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婉婷
(安徽省淮北衛生學校 安徽淮北 235100)
在中職信息技術教學階段中,計算思維是最關鍵的核心素養之一,逐漸得到教育人士的重視。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有助于實現學生的綜合性發展,并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可學生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更加深遠的影響。在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以計算思維解決不懂的問題,提升學生實踐水平,達到良好的中職信息技術教學效果。
雖然計算思維已經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但中職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起步較晚,雖然許多專業教育學家出了與計算思維相關的概念,但沒有明確表明在中職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具體實踐教學方法[1]。此外,許多學生、家長對信息技術學科的關注度不足,日常教學與學習存在隨意性,許多學校開展信息技術課程,都是在學生考試之前進行針對性教學。甚至有部分教師認為計算思維與計算機編程思維一樣。教師本身的認知不清晰,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由于缺乏教學實踐、可借鑒的經驗,會阻礙在中職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
在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確保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概念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并引導其真正將計算思維運用到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形成思維習慣,鍛煉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主動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當前的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加上信息技術課程知識的連貫性、系統性不強,導致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薄弱。而對于信息技術水平較差的學生、甚至是沒有接觸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生來說,開展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教學難度更高。學生大都對計算概念、思維導圖、計算方法不了解,計算思維能力薄弱。
中職信息技術中包含了較為豐富的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元素,教師需要積極提取這些元素,并進行科學利用。教師還要結合課內教學的相關內容,為學生補充課外教學的關鍵素材,以此拓寬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途徑,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下面以數據庫管理相關知識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的生活情況,鼓勵學生親身體驗,對學校的圖書館圖書進行分類[2]。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探究檢索圖書、借閱圖書、管理圖書的最佳方法。利用這種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從真實的案例入手,培養自身的數學建模能力,形成抽象思維,掌握復雜的計算機課程內容。
以計算思維為基本視角開展中職信息技術教學,需要提出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并提升學生對計算思維的敏感度,使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啟發下進行自主思考。下面以任務驅動教學為例,在學習動畫信息加工方面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以后,需要為各個小組下發任務,并以制作flash動畫的方式,為學校制作宣傳片。學生在完成任務的時候,需要了解任務的基礎目標,還需要了解相關內容,了解以什么流程與方法進行制作,并完成教學任務。雖然在這一階段中沒有與數字運算相關的內容,但是這一思維就是從計算機的視角入手,對各種問題進行思考,并形成良好的計算思維,掌握相關的計算機理論知識。由此不難了解,發揮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優勢,有助于培養中職生的計算思維。
基于新課改背景開展中職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教師應當結合實際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科學設計課題活動,并以學生為課堂的基本載體,促使其操作能力、思維能力、信息素養的協調發展[3]。例如,學習“信息檢索”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火車速度比賽的預習,并借助互聯網教學平臺,向全體學生發布任務。第一,教師要求學生查詢列車時刻表,并制定從上海到北京的火車旅行路線,以時間最短為任務目標。第二,教師引導學生查閱火車價目表,并制定從沈陽到上海的旅行線路圖,以票價最低為任務目標。用時較短、回答準確獲勝。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對路程、價格、時間的變量進行反復的對比與考量,此舉不單單是鼓勵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操作,也能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中職院校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十分重要,能為后續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指明方向,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教師需要結合信息技術教材,清楚計算思維在學科教育中的關鍵價值,了解中職學生的基本需求與心理特點,創設符合信息技術學科的課程目標,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與手段,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