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秋勇
(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通 226010)
為保障教學進度,確保疫情期間繼續開展相關專業教學,高職院校紛紛啟動了線上教學機制。利用豐富多元的教學平臺,為學生開通了多樣化的教學通道,令高職學生在家中也能夠開展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減緩了疫情對高職教育的負面影響。目前,高職線上教學主要采用的即時型教學、分享型教學、引導型教學三種方式。
(1)即時型教學:即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與院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通過釘釘、課堂派等線上平臺,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實時教學。在線上直播教學中,學生可與教師進行實時互動,其靈活性較強,可以充分滿足小群體學生的學習訴求。但是直播教學容易受到網絡或平臺的影響,干擾直播教學質量。
(2)分享型教學:由于高職院校相同專業的課程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和通用性,因此部分高職院校采用了視頻分享的方式,將相對成熟的網絡課程視頻作為教學素材,分享給學生,并要求學生根據教師安排的教學進度,定期定時觀看教學視頻。同時為確保教學質量,在視頻分享教學中,教師還會通過線上平臺,對學生進行考核和指導,確保學生保質保量的理解教學內容。
(3)引導型教學:引導型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化教學方式,其主要以自主探究性學習為導向,以教學任務為引導。在該種線上教學模式中,教師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并設定教學任務,要求學生已完成教學任務為目標,結合教學素材進行自學。教師根據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或個性化的指導。[1]
教學方式刻板單一是高職線上教學普遍面臨的問題之一。由于線上教學的實施條件有限,教師不能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互動,導致一些經典的教學方式難以開展,如示范性教學、研討性教學等。大量院校的線上教學均采用了“單向輸出”的教學模式,即教師講、學生聽。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師淪為了發聲筒、廣播器,而學生則淪為了接收器。師生之間的學習紐帶形同虛設,不僅造成了學習氛圍枯燥無趣的問題,同時這種填鴨式的線上教學也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訴求,直接造成“聽不懂、學不會”的現象。
教學管理是高職線上教學的難點,也是導致線上教學質量不足的主要原因。雖然高職線上教學方式形成了即時型教學、分享型教學、引導型教學等多種方式,但是無論何種教學方式,其實際上都未能形成完整的課前、課中、課后教學體系。由于線上管理的客觀不可控性,導致所謂的線上教學實際上只是孤立的線上課程。教師一方面不能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管控,另一方面也無法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后研究。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伴隨著教學進度的深入,教師由于缺乏對教學的管理,導致教學內容越來越與學生的實際學情脫節,學習效率越來越低。
線上教學是以視頻為主要方式的遠程教育,在線上教學環境中,每一個學生都處在相對獨立的學習空間中,即使是互動性較好的即時型教學模式,其也不能實現一對多的師生溝通。而由于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又難以與每一個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溝通。這就導致線上教學模式出現了“一邊倒”的問題,即學生的能動性與教師的指導二者不能兼顧,追求專業化的講授則無法實現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學習反饋,追求學生的自主探究,又會削弱教師在專業教學中的作用,最終令線上教學效果始終難以達到課堂教學的水平。
針對教學管理力度不足,以及學生能動性與教師指導不均衡的問題,高職院校可通過分割學生群體的方式,建立工作小組,以3-5人為一小組,形成“教師——小組——學生”的教學模式。利用“小組”過度教師與學生個體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教師不再需要面對“千人千面”的學生個體問題,降低了教師的工作難度,使得師生溝通被拆分為“教師與小組的溝通”和“小組內部的溝通”,通過小組內部對學習問題的匯總、篩選、精煉,將學習問題集中化,以便于教師針對不同小組的問題進行解答。另一方面,小組內部的討論學習,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訓練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進而使得學生能夠獨立的思考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果。[2]具體流程如下:
1.統一教學
即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在分組之前,教師通過線上視頻的方式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基本的知識概念,形成初步的知識框架。在該階段,教師無需對知識進行精講,應為學生的小組學習預留一定的空間,同時節省教學時間。
2.測驗分組
在初步完成統一教學后,教師利用線上答題的方式開展對學生的學力和學情測試,了解學生對當堂課程的掌握程度,并根據測試結果,對學生進行分組。分組應遵循“同類同組”的原則,將相同測試水平的學生分為一組,確保組內學生能夠站在同一認知水平上進行溝通。
3.小組探討
深化學習效果,深入教學內容,要求學生根據測試結果和學習成果,以組內視頻會議的方式,就相關知識問題在組內開展探討。通過探討,解決各小組的問題,并將未解決的問題進行梳理,并以文字的形式上傳至教師。
4.教師講解
教師根據各個小組上傳的問題,以直播教學的方式進行集中講解,并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批復,下發至各個小組,以便于各小組學生留底復習。[3]
高職專業課程主要以實踐型知識為主,每一堂課的內容之間具有極強的關聯性和系統性。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解決教學方式刻板單一的問題,并提升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可以在每一章節課程的基礎上,融入單元任務,建立項目化教學模式。即教師根據每個單元或階段性的教學內容,參考“畢業設計”的方式,設定項目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合作完成項目任務。
在項目化教學中,項目任務應具有對整個階段性教學的統籌作用,其改變傳統以知識點為主導的教學,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將線上教學作為指導學生完成項目任務的工具,而不是為了傳授獨立的知識點而進行教學。
教學資源是提高線上教學質量的保障與基礎。為了確保線上教學能夠充分迎合學生學習訴求,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特點,教師及高職院校應當加強教學資源的整合,提高院校之間的合作,以及與社會組織和企業的合作,通過引入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實踐資源,提高線上教學的質量。[4]例如,在項目化教學中,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將部分企業的業務項目引入到高職院校當中,將其作為具體的教學案例或直接作為學生的項目任務,同時適當融入企業人才,作為學生線上導師,開拓企業線上教育通道,利用視頻、圖片等形式,幫助學生直觀地看到企業在真實項目運營中的工作工作場景以及項目的具體執行過程,進而達到利用現實工作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目的。
學生的學習思想是決定線上教學質量的保障。由于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脫離了學校的管理,因此一些學生對線上教學存有懈怠心理,不能正確的重視線上教學。因此,在開展線上教學期間,除了加強專業課教學質量以外,還應當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專項課程,幫助學會生提高對線上教學的重視程度,進而更好地融入線上教學當中,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
我國高職院校線上教學尚處于探索階段,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仍不完善,提高線上教學不僅要依靠高職院校的不斷自我優化,同時也需要社會各界力量的支持。只有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兼容并蓄”的獨特性,才能體現線上教學的優勢,提高線上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