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八年,韓啟明在書架上拿起自己的傳記,隨手翻開一頁。
“你好,韓教授,當時是誰推薦你從事黑洞研究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通知人員借助國際長途采訪韓啟明。
韓啟明在電話那頭按耐住激動,說:“M大學應用數學系的溫華教授!”
——摘自《韓啟明傳》,世紀出版社,2041年版
當時,韓啟明處于人生低谷,他一度想要焚毀所有的論文和滿柜子的筆跡。當打火機點燃,一股濃煙上升,半個宿舍差點燒著。好在消防噴頭射出了水,將韓啟明淋成了落湯雞。
“醍醐灌頂”在這一時刻成為了箴言,零下一度的環境里,他被涼水澆灌,堵塞的思路豁然洞開,腦子里浮現出了溫華教授的那句話:“綜上可知,你這個問題需要借助多種學科方能得以求解。”
韓啟明沖出圍觀的人群,校警也沒能攔住他,他徑直去了溫教授的辦公室。在門外,他輕敲著門框,帶著從未有之的惶恐,緩緩進去,僵直地站立。
溫教授正在那書堆里整理資料,頭上的銀發放光,背后的書架與書籍圍成寶座,給了他如同國王一般的力量。那是知識的力量,與他年邁羸弱的身體形成反差,卻又相得益彰。
溫教授聽到了腳步聲,但依然低垂著頭,開始說話:“來得正好,我接到一個電話,友校的梁挺剛教授正在物色博士生,他是該校應用數學系的博士生導師,你有興趣嗎?”
“可是,溫教授,我只想把那個問題解決掉。再說,我研究生證書也還沒拿到,怎么去讀博士?”
“你只要去了,答案和學歷便都有了!你曾經的那個問題,讓我持久處于焦躁之中,我腦海里傳統數學的基本觀念受到極大沖擊,如同堆塔積木般釜底抽薪。我無法再繼續其他研究,你的蘋果像老鼠夾子一般在我眼前晃悠,一如夢魘。就在這樣的心境下,我得到同事的啟發,至今恍然有了一些眉目。”
韓啟明站在門口,沒有想到找把椅子坐下,溫教授也忽略了這一點。
“你把抽象的數字替換成了具象的蘋果之后,算術失效了。而在物理學中,研究黑洞理論的同事告訴我,當一個實體的蘋果跌入黑洞時,它會被肢解為最基本的粒子,那些粒子其實更應該是抽象的數字。為什么?因為吸入的物質并非完全一去不回。一個基本粒子落入后,會有同等的霍金輻射釋放而出。霍金輻射是信息,是數字的一種呈現形式。”
“簡單來說——”韓啟明接著講,“黑洞吞入蘋果后,它變成了數字?”
溫華教授不置可否地說:“也許是吧,所以你的答案應該到黑洞了去尋找。”
“可是——”韓啟明應該沒有聽錯,難道溫教授是要讓他進入黑洞嗎?
“可是你去不了黑洞是吧?也沒人去的了黑洞。所以,你需要成為梁挺剛教授的學生,他的應用數學涉及的是計算機模擬,如今正在從事一項數字黑洞的模擬任務。這對你是個不錯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