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梅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浙江 紹興 312000)
在數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數字賦能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是一場深刻革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把我國建設成一個網絡強國,推動數字中國進程,構建智慧社會[1]。2021年2月18日,浙江省委用一場全省數字化改革大會開啟牛年新局,部署數字化改革工作。“堅定不移地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等重要思想,在數字社會領域,著力推動城市、教育等十大應用場景數字化轉型。”[2]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中指出:“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確保教育領域始終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3]因此,抓好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工作,要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要站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數字強國、以數字賦能推動黨建思政育人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高度去實踐和創新,已成為當前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工作研究的重要課題。
部分基層黨建思政育人工作者受傳統黨建思政育人觀念及模式的束縛,不愿積極學習新事物、迎接新挑戰。部分基層黨建思政育人工作者對網絡信息數字化的新事物持有消極態度,甚至存在抵觸情緒、恐數心理,接受新的數字化信息就比較困難,特別是一些年齡偏大的黨建思政育人工作者,不能很好適應數字時代教育發展的需要,亟需積極學習,轉變態度,樹立數字化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思維,勇于用數字開展黨建思政育人工作,助推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
有些基層黨組織實施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數字化時間短,有效的數字化管理機制欠缺,在黨建數字信息安全管理上,數字化管理制度急需構建,確保信息數據系統穩定,數據不丟失、不泄漏。有些基層黨組織缺乏完善的輿論監督制度,不能有效引導和控制輿情。有些基層黨組織的委員幾乎都是兼職的,身兼多職,工作壓力大,很難平衡好專兼工作,存在對黨建數字化工作重視度不夠的情況,黨建工作考核激勵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和完善,考核中有時沒有對標對本,人本因素大,考核激勵機制不完善,從而導致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工作的積極性不是很高。
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數字化信息系統數據穩定,功能模塊完善,數據采集能力強等數字信息系統化是順應數字化改革發展的需要,能夠有效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目前部分基層黨組織為了推進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數字化建設,雖然建立了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數字化平臺,但是,數字信息系統化困境重重,不但“平臺存在著功能單一,平臺系統內容比較單調,”[4]而且“系統缺乏區別化主動引導模式,系統部分功能模塊尚需完善,系統數據庫穩定性亟待解決,系統的數據采集能力有待提高等困境,”[5]難以達到數字黨建思政育人的效果。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數字化信息系統要適應數字時代的發展要求,必須破解目前黨建思政育人工作存在的數字化信息系統的詬病,打造出互聯互通、多維互動的黨建思政育人工作信息化系統網絡統一體。
黨建思政育人工作的數字化需要一大批具有積極好學、熱愛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工作且能熟練掌握數字信息技術的專業技術人才。基層黨建數字化人才明顯短缺,基層黨務工作者中,其中相當一部分不具備數字黨建信息技術的專業水平,大部分黨建思政育人工作者只會簡單的黨建數字工作,在平臺的使用、管理、系統的升級、優化等方面存在短板,不利于黨建思政育人工作的數字化發展。要推進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數字化改革,必須打破人才瓶頸,加強人才教育培養,走數字化人才道路。
一是精準黨建思政育人工作,要突出數字思維。數字技術上升到生產力的中心位置,大數據變成了新的生產要素。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工作要通過數字技術生成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大數據,通過大數據,精準分析黨建思政育人工作的實際情況,做到全面、精準、快速。
二是實現黨建思政育人工作無限鏈接、實時在線,要突出平臺思維。通過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平臺,把過去不發生關系的黨建思政育人信息全部打通,把中心化的組織優勢與思政教育平臺的廣泛鏈接優勢結合起來,實現無限鏈接、實時在線。
三是發揮黨員個體的主體性,要突出用戶思維。根據不同群體、不同年齡、不同文化黨員個體的主體性特點和需求開展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工作,解除過去存在的問題,真正發揮黨員個體的主體性作用。
