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宏偉
(通榆縣開通鎮綜合服務中心,吉林 通榆 137200)
農業機械如今已經廣泛應用于我國農業的生產與經營中,并且機械設備技術水平也在不斷的創新與提高,這不僅推動了我國農業產業的發展,也讓農業產業逐漸朝著現代化發展。并且隨著農機的廣泛使用,農業行業也逐漸提高了對農業機械維護和保養工作的重視程度,認識到只有關注農業機械并且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管控才能真正的降低生產成本,延長農機的使用壽命。因此既需要相關部門增加重視,也需要企業和農戶增加對此類工作的認識。
此類保養也稱運作后的保養,詳細來講就是新的農機或者經歷過大改動、維護的農機必須進行磨合。在磨合過程中,維護、保養人員通過觀察運轉狀況及時發現機器問題并且加以修正,以此保證農機始終維持在優秀狀態中。磨合后,還要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仔細、全面的維修和保養。
此類保養也可以稱為技術性保養和檢修,就是在農機達到標準的工作時長后要進行檢查、維修和養護。將磨損嚴重或者出現故障的零件進行更替和維修,然后再安裝回去。此類保養工作主要分為三個方面,首先就是清潔,要將農機上的污漬、雜物清潔干凈,并且還要清理農機的潤滑油系統等等。其次就是檢查,要檢測農機的零件或者設備有沒有嚴重磨損或者損壞,如果出現問題就要及時維修。最后就是潤滑和緊固,農機在長期工作或者經歷檢查之后都要按照說明書進行潤滑和加固。
農業生產有幾個比較固定的大工作量季節,因此在季節工作結束之后會出現一段長達幾個月的空閑期。在空閑期內,管理人員一定要做好農業機械的保養工作。如果保養不到位或者保管質量低下就會導致農業機械的零件出現腐蝕、破損等問題,不僅嚴重影響了農機的使用時長,還增加了購買和維修農機的成本。所以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開展保養、保管工作,將農業機械放在比較干燥的空間中。如收割機應該和地面保持距離,戶外保管的農機應該做好遮擋保護。
特殊保養主要是對特定情況下的農機進行保養,農機在作業時出現了重大安全事故,如翻車、碰撞等情況,這種壞損一般都比較嚴重,因此需要對某一個零件或者部分進行特殊的保養與維護,讓農機可以保持持續作業。并且由于我國北部冬季溫度低、時間長,所以也需要針對特殊天氣情況對農機進行保養和維護。因為溫差大,農機使用的燃油難以流動,潤滑油也會更加粘連,所以提高了農機維護和保養工作的難度。因此為了延長農機的使用壽命,降低成本耗損,需要制定合理科學的保溫措施。
換季保養主要分為八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將農機存放在溫度合適并且具有遮風擋雨效果的空間內,讓農機免受侵蝕。第二個部分就是對油底殼、變速器等進行全面的清潔,避免不同質量和功效的潤滑油混合發生作用,影響保養效果。第三個部分就是按時更換潤滑油,在不同季節、情況下要使用不同的潤滑油,普通的潤滑油只能用于常規生產,但是冬季會出現流動性下降、粘性增加等問題,讓農機非常容易產生故障。因此冬季應該使用專門的潤滑油,例如分動器等部件應該使用專門的齒輪油。第四個部分就是做好油箱的清潔工作,換季時油箱會產生冰凍等情況,所以為了保證柴油純度符合標準,應該定期清洗,并且采用專門的清洗工具。如果在清洗過程中發現紙質濾芯葉片破損應該及時更換,同時也要注意調壓閥不能被汽油清潔。如果條件允許,應該采用油箱防凍裝置,讓農機在冬季也能維持正常的運作。
第五個部分是注意防凍液,在使用新的防凍液前需要先清除殘留部分和清理管道,這樣能夠避免水管遭到腐蝕,并且也要注意用量符合標準。第六個部分是放凈冷卻水,應該將放水的開關和散熱器加水口蓋全部打開,在放水結束之后通過發動機運轉將冷卻水全部排出去。并且還要注意冬季之前需要清潔冷卻系統,以免出現堵塞物。第七個部分是將油箱中的水排出去,避免柴油被凍結。第八個部分是合理增加蓄電池中電解液的比例,讓蓄電池始終足電,不因為低溫或者電量不足導致外殼損壞。
