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日瓦古麗·阿不都肉蘇力
(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林業工作管理站,新疆 阿克蘇 843100)
目前我國核桃栽種技術水平有限,在實際栽培過程中存在各種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體現在種植技術過時、栽后管理工作不到位、技術人員專業化素養不足等方面,在某種程度上對核桃作物栽培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一定阻礙。因此,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必須結合行業發展動態積極引入先進的核桃栽培技術,靈活運用科學的栽后管理方法防治病蟲害,從源頭上降低核桃樹發生各種病害問題的幾率,充分發揮核桃栽培技術與栽后管理的最大化作用。
核桃是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干果類食品,其基本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核桃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對處于身心成長發育關鍵時期的青少年而言,核桃對其大腦發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二,核桃在外形方面的特征。核桃作為一種樹生作物,通常情況下核桃樹可生長到3~5m 左右。處于不同生長時期的核桃,其外形特征也各不相同。處于幼年生長階段的核桃樹,樹皮顏色普遍在灰色的基礎上呈現出明顯的綠色;而處于后期生長階段的核桃樹,其樹皮顏色不但偏灰白色,還伴隨著明顯的裂紋。在成熟階段,核桃果實的外皮將會從有毛蛻變為無毛。
核桃本質上可歸類為陽性植物,適合生長在光照充足的區域,并且核桃還具有較強的耐寒性,意味著核桃對外界生長環境的要求大多集中在降雨量和光照兩個方面。因此,核桃樹的生長區域必須具備充足的水源,對于氣候方面的要求,應確保其生產區域的年平均溫度控制在相對穩定并適宜的范圍之內。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促使其正常生長的首要前提為植物根部的穩定性,而植物根系的最基本特點在于其整體發達程度較高,因此核桃的種植環境對土壤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必須確保核桃種植在土質松軟和肥沃的區域中,并且土壤還必須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對于土壤酸堿度指標,由于核桃對土壤的酸堿性指標原本就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因此核桃對該項指標的高低并無太多要求。
核桃在多個方面均具有較高的價值,其中最為突出的價值是核桃的營養價值。以100 克的核桃為基礎,其中蘊含的蛋白質可高達15 克以上。與此同時,核桃中還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脂肪和其他微量元素。另外,核桃在人體器官方面的營養價值主要體現在其對腎臟和腸道等功能的促進功能。最重要的是,核桃對糖尿病患者和抑郁癥患者也能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因此,相比于其他作物,核桃的綜合營養價值更高,不但廣受社會公眾的喜愛,在栽培和管理方面也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
在核桃種植的整個過程中,通常需要伴隨著各種不同的核桃栽培技術,而選擇良好的核桃品種則有助于為整個栽培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有效應用核桃栽培技術還能為核桃作物的生長提供技術方面的保障,核桃栽培管理工作的落實則在核桃果實收成方面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對于核桃品種的選擇,應嚴格遵循以下三個基本原則:第一,在挑選核桃品種時,必須保證核桃品種符合國家規定的基本要求和標準,使不同類型的核桃品種均能在適宜的種植環境下生長,并呈現出穩定的生長狀態。