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美
(泰興市張橋鎮焦蕩幼兒園 江蘇泰興 225455)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游戲活動是幼兒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基本活動。”對游戲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不僅能夠豐富幼兒教育教學的內容,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水平,最為重要的是能夠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要加強對游戲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致力讓幼兒在五彩的游戲活動中,實現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同時也進一步推進了幼兒教育改革前進的步伐。[1-4]
所謂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是指幼兒園在開展課程教學的過程,具備游戲性的特征,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是一個做游戲的過程。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亦是幼兒園日常生活和學習的主導活動,是有效實施幼兒教育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實際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很多老師會面臨教和玩應該如何平衡的困惑以及難題。幼兒園傳統的教學活動往往是單純地植入游戲,讓整個教學活動顯得比較生硬,而且也無法發揮出游戲的教育價值。然而,游戲與教學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幼兒實現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游戲化課程的設置,需要以幼兒的學習特點以及興趣愛好為出發點,注重課程的生動性以及趣味性,同時還要緊緊圍繞幼兒熟悉的日常生活。課程游戲化的第一個特征是游戲性,要將游戲的因素巧妙地融入其中,活動中要凸顯游戲精神,促使幼兒在游戲中習得新的知識和經驗。第二個特征是主體性。新課改明確強調,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給予幼兒充分的尊重,積極地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游戲化課程教學中,給幼兒營造發揮自主探索能力以及主體意識的機會,讓幼兒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決定權。第三個特征是開放性。游戲是具有綜合意義的實踐活動,其以開放性的特點,促使幼兒通過綜合的方式來獲得認知,進而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和能力。
幼兒園豐富多彩的一日生活中,蘊含著很多有價值的教育資源。幼兒教師要善于利用專業的視角,去積極地開發與利用。正如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的:“生活即教育。”所以,我們首先關注幼兒的生活,從中去尋找機會開發豐富的游戲化課程資源,如此一方面能夠促使幼兒感到親切與自然,另一方面也為幼兒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樂趣。例如,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包括進餐、洗手以及午休等環節,教師可以將游戲的元素融入進去,以此來激發幼兒的興趣,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更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進餐前帶領幼兒洗手時,可以教唱幼兒《七步洗手法》的兒歌,即自來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講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細菌不會跟著走。手心相對搓一搓,手背相靠蹭一蹭,手指中縫相交叉,攥住指尖轉一轉,握住拳頭搓一搓,手指手指別忘掉,手腕手腕轉一轉。不僅讓幼兒體驗到游戲帶來的樂趣,而且還有助于幼兒牢記正確洗手的方式方法。或者在午后餐點時刻,針對水果——西瓜,組織幼兒開展猜謎語的游戲活動,即第一張卡片:身穿綠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兒多,各個黑臉龐。第二張卡片:沒吃的時候是綠的,吃進去是紅的,吐出來是黑的。第三長卡片:青青藤,爬滿地,結出果子圓又大,瓤甜水多綠娃娃。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猜謎語的游戲能夠極大地激發其參與興趣與熱情,同時也能幫助幼兒認識了西瓜的有關特征和知識,讓短暫的午點時刻變得妙不可言。
幼兒天性活潑好動,所以室外活動更是深受他們的喜歡。因此,作為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的成長需求以及興趣愛好,來開發游戲的相關資源,包括環境、材料、契機等。例如,在午餐結束后,在校園里進行散步時,一個小朋友突然說:“看,影子。”于是小朋友們的注意力瞬間被吸引了,幼兒對于影子非常感興趣。這一活動主題以及活動契機,也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游戲化課程資源。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我們便組織開展了“踩影子”的戶外游戲活動。即選擇晴朗且陽光充足的天氣,在平整的活動場地開展游戲。幼兒兩人一組,如果被小伙伴踩中了影子,則游戲結束,兩名幼兒互換身份進行下一輪游戲。游戲之前在老師的指導下,幼兒通過自主探索來了解影子的特點,即將雙臂抬起伸直,則影子就會變長,如果跪在地上,則影子就會變短。還要引導幼兒學會如何來隱藏影子,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的影子不被踩到。游戲中幼兒通過歡快的奔跑和躲閃,以及愉悅的追逐和踩踏,再加上教師科學合理的引導,逐漸讓幼兒了解了影子是如何形成的。或者是組織幼兒開展擁抱自然的主題活動。例如,春天到了,組織幼兒開展《尋找春天的腳步》的戶外活動,在大自然中,幼兒能夠充分地釋放天性,三三兩兩結伴而行,每每發現一個春天的秘密,就會驚喜不已。青青的小草、暖暖的春風、綠綠的柳條、飛舞的蜂蝶、粉色的桃花、潺潺的溪流以及田間耕種的黃牛,這些都是春姑娘留下的腳印,幼兒通過自我的探索和發現,在無比愉悅的環境中,認識了春天美好的模樣。
民間游戲具有非常濃厚的區域文化氣息,玩法比較簡單且易學,趣味性強,材料簡便,幾乎不會受到人數、場地以及環境的限制,其就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我們進行代代傳承,并且其中蘊含著很大的教育價值,需要我們進行研究與創新、開發與利用。常見的民間游戲包括蕩秋千、老鷹捉小雞、斗牛、跳皮筋、猜謎語、跑竹馬、丟手絹、跳格子、拋紙球等,兼具競爭性以及娛樂性的特點,一方面能夠給幼兒帶來游戲的愉悅體驗,另一方面能夠促進幼兒綜合能力以及體能的發展,因此幼兒教師要加強對民間游戲的研究與創新,以此來豐富幼兒園的游戲化課程的教學活動。例如,可以將不同的游戲材料和游戲技能進行有效整合,通過聯合、結合或是混合的方式,從幼兒的身心需求以及興趣愛好出發,科學組織游戲化的教學活動。例如,在障礙接力賽的游戲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設置跳格子、滾鐵環以及拋擲球三個環節,全班幼兒分成兩個小組,用時最短的一組獲勝。這一游戲活動,既豐富了游戲的內容,又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競爭意識,有助于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從而很好地促進了幼兒身心的和諧成長與發展。
幼兒教育如果僅僅依賴于幼兒園內部的教育資源,勢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幼兒園要加強與家庭、社區以及社會的資源開發與利用,以此來豐富幼兒的游戲化課程,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來幫助幼兒增長知識和經驗,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例如,帶領幼兒走進養老院、福利院,給孤寡老人送去快樂和溫暖。走進種植基地,讓幼兒體驗耕種的樂趣。走進博物館,讓幼兒聆聽生動的歷史故事。在開發和利用游戲化課程資源時,可以充分利用家長資源,例如,張小跳的爸爸是消防員,則邀請幼兒和老師親臨消防隊,參觀只能通過電視才可以見到的消防設備,消防員叔叔專門給幼兒示范和傳授緊急逃生和自救的技巧。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組織幼兒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利用社區的超市,組織幼兒進行“超市購購購”的游戲,在安全的環境中,幼兒在已有經驗的支撐下,進行文明購物、有序排隊,并且通過幼兒之間的相互合作與探究,來自行解決購物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促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積累了社會經驗,有助于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總而言之,游戲化課堂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既可以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求,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和能力,同時還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幼兒教師,要善于運用專業智慧去發現生活中蘊藏的有價值的教育資源,并通過與游戲有機結合的方式,為幼兒設置豐富多彩的游戲化課程,讓幼兒園變成一個真正的大樂園,給幼兒營造五彩斑斕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