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能全
(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農業農村工作站,廣西 柳州 545505)
近些年來,國家高度關注“三農”問題,為更好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推動新農村規范化、常態化建設,重視農機技術推廣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農機化技術推廣是讓農機科技成果轉化成生產力的重要環節,在新時期,有效開展農機推廣工作將十分利于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與農業現代化水平。伴隨農村經濟改革與發展,基層農機產品的自動化程度與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如此以來,就一定要實施對應措施大力開展基層農機推廣,優化基層農機推廣體系,完善基層農機推廣手段;從而,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提高農業發展質量,達到農民的多元化發展要求與生產要求。
目前正是農機推廣的最佳時期,伴隨農民思想的不斷進步,他們開始研究機械化,并能夠從科學、精準角度看待農機技術所帶來的益處。目前,我國農業發展正處在一個新的階段,創新設備與高產農作物品種直接決定它的發展。為此,就需要大量生產試驗與糧食培育,而農機科技是整個新階段的科技成果,可以在廣大農民群眾中,發揮很大作用。在農業新形勢發展過程中,農機技術本身就包括完整的技術體系,應用時,可以節省大量人力資源,并提供技術基礎給農民,因此,目前形勢發展需要推廣農機技術。
從“十三五”規劃以來,國家有關領導人帶領相關部門給予農機技術推廣大力支持,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農業始終朝著機械化方向發展,這已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對此,國家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農業經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農機技術正慢慢成為新農村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據統計,目前全國各省區、市內,農機技術推廣機構已過超過3 萬個,有超過13 萬技術人員參與其中。這些技術人員為農機技術推廣做出巨大貢獻,并讓農機技術變成我國發展新農村的重要標志,更充分體現農村經濟的進步。
在市場經濟濟驅動下,農機技術的推廣也正向市場化方向邁進。主要表現為每年的農機設備銷售量大幅度增加,據某縣農機局調查,當地1 個村子里,就有近10 戶農民購買聯合收割機,實現機械化收割小麥,這樣以來,就可以引導全村人有邁向運作市場道路,提升經濟發展效率。此外,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可以體現農機技術的市場化的特色,在使用農機技術時,會產生部分費用,比如維修費、燃料費等,而這些費用全部都由用戶自理,無需集體出資補貼,這就反映出在推廣農機技術時,構建了良好的市場化運行機制。農機技術市場化還可以通過出售集體農機、個人承包經營等方面來反映,目前,全國超過80%的集體農機已經被個人承包,進行經營操作。上述現象,可以充分說明農機技術服務已進入市場化進程,如此以來,可以有效提升糧食的生產效率,提高我國整體農村經濟水平。
現代化農業的生產與發展與農業機械是密不可分的,開展農業機械的推廣工作,可以減輕農民負擔,推動農村經濟朝著更好方向發展。農業機械化有效轉變過往耕種模式,還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在新時期農村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因此,務必要開展農村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工作。在開展農機推廣工作時,必須要立足現實問題,改革與創新制度、手段與體制,以充分推廣農機技術,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農業機械化進程的日益加快,更加彰顯農機技術的重要作用,所以,相關部門務必優化制度體系,以利于在農業生產中,推廣與應用農業機械技術。
2.1.1 以農村具體情況為著眼點,制定農機推廣政策,增加資金投入。
2.1.2 結合農業實際特點,開展多元化研究,以滿足多方要求,卻包括:生產、培訓、農機研究等。
2.1.3 地區農機站點需要積極落實相關文件要求,制定推廣制度,提升推廣效果。
相關部門需要采用不同方式,大力宣傳農機技術,讓農民了解機械化生產帶給其益處,以激發他們的采購積極性,從而,把農業機械技術更充分地運用到農業生產當中。
2.2.1 強調宣傳內容與可靠性與針對性。向農民宣傳國家的支持政策、機械生產的優勢,讓農民形成科學的認知,從而主動認識新技術,了解新技術,運用新技術。
2.2.2 運用各種媒體宣傳農機新技術,如:傳統媒體中的電視廣播、報刊雜志,新媒體中的微信、微博等,以拓展宣傳范圍。
2.2.3 農機技術推廣工作人員應當深入農村,細致解答農民的問題,拉近同農民的距離,爭取他們的更多信任,構建良好的推廣氛圍。在與農民面對面交流時,工作人員可以依據當地農業生產需求,開展針對性指導與宣傳。
2.2.4 借助特例、典型事例進行宣傳,讓農民親身體驗機械化生產的好處,從而主動了解,并進行購買。
為推動順利開展農機技術推廣工作,讓廣大農民真正獲益,當地政府務必要增加資金投入,為農機推廣提供資金支持。
2.3.1 政府應當高度重視,采用專項、專款的形式,制定資金規劃。
2.3.2 強化監管資金投入工作,確保資金用到實處,進而提供可靠保障以順利開展各項工作。
2.3.3 出臺購買農機的補貼政策,調動農民熱情,以利于在農村中大力推廣農機技術,推動農業經濟平穩發展。
農機推廣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知識水平會直接影響到農機技術推廣,對此,農機部門應當采取不同措施,提升推廣人員的專業素質。
2.4.1 農機推廣工作人員應當立足當下,重視學習專業知識,不斷優化自身農機技術體系,從而能夠更充分推廣新技術,處理農民遇到的各種問題。
2.4.2 農機部門需要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參加培訓,主要培訓專業知識、相關政策與安全使用等,從而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此外,還需要安排青年工作者外出學習,展開實際交流,以增強自身素養。
2.4.3 增加推廣人員的服務與創新意識,推動推廣人員在開展推廣工作時,更好為農民服務,重視改革創新,以利于農民更好掌握農機技術。
目前,有許多農民對農機技術保留懷疑態度。為此,農機部門可以在農村設立服務站點,開展試驗示范,應用點-線-面的推廣模式開展技術推廣。示范點可以挑選具有專業知識與作業經驗的人員參與種植,從而發揮示范帶頭的作用,讓農民能夠更直觀了解農機技術的運用效果。此外,農機部門工作人員可以深入田間,在收割和播種時節,開展示范,讓農民能夠真切體會到機械化生產的優勢。
從技術理念與科學素養角度,與城鎮和鄉村人員進行比較,可以發現,農村人員還保留強烈的通過原始勞作換取價值的理念。在新時期農村建設中,農業機械化技術不斷進步與成熟,對于農機推廣部門而言,就需要采取對應措施以提升農民素質。
2.6.1 安排農民參加培訓,向農民介紹機械化種植的優勢,采用視頻或現場指導的方式,傳授農民農機的基本操作方法,日常保養手段、故障檢修方法,從而打下良好基礎以在農村中推廣農機,在農業生產中應用農機技術。
2.6.2 作為農機部門的工作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多深入田間,以農民需求為出發點,大力推廣農機技術。
深入到農村中,了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例如:農村道路布局,當地農業結構等,以上述信息作為基礎,科學合理配置農機資源。
在新時期,充分開展農機推廣工作十分利于農業經濟平穩發展,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實際進行農機技術推廣時,務必要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開展技術培訓等,進而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