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玲霞 西日古力·塔瓦庫力
(新疆廣播電視大學 新疆·烏魯木齊 830049)
新時代背景下,需要教師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樹立新的師德師風觀念,以順應新時代學生發展的特點。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辦好教育的基礎與前提,抓好師德師風是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證。我國高校應從課程內容入手,融合師德師風元素,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在深刻領會總書記講話精神基礎上,我們將“師德師風”引入到《小學數學教學論》的教學中,通過學科滲透的方式,達到潛移默化引導學生不斷自覺提高師德師風品質的教育目的。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為人師表。從宏觀而言師德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從微觀而言,學高為師德正為范。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小學數學教學論是新疆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小學教育專科的非統設選修課程,是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人員必須掌握的一門至關重要的課程。它系統研究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小學數學教與學的基本理論,樹立正確的小學數學教育思想,較完整地了解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認識過程;獲得系統的小學數學教材教法方面的知識和小學數學教學基本技能與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數學、數學教育的整體認識水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并能運用所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使之適應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數學課程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師的要求。
本專業的培養對象主要是具有中等師范學歷及一定教育教學經驗的在職小學教師,使之達到高等師范專科小學教育專業學歷,提高素質水平。其教學對象多為在職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向學生進行師德師風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和科學態度,對于凈化教育行業風氣,具有重要意義。
小學數學教學論教材分為十二章,包括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小學數學課程的目標和內容、小學數學學習理論、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小學數學教學手段、數與代數的教學、圖形與幾何的教學、統計與概率的教學、綜合與實踐的教學、小學數學教學評價、小學數學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在教材中理論和案例交叉進行講授,培養學生作為合格的小學教師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數學素養,激發學生熱愛教師職業的思想感情,逐步樹立堅定的職業信念,持續完善職業道德。
從2013年開始,新疆廣播電視大學本課程責任教師對課程進行了長期、持續的改革與探索。根據新疆廣播電視大學數字化資源建設要求,本課程微課團隊,以學生為中心,結合開放教育學生的特點,以理想信念為引領,從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出發,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完成25講微課。根據教學需求制作教學輔導、模擬測試、PPT課件、視頻等其他資源,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把加強師德師風全方位、全過程地貫穿在課前、課中、課后整個課程中,使師德師風教育做到潤物細無聲,獲得了廣大師生的好評。2020年秋季,全疆電大484人選修本課程,及格率92.3%,從整體情況來看,考試成績較理想。
本課程以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建設的“一體化在線學習平臺”為依托,開創了“平臺+電腦端+手機端”的全網化教育教學新模式,實現學生高效,自主,多元化地學習,在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面向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開展教育教學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在新時代的要求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小學數學教學論微課團隊深入挖掘、厘清課程中蘊藏的師德師風元素,探索多種途徑將師德師風融入課程微課,提升小學教育專業教育質量。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可以對人們產生積極的影響。巧妙引出“立德樹人”和“四有好老師”標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案例 1:在學習小學數學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介紹在社會上有良好聲望的優秀教師,如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桂梅”和“于漪”等優秀教師的感人先進事跡,贊揚他們教書育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引導學生弘揚人民教師愛崗敬業,關心愛護學生,潛心教書育人,規范從教行為。
從古至今,數學名人輩出,這些前輩都是我們的驕傲。從他們的的故事出發,引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學無止境的意識,培養教育學生奮發向上,拼搏進取精神。
案例2:在學習小學數學思維特點時,從享有“數學王子”的美譽的高斯計算“1+2+3+…+100”的故事說起,表現了高斯從小就具有敏銳直覺思維。到后來他在數論、代數學、非歐幾何、復變函數等方面做出的開創性的貢獻,表現了高斯淵博的學識。未來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社會,鼓勵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砥礪前行,學無止境,這也是每一位教師的追求的人格魅力。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數學教師要有嚴謹、負責的態度。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堅持不懈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
案例3:在統計與概率的教學意義中,表明統計數據嚴謹性,引入柯西的故事。柯西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學術成果里,包括了很多偉大的數學教本《微積分概要》、《微積分在幾何學中的應用教程》等等,他的分析教程都是以嚴謹著稱,通過案例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精益求精的學習作風,引導學生做一名嚴謹治學的老師,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
教師進行學術研究的意義在于促進教師專業知識的發展,提高教師的自我意識和學術水平。培養向高、精、專的專業人才。而受時下學術不端行為的負面影響的困擾,在科研資源、學術地位方面造成不正當競爭,失去學術研究的意義,敗壞了學術風氣,損害了學校和教師隊伍形象。教師可以向大師學習,端正學術態度,加強學校的學術風氣、學術道德建設,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環境。
案例4:在學習小學數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中,強調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多管齊下遏制學術不端行為,引導學生提高道德自律意識。
數學有邏輯性強的特點,作為數學教師應當關注學生邏輯嚴謹性的培養,注重提升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并以此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態度。
案例5:在學習數學與數學課程中,介紹數學的三個特性:抽象性、邏輯嚴謹性和廣泛應用性時,引入祖沖之利用劉徽的割圓術計算圓周率,即通過不斷倍增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來求圓的周長,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七位。從當時的數學水平來看,這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勞動,他在治學上的頑強毅力和聰明才智是令人欽佩的。祖沖之計算邏輯嚴謹性,才取得圓周率研究方面的成就。
教師是學生的良師益友,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不斷鑄造自我,使自己成為學生心悅誠服的“良師益友”。教師要優化自身形象,從樹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嚴于律己、無私奉獻”的教師形象入手,堅持言行雅正,把外樹形象與內強素質結合起來,以良好的師風師德感召和熏陶學生,傳播優秀文化,提高教師的可信性。
案例6: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的一生。馬克思從小受父親的熏陶,中學畢業時便奠定了為人類事業獻身的遠大理想,他在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表達了為人類而工作的強烈意愿。從馬克思小時候的故事,引導學生從小珍惜寶貴時光,樹立遠大的志向,并為之奮斗,學好文化知識,陶冶道德情操,養成良好習慣。
從2019年11月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等文件的重要精神出發,堅持把師德師風教育擺在學習和各項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強各類政治理論學習和師德師風規范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強調學生要筑牢思想防線,切實提高對新形勢下加強師德師風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積極踐行道德精神,將良好的師德師風落到實處。
新時代背景下,數學教學也應有創新,為學生營造一個新的全網化教學模式。將師德師風融入小學數學教學論課程全網教學后,課程教學內容更加豐富、生動、有趣,學生網上學習的積極性有所提高。課前自學中能夠結合學習資源認真預習,課中隨機測試題的參與度明顯增強,課后答疑論壇的發帖更加積極,問題有的放矢,效果良好。根據自身學習情況調整學習進度,及時預習和復習相關教學內容。通過網絡課程的學習,把學生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學的各個環節,達到了全過程的“立德樹人”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