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 滕崢
輔導員擔負著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任務。輔導員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談心談話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體現(xiàn),是輔導員人文關懷的體現(xiàn)。談心談話不僅能拉近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還可提升大學生的辯證思維、溝通能力、協(xié)調合作能力。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網(wǎng)絡的飛速發(fā)展,大學生接觸的消息更廣、更迅捷,但是所面臨著危機和誘惑也很多。在此階段,強烈的好奇心使得有些學生刻意模仿、“唇槍舌戰(zhàn)”或者因受挫折萎靡不振。因此,輔導員的談心談話教育有著極大的必要性,可以引導學生轉變觀念、明辨是非、增強自信及抗壓能力。同時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開展談心談話工作是高職院校輔導員貼近學生生活,熟悉學生情況,加強與學生的了解和情感交流,深入學生心靈,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工作。”[1]
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學生對大學生活既憧憬又陌生,進入新的環(huán)境,遇到來自天南地北的同學,甚至吃飯住行的模式都有所變化。因地域的不同,語言的不一樣,生活習慣的不同,都會讓部分學生拘謹、孤獨、暴躁。而對于這些情況,高校輔導員及時通過談心談話,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且拉近師生關系,建立信任感,促進交流。新生入學,師生之間并不了解。而良好的班級建設需要彼此的信任、共同努力。有些學生可能剛入學就有專升本、考研的計劃,但可能會盲目報班和學習。有些學生可能有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擔憂,但不知如何通過正確的渠道去完成生源地貸款。有些學生可能身患隱疾,卻不方便告知同學。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談心談話降低風險。
有些大學生因為性格、經(jīng)濟、家庭關系的影響,會對人際交往產(chǎn)生遲疑、懷疑、恐懼、擔憂。會引出不自信、惡言相向、互相攀比等。在一些事情上遇到困難,沒有良好的溝通,會讓學生自我封閉或者不間斷的產(chǎn)生矛盾,從而影響身心發(fā)展。良好的心理一旦失衡,學生甚至會做出危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而保持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非常重要。
輔導員在談心談話中,能對學生近期的思想、價值觀、學習情況、生活情況、人際關系、處事方式等有所了解,能察覺到學生的一些情緒變化,進而了解學生是哪些方面有了困惑與問題,然后及時給予幫助和調整,保障學生擁有健康的身心。
談心談話可以指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明辨是非,促進自我成長。學業(yè)是大學生的學習大事,優(yōu)異的成績需要良好的自律和規(guī)劃。稍有松懈,便會成績下滑,使得部分學生產(chǎn)生焦慮的狀態(tài),加大心理壓力。而且許多內向的學生,不敢上臺展示自己,參見活動也會有畏難情緒。久而久之,不少大學生難免會降低期望值,減緩學習動力,對自己失望或埋怨他人。輔導員的談心談話可以有效地調節(jié)和解決這些問題。增強學生的抗壓能力、受挫能力,從而提高增強自信,敢于勇敢追夢。當?shù)玫疥P心和愛護,學生能增強同理心、責任感、擔當感,可以在提升自己的同時去幫助他人。良好的換位思考又會進一步降低大學生的抵觸情緒和抗拒心理。不會隨時把同學、老師、學校、社會當做對立面。避免不良情緒的產(chǎn)生,使得班級、學校可以穩(wěn)定的發(fā)展。
輔導員工作任務繁重,日常事務繁瑣。有些談心談話開展于課間,有些談心談話開展于班會前后。由于人員來來往往和工作的不間斷,輔導員與學生不能很好地交談,很多時候就流于形式。甚至學生并不是很想愿意交流與表達,很多問題都是治標不治本。談話后會有所改變,但隔不了多久又會我行我素。以及談及的問題,無法確定是否準確、是否真實。如學生間的矛盾,可能涉及很多同學,逐個談話與調查會耗時耗力。
有些學生進入大學后,和老師的接觸較少。在大學里,老師給予了學生更多的發(fā)展空間,同時這種空間也讓他們迷失方向、放飛自我。尤其是一些較年輕的輔導員,比學生大不了多少。學生會缺乏相應的尊重,在言語中“躲貓貓”,在談心談話中說謊來取得同情與原諒,來逃避責任。有些事件事發(fā)突然,若是找到相應人員談話,未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生會就輕避重,或刻意隱瞞或突然暴躁。還有一些班委學生對談心談話很抵觸,擔心與輔導員有過多交流后被同學孤立,從而對談心談話敷衍、不重視。
