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學 魏智慧,付子瑜
互聯網技術在我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運用互聯網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生產力,在各個產業的優化中發揮著獨一無二的作用,互聯網技術不僅能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便利,而且也能夠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我國老年人的數量越來越多,積極做好養老服務工作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老齡化程度的進一步加劇,很多老年人的醫療服務、健康護理等養老工作需要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利用互聯網思維來做好養老服務產業的轉型是現代關注的重要話題。在進行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家庭、政府、社區等行為主體共同努力,構建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體系。
智慧養老產業是現代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重要產物,是傳統養老服務行業和互聯網有機融合的新型事物,智慧養老的本質主要是借助互聯網工具,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來實現了養老服務需求,是進一步滿足智慧養老的主要載體,是通過利用服務信息平臺實現了養老服務資源的整合和優化,智慧養老模式主要是利用網絡技術、智能控制技術、老年服務技術等多項內容,設置一個虛擬的養老院,為老年人提供更多舒適服務,健康的功能,智能養老是現代化養老模式的重要發展趨勢。智慧養老的核心概念是對老年人的精神和生活區別開來,并針對每部分的實際需求做好進一步的完善工作,利用智能化的設備傳遞一些需求和信號,從而更好地達到服務的效果。
智慧養老模式所蘊含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智慧養老模式不僅是一種新的服務渠道,更是對傳統養老服務產業改革的重要方向,智慧養老可以很好地解決居家養老的主要問題,它是對傳統養老服務模式的進一步革新。它能夠讓老人享受更加專業的養老服務,通過對養老服務的各項資源的整合,有效地減輕了政府所承擔的壓力,更好地保障了服務的效果。通過對全國各地智慧養老實踐模式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在智慧養老模式中主要有智慧養老社區模式、智慧養老虛擬模式、智慧養老居家模式、智慧養老機構形式這幾種內容。
智慧養老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對傳統家庭養老、社會居家養老等養老模式的進一步整合,利用互聯網平臺將這幾種模式充分結合起來,更好地保障了各項養老模式的相互融合。以下將對智慧養老模式的主要特點進行分析。
交互性是互聯網技術所支撐的智慧養老模式最基本的特點,養老模式的主要需求方可以利用養老服務平臺提出有關的意見,養老服務的供應方通過養老服務平臺提供有關的服務內容,通過對各項資源的整合可以更好地保障養老服務平臺的順利開展,能夠保證需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充分的滿足,保障了各方的共贏。交互性的特點極大地保障了智慧養老模式的主要效果。
智能養老模式能夠將養老服務管理的各個主體充分聯系起來,能夠解決現代養老事務的各項問題,通過養老服務平臺、社區、醫院、政府等各個部門能夠實現了信息和數據的共享,更好地保障不同部門之間的業務合作。與此同時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養老壓力是比較大的,智能養老服務體系能夠緩解養老家庭的壓力,依托互聯網終端工具,老年人能夠獲得各個主體之間的幫助,更好地解決了服務的弊端,從而更好地保障了智慧養老服務模式的重要作用。
通過對需求層次理論的進一步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需求主要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五類的功能,在養老服務模式中,也需要結合這五個需求來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傳統的社區養老所面臨的老年人的群體是比較多的,而提供的老年人服務的資源非常有限,往往只能給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和護理方面的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人需要精神層次方面的需求,互聯網服務平臺可以結合老年人的需求進行個性化的設置,針對每個老年人自身的需求來做好私人定制工作,更好地提高了老年人的養老質量,保障智能養老服務體系的進一步革新和完善。
在智慧養老服務體系流程的完善方面,利用智能化的設備能夠更好地面對養老的主體,在面對老年人個性化的服務方面,養老服務平臺能夠進行自主化的整合,對各種數據進行相應的分析,更好地保障養老服務模式的高效性。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能夠很好地對養老服務需求進行智能化的識別,并且養老服務機構通過智能化的篩選,積極做好社區養老服務智能化的管理,從而進一步符合了時代發展的特點,在未來,智慧養老模式會向著智能化的方向不斷地發展。
現代養老服務產業不僅僅局限于生活照料、醫療護理方面,更多的是要關注老年人的個性需求,向著精神慰藉的方面不斷地創新和改革,在互聯網改革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積極地探索智慧養老服務模式,向各個行業不斷地延伸。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行業開始結合養老服務產業作出進一步的改革和優化,出現了老年地產項目、老年金融項目、老年理療項目等越來越多的內容,互聯網技術下養老產業鏈漸漸地完善起來,養老服務產業正向著多元化的方向不斷地發展。
我國老齡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加強智慧型健康養老產業的創新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充分了解現代養老產業的需求,能夠更好地保障養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有關人員要對主要的養老問題進行分析。
