生積極主動性[3]。
首先,在預習環(huán)節(jié)應用導學案。根據相關調查顯示,部分學生沒有預習習慣,若學生沒有看教材內容,直接進入教學活動中,是無法深入理解學習內容的,長期以往會對地理學習產生抗拒心理。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預習環(huán)節(jié)中應用導學案,指引學生看教材、讀材料、議材料,進而促使學生可以大致了解要學習的內容,也便于教師組織和安排后續(xù)教學活動。其次,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應用導學案。在應用導學案時,教師需要準確了解要學習的問題,且哪些屬于共性的,哪些屬于個性的。在導學案中明確提出共性問題,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研究,指引學生推導和思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提升學生對問題的探究和解決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合作意識。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提供給學生足夠的實踐、交流機會,為學生營造自由、平等、民主的環(huán)境,促使學生更加高效的獲取知識。最后。對導學案進行講解和歸納總結。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的把重心進行遷移,提前暴露和展現(xiàn)學生的問題、矛盾、疑難,進而保證學生的教學針對性,有效提升教學效率。與此同時,在講解過程中需要側重于鞏固提升與遷移運用。
例如,在講解“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qū)為例”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習目標,設計導學案,要求學生根據導學案自主預習新知識,其中包括西北地區(qū)自然特征、內部區(qū)域差異、地形地后、氣候、地形特征等。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導學案,對荒漠化認為因素、防治對策、措施進行討論研究,在該過程中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對西北地區(qū)荒漠化自然因素進行探究,對荒漠哈的人文原因是什么?最后指引學生對荒漠化防治首選進行探究。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有效發(fā)揮出了導學案的作用和價值,還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和效果。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應用導學案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地理素養(yǎng),對學生日后學習和發(fā)展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目前,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灌輸式教學模式導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難以得到顯著提升,也無法有效發(fā)展學生地理素養(yǎng)。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編制導學案,并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應用到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氛圍,進而更好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