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華橋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小越中學 浙江紹興 312300)
思想政治課程中的內容過于理論化,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比較枯燥的,難以讓學生加入到課堂互動中,形成了以背誦理論知識為主的局面,而如今提出的議題式教學則遵從了學生的發展規律,轉變了課堂教學模式,營造出了良好的互動氛圍,構建了民主、自由的學習環境。那么在高三的思想政治課堂上,教師要依據教學實際及學生的成長需求,確定恰當的議題,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理論知識及自身的理解去議論和探討,組織學生搜集信息、探究問題、歸納結論,培養學生成為有思想、有擔當的好青年,升華他們的學科素養。
議題式教學是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依據學生的思維特點提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議題,提供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空間,讓學生在辯論中抓住議題的本質,引導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和總結,構建師生之間平等互動、學生間自由辯論的環境,有助于學生大膽地發表觀點,提高了他們的領悟能力,促進了學生良好思維能力的形成,徹底改變了一言堂式的枯燥課堂氛圍,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獲得了一些成就感,促進了他們自信心的建立。思想政治課堂上通過有效地應用議題式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還促進了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因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信息捕捉能力,能夠將看似平常的議題轉化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能夠精準地把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找到了傳統課堂教學的突破口,實現了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1.從教學難點處選取議題,提高教學的效率
高中生在看待某些問題方面有著獨特的視角,他們不愿意隨大流,更喜歡將自己的觀點明確地表達出來,而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大多時候他們并沒有自由表達的機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時容易陷入思維誤區,產生思想上的偏離。因此教師在確定議題時可抓住教學重難點部分,設計出有探討價值的問題,聚焦于關鍵知識部分,優化教學過程,幫助學生快速地掌握教學難點,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以復習經濟生活方面的內容為例,高三學生在消費觀念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這與他們從小受到的家庭教育、生活環境及自身思想等因素有關,而在樹立正確消費觀念這一課題上,既考察了學生對消費及其類型的理解,又檢驗了學生對消費與生產之間關系的梳理情況。教師就以“如何才算是理性消費”為議題,組織學生探討影響物品價值的因素、消費觀念、新時代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等,讓學生對各種消費現象進行理性的分析,促進他們正確消費觀念的形成,促使他們在生活中消費時做到量力而行。通過這種從難點處設立議題的方式,將有關聯的知識點串聯起來,能夠增強學生分析的系統性和全面性,有效地突破了難點部分的教學。
2.從日常生活中抽取議題,構建積極的課堂
運用議題式教學組織學生整理高中思想政治的內容時,應遵照著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體現出學科的生活特性,回歸到生活即教育的本質上,吸引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議題活動中,培養他們客觀分析生活現象的能力。所以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選取議題,挖掘出生活事例中可體現出思想政治內容的部分,組織學生交流探究,幫助學生了解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例如在指導學生復習生活與哲學這一部分的內容時,以“為什么要進步就要不斷地創新”為議題,請學生結合“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這一課的內容進行思考和分析,使他們抓住創新的本質,應用生活中的實例來進行論證,有些學生結合創新與社會生產力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論證,有些學生從創新與人類發展的角度進行了分析,有些學生則從創新的重要性這一角度進行了闡述,將學生闡述的角度綜合起來,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內化,還使學生深入地了解了創新的作用。再比如以“為何市場上的物價總是在變化”為議題,組織學生去調查其中的原因,全方位地深入了解這方面的因素,增強他們的調查與分析總結能力,培養他們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3.從社會熱點中提取議題,體現教學的實效性
社會熱點一直是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上不可缺少的教育資源,更是大型考試卷上必會考查的內容之一,從這些熱點問題中作為議題的內容,能夠讓學生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了解社會上發生的重大事件,從中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為將來踏入社會解決同類型的問題做好鋪墊。采取這樣的方式開啟議題式教學模式,將課內外的教學結合起來,豐富了教學資源,創設出了更加真實的情境,對學生理解知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等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引入具有兩種選擇性質的議題:“如果你遇了經濟上的困難,這個時候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找你借錢,你是選擇借還是不借呢?”如果不借,有可能會失去朋友,如果借,自己的生活無法正常進行。這種雙向的選擇讓學生陷入到了無奈的境地,有些學生會選擇向朋友講明情況,得到朋友的諒解,可拿出一部分錢來幫助朋友渡過難關。有些學生會說選擇不借,但會給其他學生留下自私的印象。在此種境況下,需要學生理性的思考,深入分析自身遇到的問題與朋友出現的問題之間哪個更嚴重,遵循優先解決迫切問題的原則,判斷向朋友伸出援手的可行性。
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上,依據教學內容確定了議題的類型之后,要增強學生對知識的內化能力,就要優化活動的開展過程,多個角度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首先是組織學生依據議題內容進行搜集整理活動,選取恰當的內容作為理論依據,這樣在進行議論的過程中能夠做到有理有據,有助于增強學生表達觀點的條理性。其次關注學生的合作交流過程,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表觀點的機會,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團隊協作能力,使學生在與他人的辯論與探討中形成全面看待問題的能力,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議題活動建立在相互作用的教學系統上,保持學生積極探索的熱情,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最后在表達與展示環節,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及特點,在他們的總結性描述中找出漏洞,有利于進行下一步的啟發引導,這樣可以深度地幫助學生內化所學知識,提高他們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例如引入“網絡游戲該不該取消”的議題,組織學生以綜合探究的形式進行,借助課余時間搜集相關的資料,分別包含有正面和反面的案例,再搜集教材中與之相關的內容,整理出系統化的知識點,引導他們從親身經歷的角度去分析,指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游戲,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的思考與分析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辯論會或者模擬聽證會,組成觀點相反的兩支隊組,讓學生進行辯論,用搜集到的信息作為辯論依據,增強了議題式教學的趣味性,培養了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總體來說,在高三思想政治課堂上開展議題式教學活動,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為學生提供了自我發展的空間,作為教師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有效應用議題式教學模式的途徑,讓學生在議論和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綜合能力的提升,從而讓高三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取得突破性地成長,使他們充分做好應對各種問題的準備,提高他們的思考、辨析與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