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 靜
(滁州城市職業學院醫學系 安徽滁州 239000)
微生物檢驗技術(以下簡稱微檢)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主要介紹臨床常見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微生物學檢驗、臨床意義以及臨床常見標本的采集、處理、檢驗程序和結果報告。傳統的微檢課堂教學手段單一,已明顯落后,而且會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屬于“填鴨式教學”,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逐漸丟失,因此急需挖掘新的教學手段應用于微檢課堂教學。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指線上網絡與課堂教學互補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這幾年已成為大家共同的關注點[1]。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教師主導教學過程,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既融合了線上線下教學的最佳實踐經驗,又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與網絡數字化教育優勢互補,是未來教學模式發展的大熱趨勢[2-3]。本文就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應用于微檢課堂教學的實施結果進行分析,現將分析結果匯報如下:
在線上教學實施環節中,我們借助超星學習通此網絡平臺,在上面共享了微檢這門課程所有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任務點的選取上,我們團隊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通過網絡搜集每次課的內容并整理成文檔,放在教學任務點中,供學生使用。此課程中所有教學內容的錄播視頻也放在教學任務點中,這樣學生可以反復觀看,更利于知識理解和復習。由于該門課程具有較高的實踐性,所以除了課堂教學視頻以外,還增加了相關的實訓視頻資源,如全國職業院校檢驗技能競賽中的革蘭染色操作等,讓學生學習過程中有更充足的參考資料。對于部分零碎難理解的知識點,則采用了思維導圖的模式來幫助學生理解。所有教學資源點的觀看學習并未設置時間節點,這樣方便學生復習所有內容。同時,每一個章節后面都設置了相應的章節測驗習題,這樣能更好地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每一次授課后都會及時在學習通上發布相關章節作業,要求學生按時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完畢后可通過學習通后臺的統計數據來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
在線下教學實施環節中,將課堂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課前導入-講授新課-課后總結。上課前,會清點班級人數,掌握班級缺勤情況。上新課前會有上一次課的重要知識點回顧的環節,主要是以提問的方式對重難點內容進行回顧,讓學生學習新課前,能對之前學過的內容有很好的復習,同時讓知識體系銜接得更加流暢。隨后進行本次教學內容的知識點引入與教學目標的展示,在引入新課部分采取案例導入法,讓學生發散思維、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授新課時,理論課采用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的方式講授,針對新知識點采用多手段教學,圖表展示,表格對比、視頻觀看等;針對難知識點的講解,會用通俗易懂的話語或生活中的實例來說明,讓學生能輕易接受。實踐課教學,教師采用親自示教法,邊示教邊講解,隨后模擬相關的技能大賽考核場景,要求每一位學生獨立或團隊協作完成,以達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水平,為后來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課后總結多采用學生分組討論的方法進行,學生與教師角色互換,學生上臺講,教師座位上旁聽,而事先已將討論題發布到學習通中,讓學生有足夠時間去準備。同時組名也要學生自取,不許用第一組、第二組等來命名,好的組名也是學生發散思維和積極思考的成果展示,在討論中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式講解,比如自制細菌模型、圖表對比、列舉實例等方式,最后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討論進行總結點評,并予以評分。全部環節結束后,教師會針對本次課進行重要知識點的總結,同時隨堂有練習題檢測學生的聽課與掌握程度,最后會指導學生進行下次課的預習。作業會以學生通方式發布給學生,學生要按時完成,教師會及時批改并給出點評和分數。
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應用于微檢課堂教學的實施成果來看,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師生的互動性,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有效地增強了與臨床的銜接性等等,最終很明顯地提高學生成績。因此,后期我們會繼續堅持這種模式的教學,但是在實施中,也體現了三點不足及后面要努力改進的方面。一是要多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積累,提升學生綜合文化素質水平。通過超星學習通對學生作業及章節測驗可以看出,即使是剛剛講解的內容,當變換一種出題方式時,學生就不會答題,這說明學生的對知識掌握仍然很生疏,對于問題的變向思考能力較弱。在課后作業布置中,會特別注重讓學生關注有關這門課的最新熱點、新聞和資訊,并談談自己的感想,然后挑選優秀作業進行分享,但是絕大部分同學的作業就是復制別人的觀點和想法,并未說出自己的思考,這對于即將成為一名臨床檢驗工作人員來說,不能開拓創新,一味按部就班、固步自封,日后勢必阻礙自己的發展。同時反過來說,還是同學們的綜合文化素質有待提高,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這些好素養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要長期以往的學習和熏陶。因此,在日后的教學中要多注重提高文化素養特別是課程思政的學習。二是聚焦學生實踐能力,倡導產教融合、雙元育人方式。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學生認為自己的實踐能力較弱,并希望通過多種途徑豐富實踐經驗。這是學生內心的需求,也是職業教育的方向。在本課程中,雖然采用了學生動手操練、模擬技能大賽考核、見習等方式來豐富學生的實踐,但是這仍不夠。在未來的課程實施中,借鑒“雙元制”等模式,結合現代學徒制,后期在制定這門課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時,會邀請檢驗科醫生共同商議制定,并通過學生的課余活動、社會實踐等素質活動,鼓勵學生參與與本專業相關的活動,豐富他們的職前經驗。三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使命感和職業素養。在任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機地融入課程思政,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對醫療衛生的重視,讓他們明白自己擔負的責任和使命,并且時常宣傳檢驗的重要性,告知他們作為一名醫學檢驗人員,身上擔負的使命就是精準診斷出病原體,為臨床醫生的治療提供依據。但是,我們的學生的職業素養還有待提高,這需要所有的教師通過自身的豐富經歷和情感來引領和感化學生,讓他們意識到檢驗工作者的使命和職責。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良好的師德師風去關愛每一位學生,幫助他們真正地成為一名合格的檢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