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瞳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昌吉 831100)
班主任工作室研究主要集中在創建經驗、實踐路徑、策略、個人班主任工作室的開展情況介紹。從各省的實際班主任工作室創建情況看,廣東省、上海、江蘇地區的班主任工作室建設領跑全國,經驗較為豐富,同時,小學、初中、高中的班主任工作室建設的較多,研究的較多。從實際班主任工作室建設來看,主要集中在中小學,在全國高職院校建成的班主任工作室并沒有大范圍的在全國的省市全覆蓋,起步比較早的還是廣東與上海,但也主要集中在中小學。在新疆,目前還沒有在中高職學校范圍內大范圍的研究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設。自治區已建設立項兩批班主任工作室,共30個,今年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班主任工作室建設的途徑、策略,發揮優秀班主任的示范帶動作用,打造自治區高職院校品牌、特色班主任工作室;以班主任工作室為中心,打造學習交流、教藝切磋、智慧分享的互動平臺;推進優秀班主任的德育能力,提升班主任素質。班主任工作室建設探索如下:
自2017年,以課題為依托,擬計劃3年建設45個“班主任工作室”。發揮優秀班主任的示范帶動作用,努力打造自治區中高職院校班主任品牌和特色,形成整體推進,共同提升的班主任專業成長的良性發展機制。
班主任工作室是班主任培養的重要基地,班主任工作室以團隊的形式進行打造,各中高職院校優秀班主任以申報課題形式申報工作室,工作室可招收本校優秀班主任作為成員,主要從事本校優秀班主任骨干教師的培養和提高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中的難點問題的研究,促進本校優秀班主任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1)工作室以主持人專長為基礎,以工作室集體成員智慧為依托,發揮班主任工作室的示范、輻射和提升作用,通過“工作室”為班主任提供學習交流、教藝切磋、智慧分享的互動平臺,引領工作室成員發揮自身優勢,提升教育智慧,探索并形成班主任育人思想和班級管理特色,促進其專業化發展,開展教育教學各項研究工作,打造具有新疆中高職特色的名班主任工作室。
(2)工作室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充分發揮工作室成員或其他高水平教師的成長,以課題研究為抓手,通過理論學習、專題研討、經驗交流、聽課評課、案例研討、學情分析、學員論壇、論文撰寫等形式開展積極有效的研究,努力探索適應中高職優秀班主任德育新途徑的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并加以推廣應用。
(3)通過工作室主持人的帶領,大力推進中高職院校優秀班主任德育能力,成為班主任工作專業化成長的助推器,成為骨干班主任的搖籃,成為老師們精神成長和專業成長的家園,推進班主任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優秀班主任教育水平,提高教育質量。
(1)課題研究:根據新疆中高職院校自身發展需要,結合各校的教育教改動態和自己工作特色、亮點,根據校情、班情,因地制宜開展德育課題研究和班主任工作課題研究,工作室通過發表論文案例、課題研究、出版著作、成果展示等方式進行培養,提高成員的研究能力與水平。
(2)示范輻射:通過示范性主題班會課、專題講座、經驗交流、示范觀摩課、班主任工作沙龍等形式,定期組織各項教育教學研討活動和學術研究活動,如研討會、交流會,定期進行各校之間的交流研討。
(3)團隊培養:工作室成員定好位,找準發展優勢,獲得個人成長和專業發展的信心,確定發展方向與目標,制定發展規劃,根據每個成員的特點制訂不同的培養方案,包括培養目標、培訓形式、研究專題等,每個成員確定自身的研究方向,制訂切實可行的個人發展規劃。
(4)專業提升: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員研讀班主任工作專著,學習班主任工作專業知識,共同學習研討,活學活用,促使工作室成員主動更新知識結構,增強專業底蘊,使之向專家型教師發展。
(5)搭建平臺:在“工作室”QQ群、微信群、云空間、各院校網站等媒體平臺,及時公布“工作室”研究主題和成果,并上報新疆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動學習平臺“壹網情深”展示,使之成為學習交流、分享智慧的平臺,提升研究品位和實際價值。
(6)建立檔案:工作室結合成員的自我發展計劃及時客觀記錄每一位工作室成員成長歷程。
(7)社會服務:承擔班主任的培訓和指導工作,并按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參與本地區班主任培訓工作和校本培訓工作,成為骨干班主任成長的搖籃。
(1)建立班主任工作室旨在擴大優秀班主任效應,引領一批骨干班主任和青年班主任在規范管理班級的基礎上,向個性化、藝術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做好帶隊伍、抓項目、做展示、出成果等工作,使工作室成為促進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發展的平臺。
