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 王瑩
影響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問題以個人信息的泄露為主,這種安全問題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民個人財產和經濟遭受損失,還會影響到公民個人的信譽。在現階段我國的法律體系中,能夠對公民的個人信息起到保護作用的法律最主要的就是民法。公民在個人信息遭到泄露的過程中,通過選擇合適的個人信息民法保護方法,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個人信息的安全,還能夠對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國本身就是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在促進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只有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個人利益才能夠在彰顯國家性質的同時促進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地發展。與公民個人的合法權益關系最密切的就是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法律保護。在這層關系中,對公民的個人信息進行保護是能夠直接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的最有效的途徑[1]。在現代社會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公民的個人信息進行保護能夠有效減少和避免公民在應用信息化技術的過程中因個人信息泄露而導致的經濟財產損失。
網絡信息技術的出現和發展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對市場的發展模式和經營秩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與正常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比,售賣公民的個人信息往往具有更高的商業價值,這種商業價值也是導致現階段越來越多的公民因個人信息泄露而造成的個人合法權益受到損失的主要原因[2]。這種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不僅會對公民個人的經濟財產造成一定的損失,還會嚴重擾亂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因而對公民的個人信息進行保護,對維護市場經濟的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對公民個人信息安全造成影響的主要因素就是電子商業行業的發展。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公民的個人信息泄露不僅會造成公民隱私的泄露,還會影響電子商務企業的經營信譽,進而阻礙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的進一步發展[3]。在這種情況下,對公民的個人信息進行保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電子商務行業的繁榮發展。
個人信息權從法律上主要是指包括主體、人格利益和財產價值、內容等要素共同構成的一種能夠保護公民個人利益的權利。主體主要是指擁有個人信息的載體,以自然人和法人為主;人格利益和財產價值主要是指與個人的物質和精神上的信息關系者的利益;個人信息權的內容則主要包括域外個人信息權、個人信息使用權、查閱權、收益權以及更正和刪除權。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將我國公民的個人信息分為不同的類型。直接信息與間接信息、一般個人信息與敏感型個人信息、公開個人信息與非公開個人信息、普通群體個人信息與特殊群體個人信息等都是我國公民個人信息的不同類型,而這些類型標準又都可以以是否需要對其進行保護來劃分。
盡管在法律的規定中需要對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進行保護,但公民對于個人信息權的行使范圍也有一定的限制。具體來說,公民個人信息權的行使需要在滿足權利人的同意、公共利益的考量、第三人原因以及執法人員的職務行為等條件之后才能夠正常行使個人信息權的相關內容。
在現階段我國公民越來越重視個人信息保護的背景下,要想讓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得到更好的保障,就要在對現有的民法進行健全和完善的同時,在民法中選擇合適的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方式。在對個人信息民法保護的具體方法進行分析時,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從法律的角度來說,要想對公民的個人信息進行保護,首先就要明確法律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提出的具體要求。一方面,法律中有專門對各種泄露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懲罰措施,另一方面,法律也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這些要求就是公民在享受法律保護的同時應盡的義務。公民履行保護個人信息的義務,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公民個人信息的安全,還能夠對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有關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內容以民法為主。在發生個人信息泄露和安全問題時,公民要想通過法律手段來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最主要的就是要以民法總則來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在必要時可以采取訴訟的方式來追究違法分子的法律責任。然而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由于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公民遇到的個人信息泄露和安全問題多種多樣。要想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個人權益,最主要的就是要對現有的民法中對侵害公民個人信息和合法權益的內容條款進行不斷健全和完善,為包括兒童、老人以及學生群體在內的全體社會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
現階段,我國公民的個人信息泄露和安全問題大多發生在網絡平臺上,要想讓民法在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還要讓各種監管機構加強對網絡平臺的法律監管效率。這種效率不僅體現在處理信息泄露和安全問題的速度上,還主要體現在公民個人信息管理系統的運行效率上。在提高對網絡平臺的法律監管效率時,不僅要充分借助網絡信息技術的手段來搭建公民個人信息的網絡管理系統,還要進一步加強對各種網絡平臺安全性的檢查工作。在及時發現各種容易引起公民個人信息泄露和安全問題的行為和潛在隱患的同時,對各種違法行為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在提高對網絡平臺的法律監管效率時,還要加大對網絡平臺的檢查力度和檢查范圍,在確保所有網絡的安全性都能夠得到有效保障的同時,為公民個人信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除此之外,在對網絡平臺加強監管力度的過程中,政府和有關部門還要依據各種容易出現的信息安全問題來制定更加健全完善的公民個人信息管理制度,讓公民在應用網絡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保障自身的信息安全。
造成現階段我國網絡平臺在運行過程中容易出現安全問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要想讓民法在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還要對網絡平臺現有的管理制度進行健全和完善。在對我國網絡平臺的管理制度進行健全和完善的過程中,首先要對后臺管理人員的工作行為加強管理力度,讓管理人員在對公民的個人信息進行審查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存在的漏洞和問題。其次,在健全和完善網絡平臺管理制度時,還要注意提高各種信息中介以及企業的責任感,在進行經營交易以及其他各種網絡行為的過程中,通過明確各方應承擔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來保護各方的合法權益。在各種類型的網絡平臺中,最容易引起公民個人信息泄露和安全問題的就是網絡貸款平臺的交易行為。在對網絡貸款平臺的管理制度進行健全和完善的過程中,需要更加注意貸款雙方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對個人信息進行有效保護。
公民自身缺少對個人信息的重視和保護意識,也是導致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之一。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加快社會發展速度的同時,也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的虛擬性來竊取公民的個人信息。在這種情況下,除了要通過政府、有關部門和網絡平臺的管理機構采取措施之外,公民自身也要加強對個人信息的重視和保護意識。而從這一方面來說,公民個人信息重視和保護意識的提高不僅可以通過開展一定的法律宣傳活動來實現,還可以借助模擬演練的方式讓公民能夠親身體會到信息泄露造成的隱患和后果。這樣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和對個人信息保護重要性的認識,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和發展。
在應用民法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過程中,如果應用的方法不當或沒有產生一定的效果,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資源浪費以及強制性受損等問題,還將難以挽回公民因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產生的經濟損失。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讓民法在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還要增強個人信息管理機構的行業自律。而從這一方面來說,個人信息的處理行業已經成為現階段我國行業發展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無論是銀行、交通還是教育、醫療,都需要依靠真實的個人信息才能夠滿足公民個人的生活需求和行業的運行發展要求。增強這些個人信息處理行業管理機構的行業自律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個人信息的處理工作起到約束和管理的作用,對保障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安全對維護和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現階段,我國公民已經越來越意識到保護個人信息的重要性。要想讓民法能夠在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僅要對現有的社會環境和網絡環境進行更嚴格的管理和約束,還要在全社會范圍內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和個人信息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