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兆良 劉立宏 高健
(東阿縣農業農村局 山東聊城 252200)
東阿縣全力推動水產養殖業綠色健康發展,以“東阿黃河鯉魚”地標產品為代表的特色品牌漁業蓬勃發展,原產地黃河鯉魚良種保護及繁育、標準化綠色健康養殖、精品黃河鯉魚生產等技術措施日臻成熟,休閑漁業方興未艾,全產業鏈初步形成。先后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東阿縣被中國漁業協會評定為“中國黃河鯉魚之都”。
一、技術創新搶占“制高點”。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開展聯合攻關,加快對黃河鯉魚原種選育、提純,為占領產業“芯片”筑牢基礎;聯合山東省淡水漁業研究院建立“黃河中下游土著魚類觀測站”,加大對黃河東阿段土著魚類的觀測和資源保護;依托山東省漁業發展和資源養護總站、聊城市漁業技術推廣站,在全縣大力推廣“魚菜共生”“工程化循環水養殖”“雙微”水質調控等新技術新模式。全年建設高標準養殖水槽4條,推廣“魚菜共生”“雙微調控”綠色健康養殖新技術養殖面積2000畝,東阿黃河鯉魚良種普及面積5000畝,全縣水產養殖機械普及率達60%。實現了生產1kg魚能耗降低15%,節水30%,畝增收1000元的良好效果。
二、服務創新增強“內驅力”。創新“線上互動”“現身說法”“菜單服務”等方式,打通技術服務“最后一公里”。開發東阿漁業線上服務平臺“漁業通APP”,100余個養殖大戶的技術難題可以通過APP與國內知名專家互動。運用“漁民教漁民”方式,以鄉土專家帶動本地漁民,挖掘先進典型4個,讓能手典型到塘邊現身說法,傳達技術要領,分享養殖經驗。開展“菜單式”技術服務,及時收集養殖戶面臨的疑難問題,組織權威專家與漁民面對面答疑、點對點指導、手把手示范。2021年以來,組織8名專家成立2個服務小分隊,開展科技下鄉100余批次,深受廣大養殖戶歡迎。
三、銷售創新開拓“多元化”。建立完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標準體系,以品牌創建提升東阿縣水產品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組織養殖企業通過開展漁事活動、參加博覽會、農交會等形式,與大型餐飲企業、水產品營銷企業對接合作,利用電商平臺、微商平臺等現代營銷模式,拓展水產品銷售渠道。截至目前,“東阿黃河鯉魚”已經成功入駐河北、河南、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2021年“東阿黃河鯉魚”蟬聯第五屆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會金獎,并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四、監管創新帶來“加速度”。在政策支持方面,縣政府出臺《關于發展“東阿黃河鯉魚”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的意見》,在生產銷售、用地信貸、實績考核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在種業發展方面,完善水產苗種生產許可管理,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在質量安全方面,實行漁用投入品白名單制度,依法打擊水產養殖違法用藥行為,與全縣水產養殖企業簽訂“農業生產經營單位信用承諾書”,推動建設水產養殖追溯體系和行業誠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