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友
(阿克蘇地區農業產業化服務中心,新疆 阿克蘇 843000)
中國的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大部分地區以農業發展為主,因此,鄉村農業的發展也關乎到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狀況,鄉村能不能富強還是要看基層干部的帶頭引領作用。如何實現土地承包規模化經營,解決經營權的流轉問題,是農業轉型的突出問題。受傳統觀念或者生活條件的限制是農村土地的流轉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制定出有效的承包機制,保障農戶的基本權利,使農戶在自愿和經營權力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穩定持續地推進農業的產業化轉型研究,國家制定出相應的政策,保證土地流轉的合法性,并給予一定的補貼政策,進而高效地推進鄉村的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順利開展。
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農業大國,但是在農業的現代化轉型還處于探索階段,農業產業化是為了更好地實行鄉村振興策略,確保農業的產出。農業在向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原始、古代和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農業的現代化產業化生產主要是指一種或者使多種農副產品通過規?;漠a出,然后再進行加工,建立產供銷一體的生產渠道,讓產業化的鄉村農業融入到現代化市場的洪流中。
中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得每家每戶都有一定的土地進行耕種,保證了早期人們的基本生活,但是也有農業生產規模小、生產較為分散等缺點,隨著對農村地區投資和重視力度的加大,中央聯系出臺多個政策扶持農村農業產業化的轉型升級,“三農”“一號文件”的出臺都有利于農業增加產出,給農村的長期發展帶來的不竭的動力。
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世界互聯,農村快速發展,農業市場也有資本家涉足,成為推動農業產業化的中堅力量,農業向資本方向轉型,實現產業化和企業化的經營理念,使農村中閑置的土地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資本主義國家,工業機械化生產使農業的主要生產模式,大規模的產業化的農業生產模式,減少了勞動力成本,降低了市場的風險,在地廣人稀的發達國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經過幾十年的探究,形成了成熟的發展模式。
農業的產業化、規?;a需要一定的資金和技術投入,這就使得在鄉村振興政策的引導下,有企業資本投入到鄉村的農業化建設中去,因為只有一家成熟的企業才會有能力完成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宣傳、銷售和售后保障工作,逐漸打造企業和農戶之間的共贏的生產模式,前期需要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因此,在農業產業化的模式中主要是由這個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帶動。
在農業實現一定的產業化經營后,就會向更深層次的方向發展,用具有特色的支柱產業帶頭,打造多元化的農業產業體系,通過深化布局企業和農產品的一體化關系,完善區域化的產供銷布局策略。以特色產品為支撐,提高各個類型產品的檔次,理清產業關系,暢通產業鏈結構,逐漸形成以特色產品為支撐的優勢產品。
現代的經濟發展主要是以市場經濟驅動為主,在市場制經濟的發展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應該快速地融入市場,在市場帶動下,調動專業農戶的轉型積極性,對于鄉村中有一定的資源和能力的人會感受到市場的敏感性,進而在市場經濟中推動農業的產業化轉型。在市場營銷體系的構建中,要構建自己的營銷體系,發展銷售大客戶,在完善本地市場之后,也應該對于外地的市場進行開拓,從而增加自己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份額。
現代農業科技的發展,不僅研發出了農業優良產品,增加了農業產業化的產出,更是通過科學化的手段使農業像工業化生產一樣穩定可控。通過合作社或者是協會為農民或者是承包土地的承包商提供先進的生產資料,通過建立小薇貸款保證農業現代化的轉型順利完成,從而讓農產品更加順利地走向市場中??萍紟有停钥萍挤战M織為龍頭,開發名特優新產品帶動區域性專業化生產和一體化經營,帶動農村經濟產業化發展。
以典型的、成功的企業可以有效地帶動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因為先進的企業會使用現代高科技技術以及完善的管理模式保證產業化的農產品的質量,具有模范帶頭作用。重點關注龍頭企業的發展,一方面是可以在前期的產業化探索中積累經驗,加大企業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是企業可以利用現有的資源重點持續改善農業產業化的不足,對后期的大規模產業化進程積累經驗。龍頭企業的發展對于農業產業化市場的發展有著關鍵的作用,龍頭企業可以幫助快速建立起完善的市場體系,推進產業化進程,增加競爭力,保障服務和利益的雙向保障。
產品過于分散,會加大前期的投入成本,不利于維護和研發的長期發展。因此,在產業化的初期,重點的方向是將農產品規?;a之后聚焦為一點,結合當地的氣候、土質、飲食以及市場等多方面的因素,確定主推產品的方向。 產業化農業的優勢在于系統化的生產操作,有專業的團隊進行管理,但是在眾多的農產品當中,要注重明星產品的帶頭作用,積極培育主導產品,選擇類型較為獨特,市場空間較大的產品培養成產業化的支柱產品,并形成完善的生產加工銷售體系,打造農業產業化的優勢。
加大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有利于傳統農業向公司主導或者是集體經營、農戶和村集體共同經營模式的轉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將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向農業+新興行業方向發展,使農業產業化之后一年四季都可以保證收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興推動力量。在農業的產業化進程推進時,首先要做好農業基地的建設工作,產業園是農業產業化的基礎,也是研究和發展特色產品的前提條件。龍頭企業在發展和布局的過程中,要弄清出農民在產業化中的作用,基礎建設并不僅僅是硬件的基礎建設,更是要做好家庭經營的系統化安排,做到以專業戶帶專業樹,鄉村聯片建設基地的路子。
農村經濟振興是國家下一步 的重要戰略計劃,農業產業化發展不僅是適應農業改革的趨勢,更是農業走出去的必然途徑,農業產業化發展,大大提高了產品的采收率,將農村的主要勞動力集中于后續產品的加工方向,可以保證產出農產品的質量,不僅可以解決農村當地的務農難的問題,還可以壯大農村的農業經濟,積極打造高標準、優質量、效益明顯的精品工程,實現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協調發展。在國家的鄉村振興政策的支持下,農業的產業化道路正在逐步地推進,在這條產業化的道路上有著很多的困難,采取科學的方法合理的政策可以加快產業化的進程,整合好信息網絡資源,形成系統的信息資源,并做好信息入農戶的工作,加強信息的采集工作,以適應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