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 慧
(樂山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四川樂山 614000)
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理論,對于2~8 歲的孩子,他們處于“前運算階段”,以具象思維為主,這個階段的兒童,對身邊形象生動的事物更感興趣。目前,市場上出現了眾多各種各樣的繪本。大多數的繪本都以系列閱讀為主,例如非常出名的“牛津閱讀樹”的分級閱讀系列,“培生兒童英語分級閱讀系列”,針對幼兒的“艾瑞卡爾八本書”系列等。面對應接不暇,各種各樣的繪本,父母該如何選擇,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英語啟蒙?筆者將給出以下幾點建議。[1-2]
學齡前的兒童,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思維在高速發展,對于任何的外界事物都感到好奇,觸摸、觀察和聽成人講授是這個階段的兒童學習的主要特點。他們具有探索心,渴望學習外部世界,渴望父母與之談話和交流。在這個階段進行英語啟蒙,繪本的選擇尤為重要。在這個階段,筆者建議針對此階段兒童選擇“可以玩的繪本”。
此階段的寶貝雖然注意力可能不集中,但是,能夠觸摸的事物會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身邊形象生動的事物反映在書本上,會是他們主動“玩”書的一大驅動力。這就是市面上越來越多的“玩具啟蒙書”出現的原因。
在此,筆者以卡倫卡茲系列中的Where is baby’s belly button 為例,這本書非常適合幼兒的閱讀,是一本趣味性和內容兼備的繪本,也是現在市面上出名的“flip the flaps”系列。本書的設計巧妙性在于,書中的內容不僅是寶寶能夠見到的日常事物,例如:眼睛、手、嘴巴等,更重要的是,這些內容不會直接展現在書本上,而是通過讓寶寶主動掀開,翻頁,才能夠發現隱藏的機關。另外,簡單、明了的語言設計,重復記憶的短語和句式的表達,更是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在動手翻頁中,緩緩滲透幼兒的記憶。具筆者教學的親身經驗,大約五次過后,1 歲以上的寶寶就能夠至少認識兩種事物,例如:鼻子和眼睛。每次翻開書,幼兒都有足夠的好奇心,去尋找,去動手,去認識。
再如Honey English,此系列是典型的玩具書,各種五花八門的設計;翻頁,洞洞,手工,折頁,貼紙,觸摸,嗅覺認知等,孩子可以一邊玩,一邊讀,回答家長的問題,在玩樂中學習各種蔬菜、動物、樂器等,還學會了各種簡單的英語句式,并會簡單地回答等。類似于此書的還有“Spot’s Library of Fun ”小玻系列翻翻書,Dear zoo“DK 觸摸書系列”“baby all”系列等供各位家長選擇。
一本書,僅僅只是好玩是不夠的,豐富的色彩也非常地重要,人從環境中獲得的大部分信息(約80%)是通過視覺傳遞給大腦的,而色彩感知覺(即色覺)在視覺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兒童色彩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因為色彩不僅使人變得感情豐富,視野美好,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性、條理性。而且色彩可以給孩子們靈動和幻想的更多空間,減少孩子們的抑郁及負面情緒。繪本的選擇同樣要看重色彩的重要性。豐富的色彩能夠充分吸引寶寶的目光,拉長寶寶的學習時間,加深書本內容對于兒童的印象。
作者以I am a bunny 此繪本為例。此繪本最大的特點就是唯美的圖畫,豐富的色彩。每翻一頁,寶寶都能夠被吸引,途中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講述了一年四季,用小兔子的視角觀察四季的變化,非常適合3~6 歲寶寶適讀。例如:”In the summer,I like to lie in the sun and watch the birds.”針對 此 話的描述,配有色彩豐富,復古且清晰的場景圖畫。簡單直白地讓小朋友了解春天的特點,春天是要開花的,樹葉是綠色的。再如:”when winter comes, I watch the snow falling from the sky.”大雪紛飛的場景,唯美而又寫實,沖擊了小朋友的視覺,讓小朋友了解冬天的特色,下雪,白茫茫的一片,不失為一本啟蒙的好書。類似于本書的還有“你好世界”系列,My awesome alphabet book 等。
據筆者的教學經驗來看,針對低齡幼兒的教育,書本內容的寫實性非常重要,例如,學習動物的初階,大多數嬰幼兒首先學會認識夠狗、貓。這一選擇并不是偶然,而是周邊環境賦予的結果。孩子在成長發育過程中,最先見到并產生深刻印象的事物一般來源于平常見過的事物。放到書本當中,此點更為重要。幼兒對于在書中自己見過的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啟蒙繪本的選擇離不開現實生活,尤其針對3歲以下的低齡幼兒。
在此,筆者以Dear zoo 為例,此書是一本機關書,小朋友需要通過打開機關,才能夠看到動物園的動物。比如說:小狗,大象、青蛙、長頸鹿。每翻開一頁,都有一個小動物等著小朋友去發現。根據筆者經驗,小朋友記憶最為深刻的是平時能夠見到的小狗。而對于蛇、駱駝等則較為陌生,學習周期要長一些,還不能夠把書上的事物和自己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再例如I am a robot一書,由于孩子對于機器人的概念非常陌生,3 歲以下的幼兒想象力和理解力通常達不到書本的要求,所以,此書只適合3 歲以上稍具理解能力的兒童來選擇。因此,家長在選擇書本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此書本和日常生活的緊密性。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繪本都附帶有音頻,大多數家長雖然有意并且重視孩子英文的發展,但是,自己不會英文成了老大難的問題,因此,是否有音頻成為家長選書的重要因素。音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家長對孩子英文的教學,讓孩子自己聽,自己學,省時省力,那么隨書附帶的音頻對于學齡前兒童是否同樣重要?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學齡前兒童大多數愛動愛跳,喜歡活潑的事物和活動,此階段兒童渴望和父母互動,在閱讀繪本中,家長的參與非常重要。例如,教孩子認識動物時,不僅從日常生活中,圖片上,家長可模仿動物的叫聲,為孩子的學習創造樂趣,和孩子互動起來,才能達到繪本應有的效果。否則,單純的音頻首先是情緒不夠充分,另外過于機械和枯燥。家長在講述繪本時,不應該局限于此英文描述的一兩句話的內容,而應該為孩子進行擴展。例如Neat and tidy 繪本,本書的雙開門冰箱的設計,12 個貼紙,和孩子在玩游戲的同時,還能教孩子進行分類,并幫孩子回憶自家冰箱的存儲,單純的語音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
再次強調,筆者并不是反對在任何階段的兒童英語啟蒙中播放語音,反而,有些隨書附帶的音頻也非常有趣,孩子聽音興趣很高,但是建議各位家長在兒童能夠有所認識,智力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再介入使用音頻。不會英語的家長,在此筆者建議把孩子交給專業人士進行英語啟蒙。
學齡前兒童的英語啟蒙一直是筆者很看重的一部分,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一種語言代表著一種思維邏輯,雙語教學不僅能夠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也能夠激發孩子邏輯思維,培養孩子兩種邏輯思考方式,刺激大腦,為孩子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上的經驗為筆者在日常幼兒英語繪本教學中思考和幾百本繪本認真研究所得,當然,此數量和經驗遠遠不足對某些觀點下定論,因此,此論文局限性還很大,也希望各位讀者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