第二,選擇核桃品種時,應避免在單次種植過程中選擇多個品種,并將其同時種植在特定區域,致使不同品種的核桃出現不同的種植效果,甚至對核桃后期栽培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一定阻礙,無形中增加了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第三,結合核桃實際種植情況選擇適合的栽培方式。不同核桃品種的種植方法各不相同,必須根據具體的核桃品種選用最恰當的栽培方式,以此達到預期栽培效果。通常情況下,核桃栽培方式主要包括連片栽培和地埂栽培兩種方式,其中連片栽培方式主要以耕作的方式進行間作。此外,在核桃種植過程中,還應根據核桃栽培密度不斷進行調整,盡可能結合核桃品種和生長狀態有針對性地調節種植密度。
2.2.1 核桃施肥技術要點
核桃適合生長在中性或偏堿性的土壤環境中。在酸性較高的土壤環境下,可以采用在土壤中融入生石灰的方式調節其酸堿度,從而達到最佳種植效果。在核桃施肥量的控制方面,應充分考慮核桃樹的生長年份和生長狀態不斷調整。對生長1~2 年左右的小樹苗而言,其氮肥施肥量可控制在0.1 千克左右,而鉀肥的施加量則需結合土壤本身的鉀元素含量進行控制與調節。對于已成年的核桃樹,應有針對性地增加施肥量,其中廄肥施加量應控制在150 ~250 kg 以內,而磷肥含量則需保持在1.5 ~2.5 kg左右。此外,核桃種植的追肥頻率應維持在每年1 次左右,而施肥區間則需控制在1 ~2.5 kg 范圍內。
2.2.2 核桃栽培技術要點
在核桃作物栽培過程中,必須嚴格把控核桃的種植時間。由于核桃適合生長在土層厚度高、溫度適宜、排水性能良好的沙質土壤和黑壤土環境,因此可將核桃栽培在陽坡背風處。若核桃種植在荒山或丘陵等較為偏遠的地區,還需適當修建梯田,并根據核桃的實際種植情況開發大魚鱗坑,以此為核桃提供充足的水土資源。與此同時,對于核桃栽培時間的選擇,還應嚴格按照不同季節的基本特征進行定植。在春季時節,應在土壤解封后定植核桃;若在秋季時節,則需在落葉封凍前定植核桃。此外,對核桃進行栽培時還應嚴格遵守以下操作要點:基于核桃苗木的主根長度,在挖坑時其長度和寬度應控制在0.8~1 米左右,并將表土和基肥埋入坑底,確保核桃種植高度處于距離坑口地表20 厘米左右的范圍內。其次,在實際栽培過程中應為根部提供充足的水分,并及時修剪苗木根部,將其以垂直的方式種植在坑內,以此保障核桃根部的延展性。最后,對坑位進行填土處理,在澆灌適當的水量后完成封土操作。
2.2.3 核桃嫁接技術要點
對核桃進行播種后,還需重視核桃樹的嫁接工作,其中最常見的兩種嫁接方法分別為芽接方法和枝接方法。采用芽接技術嫁接核桃作物時,應嚴格把控芽接時間,盡可能選擇白日、晴天進行嫁接。其次,在接穗環節,還應選擇一年生枝、無任何病害問題的接穗葉片,并保留葉柄處1.5~2cm 長度的葉片接穗部位。若接穗的采集量相對較大,還需積極進行存儲處理。
在核桃栽后管理環節,必須及時對處于幼苗生長階段的核桃作物進行澆水處理,并確保水資源的供應滿足核桃作物的實際需求。通常情況下,在核桃種植完畢的7 天后即可進行首次澆水,而后續澆水量則需結合土壤濕潤程度進行有效控制。
對處于生長期的核桃作物進行管理時,應對核桃肥料的選擇和施加量予以高度重視。在核桃幼苗生長階段,主要以氮肥為主,在成熟階段即可適當施加磷肥和鉀肥。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成熟期管理過程中,應結合核桃的實際生長需求,有針對性地引入混合施肥法完成栽培管理工作。對核桃樹苗進行修剪時,需要采取整形定干的方式保證核桃外形的美觀程度。
病蟲害防治是整個核桃種植過程中最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環節,其中核桃樹的病害問題主要包括枝枯病和炭疽病兩種,一旦患上以上兩種病,將會對核桃樹造成嚴重的損傷。因此,開展核桃樹病蟲害防治工作時,應將帶有病害的植株完全清除,從源頭上避免核桃樹大面積感染。此外,在核桃前期種植階段,相關技術人員還應加大監督和管控力度,有效降低核桃樹發生病蟲害的幾率。
在核桃植株栽培和管理工作中,可從品質選擇、種植栽培過程以及栽后管理三個環節著手保障植株栽種質量,并在此過程中有效應用各項栽培技術和管理策略。與此同時,相關技術人員還應根據核桃生長特征和對外界環境的生長需求,熟練掌握不同的栽培管理技術,并根據核桃實際生長狀態改善其種植條件,采取供應充足的水源、完成生長期管理工作、做好病蟲害防治等有效措施,保障核桃作物的生長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