(2)工作室立足于本校的骨干班主任和青年班主任,根據成員各自特點,骨干班主任向青年班主任提出發展性的定位建議,通過導、幫、帶的開放型模式,提升青年班主任的專業技能和素養。
(3)工作室成員要通過以點帶面的途徑,建設“新疆中高職班主任工作室樣板”,搭建起班主任交流、學習、研討、提升的平臺,加大本工作室在校外的影響力及輻射功能。
(4)建立并完善一整套管理培育機制,搭建網絡交流信息平臺,將工作室工作開發成一個可持續、可延伸的班主任學員工作支持系統,更好、更多地服務于新疆中高職院校廣大班主任隊伍。
(1)“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負責制訂工作室工作方案和成員培養方案,包括培養目標、培養內容、培養形式、研究專題等;工作室成員應在工作周期內,完成規定任務,達到培養目標。(2)廳校共建?!鞍嘀魅喂ぷ魇摇苯ㄔ谥鞒秩怂趩挝唬趩挝粎f助管理班主任工作室的日常工作,并提供辦公場所、辦公室,配備必要的工作設備,所在學校按照1:1配套班主任工作室經費,確保班主任工作室活動正常有序開展。(3)工作室項目一經批準實施,目標任務原則上不做更改,自治區教育廳將圍繞工作室自身建設與發展情況、依托項目的進展情況、培養指導作用發揮、教育科研成績等方面,按兩年一個建設周期,對照目標責任書進行年度考核與周期考核。(4)對取得優異成績的班主任工作室和所在單位、主持人和成員予以表彰獎勵。(5)對未完成規定目標任務或者在過程中搞形式主義、走過場的主持人,實行一票否決,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1)工作宗旨:以優秀班主任專業素質為引領,以相互合作為方式,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提升班主任和教師的育德育人能力,為造就名班主任和名師奠定基礎。(2)工作理念:在研究中發展,在實踐中提升,在合作中進步,銳于發現、善于反思、勇于創新、精于積累、勤于寫作,升華育人藝術,做智慧型教師,使工作室成為每個成員發展提升和成功的快樂家園。
(1)全面主持班主任工作室的工作。(2)擬定工作室的工作方案、計劃、總結。(3)定本工作室研究發展方向,制訂工作室培養計劃及各項制度。(4)建立工作室檔案,負責成員考核。(5)建立班主任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臺。(6)組織工作室開展各類培訓和研究活動。(7)完成上級的各項目標任務等。
(1)協助做好工作室的日常工作和確定本工作室研究發展方向,做好班主任工作方式方法、工作藝術手段交流與創新工作。(2)協助做好擬定工作室的工作方案,根據工作計劃組織成員開展德育理論、班主任相關理論交流探討與研究工作。(3)做好預科班或混合班民族生班主任工作方式方法交流與創新工作。(4)做好文字整理、內容上傳以及網站建設和維護工作,及時更新相關內容,統計工作室成員各項研究資料成果,檔案收集整理。(5)做好班級文化建設交流與創新、微信公眾號推送工作。(6)做好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幫扶干預、管理工作方法交流與創新工作。(7)成員間要團結合作,共同努力,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共同發展。
“班主任名師工作室”一般以一位名師班任為核心,周圍團結了幾位骨干班主任,在名師的專業引領、帶動下,加速青年班主任的專業化發展,提高班級管理的效能。班主任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層、最直接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擔負著思想教育、品德培養、教學組織和家教指導等重要任務。而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設,則是改進和創新班主任工作,實施德育為先、育人為本,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
班主任工作室基于統一的核心價值追求的工作室文化建設、基于多元能力整合的工作室成員隊伍建設、基于專家團隊引領的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等等,只能說是為學校的班主任隊伍建設,或者說是為德育工作搭建了一個好的架子,提供了一個好的平臺,找到了一個較為明確的工作目標,但最為重要的還是在于后期工作室成員們的實踐、思考、研究與引領工作。因此,工作室的制度建設是必不可少的。
反思“名班主任工作室”運行的現實,我們不難發現各個工作室發展不平衡中存在著種種問題:一是取向不明。工作室頂層設計不夠,沒有明確的共同愿景和發展目標,缺少多元、豐富、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育人視野,格局不夠高遠。二是力量不聚。要么人員太多、尾大不掉,很難有效組織活動;要么成員身兼多職,事務繁雜,精力分散,工學矛盾突出,難以形成合力。三是實效不顯。目前存在可選資源不足、研修主題敘事宏大且針對性不強、活動方式不新不活效率低、學習與實踐“兩張皮”等現象。為此,如何準確定位“名班主任工作室”,破解實際運行中的各種難題,真正生成創建中的實踐智慧,需要著力于以下三點:頂層設計發展愿景;突出內涵系統建構;多元創生實踐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