輔導員隊伍呈現(xiàn)老中少的人員結構,年輕輔導員充滿熱情、活力,但是經(jīng)驗不足。年輕的輔導員年齡相比學生大不了多少,這就會使得輔導員與學生談心談話的時候缺乏說服力,不能使學生心服口服。甚至因學生的強詞奪理,而無法將談心談話進行下去。中年輔導員時間有限,要同時兼顧工作和家庭,精力不夠。資歷老的輔導員,除了精力有限,還會出現(xiàn)“放養(yǎng)式”帶班。對以上情況,高校應大力加強對輔導員的能力培訓,通過講座、老帶新、知識競賽、技能比賽等,來提升輔導員的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取長補短,查漏補缺。除此之外,輔導員也應該自主學習,不斷充電。輔導員不能被動學習,要主動學習。不去接受新知識只會讓自己變成井底之蛙。做好學生工作,要有較好地組織能力、協(xié)調能力和表達能力。要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其深同感受。以及學校可以購買相應的培訓課程和書籍組織學習,提升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理論知識、技能技巧,從而更好地開展工作。
隨著科技的進步,網(wǎng)絡的發(fā)展,網(wǎng)絡這個載體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必備工具之一。輔導員對大學生開展談心談話的時候,應利用好網(wǎng)絡為載體的這個渠道。網(wǎng)絡是個虛擬的世界,隔著屏幕,無法直觀看見對方的表情與動作。然而在這個虛擬世界,一些學生與他人交流如魚得水,完全不見平時的羞澀、內斂。或許隔著距離的空間,可以讓一些學生打開心扉,與輔導員說說心里話,無形間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正如疫情期間,原本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班會等通過網(wǎng)課開啟,大家暢所欲言,無話不談,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利用好網(wǎng)絡平臺、QQ群、微信群,輔導員可以快速地傳達信息,收取資料,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要注意保護和尊重學生的隱私。而通過班會、團建等活動讓學生增強集體榮譽感,感受到關心和溫暖。輔導員在和學生交流時要學會傾聽,態(tài)度溫和。傾聽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被關心,被重視。學生確定一定的安全之后,才會慢慢地侃侃而談,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輔導員要注意正確引導和平等對待,尤其是多個同學一起談心談話的時候,有贊美和肯定,也要有批評。以理服人,開導學生。從而增強信任度與親近感,也有利于談心談話工作的開展與實施效果。
完善、科學、合理的談心談話制度可以提升輔導員隊伍的質量。需完善談心談話制度,需要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調整和更新獎勵激勵機制和考核體系。勵激勵機制和考核體系可以讓輔導員不斷調整工作方式方法、頻率節(jié)奏,找到面對不同事件不同的應對策略。談心談話工作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行為養(yǎng)成是一種較好的、有效的交流方式。但若此工作缺乏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則成效不大。因此,建立完善的談心談話制度可以更好地開展工作。首先,要有一個持續(xù)的時間,長期性和短期性相結合。長期性是指每個月,短期性是指每周或有突發(fā)事件的時候,都要有談心談話。每個月與情緒不佳、有寢室矛盾、有學業(yè)困惑、有經(jīng)濟壓力的學生進行談心談話,了解他們的思想、學習情況、生活情況、人際關系等。每周與班委、有特殊情況、突發(fā)情況的學生進行談心談話,進行深度了解,及時解決隱患,緩解學生不良情緒,降低心理壓力,需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降低突發(fā)風險。輔導員與學生談心談話的同時,還要做好書面記錄,詳細記錄事件的起因、發(fā)展與結果。必要時做好報備。若還需要繼續(xù)談話,則需要提前制定好不同的談心談話方式及模擬提問。并對每次的情況做對比,直至解決問題,再做總結。且對重點特殊學生建立重點檔案,跟進重點特殊學生的身心變化、情緒波動。必須定期查看重點特殊學生的情況是否有改善。本人不能解決的,要將情況上報以及讓可以解決的部門、輔助機構介入。
與此同時,應該不斷完善獎懲制度,一些輔導員帶有多個班級,過多的其他事務已經(jīng)使其身心疲憊,在下班后不愿意花過多的時間來開展談心談話,或談心談話時匆匆?guī)н^,或很長時間進行一次談心談話,這樣必然沒有良好的效果,不能及時的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學期結束時或季度考核時,應對談心談話教育做得好的輔導員,給予一定的表揚或獎勵,讓輔導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談心談話工作得到認可。對未能較好完成談心談話的輔導員,做好記錄,指出問題,幫助改進,且將此作為考核的內容之一,以便輔導員加強對談心談話工作的重視。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核心,而有效地談心談話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關鍵。”[2]。通過談心談話可以快速了解學生、拉近師生關系、緩解學生矛盾,引導學生思想成長。對學生進行談心談話教育,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換位思考中明白輔導員的用心良苦,發(fā)自內心地認可,并且接受意見、幫助,然后調整狀態(tài)、心態(tài),朝著目標努力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