要加強農機技術人員的實際培訓,不能只注重理論知識,還要充分掌握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首先就是要設計保養和維護工作的說明手冊,通過兼具理論知識和技術能力的專業能手開展培訓活動,提高技術人員的學習能力,增加農機保養和維護的經驗。其次就是要做好補助工作,保證技術人員的工作、生活質量,樹立典型。最后就是讓技術人員到廠家中學習,通過實地考察了解農機的種類、性能和容易出現的問題。尤其要注意,培訓活動要定期舉行,不能敷衍了事。
要開展好農業機械使用、保養和維護工作的宣傳教育活動,保證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的安全。例如在使用機器前,要先經過檢查。在維修前要先反復檢測故障所在,才能開始維修。并且要提高使用者的保養意識,通過實例證明,安全是一切工作開展的基礎,要讓使用者有定期保養和維護的意識。在維修前,一定要先斷開動力,避免出現維修事故,危害維修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如果維修時發現設備短缺,一定要停止維修,因為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不統一,非常容易給機器造成二次傷害。
無論農業機械是否在使用期,使用者一定要堅持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要建立完善的使用制度。由于農業生產期間,農機使用的次數比較多,工作量也比較大,所以農機非常容易因為超負荷產生安全事故。所以一定要做好保養、維護工作,要堅持檢查的全面性。因為很多農機都容易出現零件損壞或者故障問題,這是因為使用者在使用時沒能將舊的機油排出,導致新舊機油在機器中產生了很多雜質。或者不及時清理排氣管,讓農機排氣管中的積碳越來越多,最后導致排氣堵塞。如果前期不站在全局角度考慮,不能根據制度做好細節工作,最后會讓問題頻頻堆積,給使用者造成巨大的困擾。
農機技術人員不僅要做好維修、保養工作,還要承擔起監督職責。一方面協助農戶購買符合標準和質量要求的農業機械,降低故障率。另一方面要培養法律意識,讓農戶遇到欺騙性的廠家時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勇敢地向相關部門反映和舉報,遇到質量不合格的廠家時,讓廠家承擔其維修和養護的責任。
在農機作業時非常容易出現輪胎被扎等問題,這是因為農田中有很多作物的斷裂根莖。如果漏氣問題不嚴重,則不需要立即清理根莖,只需要開出農田處理即可。如果漏氣非常嚴重,就需要排盡輪胎中的空氣,然后使用漏洞狀的工具堵住氣門嘴,并且灌入適當的滑石粉。如果滑石粉難以灌進去,則需要取下工具,通過運轉輪胎讓所有滑石粉都進去,這個時候再充氣就能讓輪胎直接停止漏氣。
如果作業中途發現漏油,首先需要將油漬擦干凈然后將肥皂涂抹在漏油處,這樣可以有效抑制漏油情況,但是如果有粘膠濟就更好。如果零件出現微微斷裂的紋理,可以將零件放在煤油中一段時間,然后撒上白粉,使用工具輕輕敲擊。這個時候零件中的煤油會在裂紋中慢慢滲透出來,然后顯現在白粉上,這樣就可可以有效修復。
通過本文的分析和探討可知,想要促進農業產業保持著可持續發展動力,不僅應該重視農業產業的機械化發展,還要提高對農業機械維護和保養的重視程度。因此,相關農業部門應該在掌握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相關政策、加強維護和保養工作的宣傳力度,并且通過培訓和教育活動,讓農業企業和農戶增加農機維護和保養的知識,掌握相關技能,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維護權益,提高農業產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