通過實際的調查和研究,我們可以知道我國的老齡化情況是比較嚴重的,根據有關的數據顯示預計未來我國的老年人比重會不斷地提升,尤其是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這類的特殊群體,每年增加的數量越來越多。現有的養老院和福利院這些資源已經不能夠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我國每年增加的老年人數量需要更多的養老院來支撐,對于老年人的醫療救助和資金補助方面也是非常有限的,經常會出現老年人看病難、養老情況嚴峻等很多現實的問題,積極地完善養老資源是有關部門需要著重做好的工作。
在我國的傳統思想上,子女贍養老人是天經地義的,然而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房價、物價的快速增長,對于年輕人來說,經常面臨著就業難、生活難等各種問題,尤其對于獨生子女來說,他們所承擔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可能會面臨贍養四個老人的困境,很多子女都會出現無力贍養等多種問題,由于子女自身的壓力比較大,經常對老人照顧有所不周,而很多老年人秉持著能不給子女添麻煩的想法,對于子女是比較忍耐的,即使自身的贍養權益受到了侵害,也不懂得進行維權,自身無法享受贍養的權利。
要想充分保障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的社會氛圍,那就需要對養老管理工作做好細化的控制,進一步規范養老產業,在養老產業管理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尊重老年人的需求,但是通過實際的調查,我們可以知道很多養老管理工作不夠細致,沒有充分結合老年人自我的需求來做好各項管理工作,所創設的養老環境不夠和諧友愛,不能夠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內容。大多數的養老院整體的管理內容不夠細致,缺乏一個精準化的養護規則,尤其對于老年人來說,很多精神需求無法得到充分的滿足,在各項設備的配套和基礎建設方面還是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養老環境需要進一步完善。
隨著現代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大多數年輕人在外就業,沒有過多的時間來照顧家中的老人,就會出現很多留守老人,由于老人的歲數比較大,在日常生活中不免會出現磕磕碰碰,會極大地影響到老年人的安全,這類特殊群體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和關心。首先會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如果老人獨居在家,出現了生命危險,可能由于搶救時間不及時,而威脅到老人的生命。其次,很多老年人歲數比較大,忘性也會比較大,經常忘記斷電斷火,這無形中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隱患。老年人獨居在家,缺乏和外界的充分溝通和交流,在精神方面尚缺乏了一定的關愛,這會導致老年人患上一定的心理疾病,如果老年人獨居時間比較長,患上抑郁癥的可能性會比較大,可能會導致老年人出現自殘等惡劣的事件。
首先,有關人員要積極正視老年人的自我需求,對老年人的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這樣有利于建設一個完善的系統化的智慧養老產業,能夠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有關人員可以提前做好科學的調研工作,政府部門應該積極動員各個人員對老人進行走訪和調查,并對老年人的親屬也進行問卷調查,將他們的需求進行分類和匯總。很多健康的老年人比較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而對于患有疾病的老人來說比較重視護理需求,他們的需求是不同的,對養老需求進行合理的劃分,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做好養老服務工作。其次要對公共資源進行優化,由于養老資源是比較少的,老年人的需求不能夠得到極大的滿足,有關部門應該積極地推行居家養老新模式的開展,可以更好地保障公共資源的充分利用,比如在社區成立社工專業隊伍,定期對社區老人提供上門看病、上門服務、設備維修等多種服務工作,滿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同時也能夠緩解養老院的主要壓力。這類老人需要由社區專業人員進行監督,如果存在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應該聘請專業的護理人員為老人提供一對一的服務,讓老年人的子女更加安心。
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利用互聯網設備能夠為老年人提供更多便捷化的養老服務。政府可以積極地利用互聯網技術,將老年人的信息進行進一步的匯總,并且通過智能手環的形式,對每個老年人的情況實時的監控,外出子女也可以通過智能手環來隨時了解老人的實際生活。老人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來進行網上服務,利用網上定期進行疾病問診、養生知識查詢等多種內容,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與子女之間展開進一步的交流,有效地避免老年人獨居所帶來的安全隱患,能夠為老年人提供更精準的服務。
智慧養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離不開很多專業人才的支撐,專業人員不僅要掌握基本的養老服務技能,同時也需要對有關的信息技術有充分的認識。一方面國家可以通過開設相應的政策,鼓勵更多的高等院校培養專業人才,加強對社區養老護理人員和數據工程師等各類人才的培養力度。另一方面,政府通過制定有關的政策,積極招募社區養老服務志愿者,并且對志愿者加強獎勵制度,保障志愿者自身的待遇。除此之外,還需要充分發揮出低齡老人自身的力量,招募一些有意愿服務他人的老人并對其進行技能培訓,有效地解決目前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我國的養老服務市場仍然處于賣方的市場,供需矛盾是比較突出的,在養老服務產業中,完善的市場運作模式并沒有形成。有關人員要積極地對養老服務供給機制進行創新探索,迎合市場的運作模式,極大地突出養老供給體系中的主體地位。
總而言之,我國老齡化情況越來越嚴重,利用互聯網技術打造智慧型的養老產業,要積極地轉變思維,強化管理,給老年人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