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璇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檀溪鎮中心小學 浙江金華 322200)
“生本課堂”的核心是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主要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這些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主,且實踐證明,學生的積極參與可以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生本課堂”是一種新提出來的教學形態,其特點是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人文課堂環境。它倡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性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這些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不會有自主、探究及合作學習。老師要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探討,激勵、善待學生,建立自由和安全的課堂教學環境。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老師要科學合理地超越教材,加工教材,挖掘教材資源,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差異。
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主動性及探究能力。在語文課堂中,總是出老師讓干什么,學生就照做,不會主動思考,更不會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大部分的小學語文課堂上,仍然是老師占據主導地位,對學習成績過分看重,反而對學生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引導不到位。不僅無法使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會阻礙語文教學前進的步伐。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對語文教學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通過平等和諧的人文課堂環境,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1]。不僅要求小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更是要利用課余時間提前預習,增強學生的認知意識,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中為走進生本課堂做好準備。同時,針對即將學習到的知識點,進行分類整理、總結歸納,有計劃地進行學習,不斷探究語文知識的奧妙。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前自習中,不僅可以有效鍛煉其思維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生本課堂的參與意識。
例如,學到《烏鴉喝水》這篇時,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多問幾個為什么。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想一想烏鴉飛了多地方,怎么也找不到水,它的心情是怎樣的,讓小學生進行深刻的思考,充分的準備,并在課堂上誦讀文章,表演出來。通過一些小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他們想一想在這篇文章中學到了什么道理。老師不應在課堂上一味地灌輸課本知識,而是要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合作課堂中,經常會出現老師作為一個旁觀者,學生自己討論的現象[2]。而當宣布談論結束的時候,站起來發言的學生會說“我覺得這個問題……”,而不是“我們小組經過討論,認為……”,學生之間沒有合作的意識,老師沒有明確引導學習方向。而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方式,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小組合作安排在學生獨立研究后,班級匯報交流前。由于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都是有所不同,在小組模式中,可以盡可能的安排以優幫差,培優補差,促進學生共同學習成長。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效地采用分組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學習《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時,老師可以讓小學生換位思考:如果你是老師,會出一些什么題來讓學生思考,請展開小組討論,想一想問題以及答案。比如:周瑜為什么嫉妒諸葛亮?諸葛亮的計謀奇在哪?妙在哪?如果你是魯肅看到大霧會怎么想呢?通過這一個又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鼓勵學生勇于發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哪怕說錯了,老師也要給予一定的表揚。在輕松愉快的語文課堂氛圍中,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讓學生的心智和心靈能夠自由自在地放飛,促進其全面發展。
小學生的天性是愛表現,有著強烈的表演欲望。所以通常在小組合作學習后,每一個小組都會爭先恐后地爭取展示的時間[3]。在生本課堂中,學生有更多說的機會來展現自己的魅力。教師要引導小組內的成員學會互相幫助,當一個同學的匯報出現錯誤或者遺漏的時候,其他同學要在其匯報結束后及時補充。通過明確的分工合作,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集體榮譽感,還能鍛煉學生的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學習《朱德的扁擔》時,可以進行這樣一個精彩的小組展示。一位同學說:我們小組通過通篇閱讀,感受到了紅軍官兵一致,領導人更是不畏辛勞,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第二位同學說:首先我們通過第二個自然段中的“山高路陡”,聯系前面的文字體會挑糧的艱辛,可是戰士們卻都爭先恐后地去挑糧,熱情高漲。從而展現了戰士們不怕吃苦、不畏困難的革命精神。第三位同學說:第三個自然段是重點內容,講述了戰士們藏朱德扁擔的事情。深刻體會到了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好司令,理解了戰士們的良苦用心……小組匯報完畢后,問其他小組對我們小組的發言有沒有補充,請商量兩分鐘。通過交流、互動、補充,老師進行引導、歸納總結,促進學生情緒高昂地投入到學習中。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才能引導他們在語文的世界中,不斷地探究、進步[4]。將生本課堂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有效結合,可以讓小學生從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學習,讓小學生有效地參與語文教學,使其不斷超越自我,促進其身心發展。隨著生本課堂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情景教學,可以促使老師超越教材,積極地審視、科學地處理加工教材,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資源,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教學《慈母情深》時,老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通過生動的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觀看公益短片,深刻了解母愛的意義。然后讓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誦文章,感受母子之間的情深似海。老師可以讓每一位學生思考一下,母親對自己做過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自己又是如何回報對母親的愛的,可以請一些同學分別進行發言。通過讓學生對以往的經歷進行回憶與反思,感受母愛的偉大。語文生本課堂不僅有利于老師隨時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習狀態,促進學生的發展,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還可以提升教學的效果與質量。
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長時間加強學生的動筆練習,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老師要正確積極地引導學生動筆練習,并有效地將學習到的語文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在日積月累的學習狀態下,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技巧與方法。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接觸的知識層面較少,更加需要通過不斷的動筆練習來鞏固復習。要將生本教育理念落實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并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離不開學生自身的努力。通過反復的練習,不僅可以讓學生正確認識到語文的意義與價值,還可以為以后的學習成長奠定扎實的基礎。
例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文章中回憶了伯父魯迅先生生前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通過這篇記述文的全文閱讀,能讓學生深刻了解了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他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質。而記述文主要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的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將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交代清楚。老師可以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學習習慣,寫一寫一天的經歷,將時間、人物以及地點交代清楚。也可以摘抄優秀的文章段落,積累優美的詞句,增加寫作經驗,讓小學生不斷地超越自己,培養其探究意識。
“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標準”,因此在小學語文生本課堂的教學模式中,增加實踐活動環節,重視語文知識的運用,不僅可以促進教學內容多元化發展,還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以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貫徹落實生本教育理念,不僅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學習狀況,還可以有效建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在生本課堂中,教師營造詼諧幽默的課堂氛圍,能夠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讓小學生主動學、樂于學、敢于學。從而對語文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在小學語文中學到的《我們奇妙的世界》這篇文章,能讓學生從每天的變化到一年四季的轉變,再到植物的生長。可能這些無法讓小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萬物生長的規律,老師可以在教室里種植一些植物,讓小學生觀察它們的成長,或者讓學生在自己的家中養一些植物,每天拍一張照片,最后可以在課堂上進行PPT演示,并講解它們的成長。其實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尋找普通的事物,都會發現其美好的一面。在實踐活動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感悟生活的真諦,還可以培養其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
結合以上情況,讓我們深刻意識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踐行生本課堂理念的重要性。老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策略分析,以學生積極學習為主,落實生本課堂,從而大大提升教學效率,為學生后期學習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