四是注重黨建思政育人工作的創新性,要突出迭代思維。數字時代變化之快,數字黨建思政育人要求黨建育人工作者要有迭代思維,快速反映數字信息社會變化,奮力跟進,突破創新。
1.加強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數字化管理體制機制建設。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保障是制度建設,加快完善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工作運行機制,實現建設、人才等層面的頂層設計和制度管理,建立數字化人才培養機制、經費保障機制、考核獎懲機制、設施監管機制、信息安全保護機制等配套制度,通過科學規范的數字化管理運行機制,實現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工作健康發展。同時,還要加快推進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工作發展的網絡輿情研判機制,引導網絡輿情沿著正確方向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工作網絡環境。
2.運用云平臺鏈接,加強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數字化管理模式。在依托互聯網的基礎上,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建設數字黨建思政育人管理云平臺。云平臺設在黨員手機終端,實現黨建思政育人管理的平臺化、移動化和智能化。云平臺把黨員教育與管理廣泛鏈接起來,把黨組織的持續要求與黨員動態云端實時呈現出來,實現黨員管理數字化。
3.運用云平臺積分,加強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數字化管理模式。把黨建積極分子學習談話手冊、預備黨員記錄管理手冊和正式黨員記實管理手冊里的談話、學習、教育、獲獎、實踐、參加黨組織活動等情況,通過人工智能量化到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工作云平臺上,得出持續相加的分數,并對黨員、黨支部積分進行實時排名,能精準地衡量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黨員及黨支部的量化考核情況,由平臺驅動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黨員、黨支部產生內驅,推動數字黨建思政育人管理效能。
1.拓展數字黨建思政育人數字化平臺,豐富育人模塊。拓展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培養平臺、學習平臺、實踐平臺、服務平臺等,增加平臺育人模塊,如:學習賦能、愛心驛站、志愿服務、社團有你等模塊。數字黨建思政育人云平臺上開“云上講堂”、“云上紅色經典學習分享”、“云上志愿者實踐”、云上社團活動等,推進政策宣傳,落實閉環思政育人數字化。云平臺上黨建思政育人工作主要包括黨員教育培訓學習、黨員教育活動、經費管理、黨員發展線上流程申請填報等,實現了黨員在線自主選擇培訓學習,實現了高效在線溝通、實時調整,從而提升了各黨支部開展活動的審批規范性和工作效率。另外,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工作云實踐還呈現外化。有些學校黨組織推出助力國家雙減政策——黨員學生志愿助力小學普惠課程。學生黨員和項目小學通過建立微信群把學生黨員和小學生聯結起來,開展普惠課程輔導,服務學生,助力教育。
2.構建信息系統標準化體系。黨建思政育人工作信息化是一個系統工程,技術密集、分層次、跨區域,要充分開發系統,高效運用系統,就要做好系統標準化工作,制定統一的數據庫編碼標準。建立統一的黨建思政育人工作信息數據庫。通過數據庫中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情況分析,能時時了解黨建思政育人工作,實現對黨員的動態管理,能夠極大地提高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效率。
3.完善系統模塊功能。擴展功能模塊,加強系統運行管理。目前,基層高校黨費的收繳方式幾乎有80-90%還沒有跟上數據時代發展的步伐,采用線下,費時費力。因此應積極加快黨費收繳模塊的完善,通過app開拓線上數字繳費渠道。加強系統運行管理,推進黨建思政育人工作信息化建設。
在數字時代的推動下,黨建思政育人工作不僅要求黨員干部政治強、業務精、覺悟高,而且還要掌握并熟悉互聯網信息數字技術。相關部門領導高度重視數字化人才培養機制建設,加大數字化人才培養力度,強化教育學習培訓,增強黨建思政育人工作者的數字化思維,提高黨建思政育人工作者掌握數字信息技術的本領,助推黨建思政育人工作高質量發展。
總之,數字賦能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是一場深刻變革。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工作以適應數字時代的數字教育為總要求,運用大數據、現代信息網絡、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等數字化育人技術,引導和實現黨建思政育人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通過創新突破,推進黨建思政育人工作向數字化思維轉型、加強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數字化管理、拓展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數字化平臺、強化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數字化信息系統、加快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數字化人才培養,不斷探索創新數字黨建思政育人工作實踐路徑,從而實現黨建思政育人工作效率提升、質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