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雯潔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包場高級中學 江蘇南通 226100)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了教育領域的方方面面,推動了教學手段、教育方法的改變,同時要引發了教育觀念、教育體制及教學目標的改革。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加上學科本身的知識點有很大的難度,學生的學習水平很容易會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如果教師不能及時調整教學模式,通過針對性的教學縮短學生之間的差距,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憑借短小精悍、簡明清晰等眾多優點得到了很多師生的喜愛,將其應用于高中數學分層教學中,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還能為數學教學提質增效提供積極的支持,使每一名學生都能獲得最佳的發展。
眾所周知,高中數學中包含著很多晦澀難懂的知識點,這些知識對于數學基礎較為薄弱和邏輯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學習理解起來會有不小的難度,甚至還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厭學心理。久而久之,班級中學生的數學水平差距越來越大,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借助微課開展高中數學教學,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率。在開展分層教學的時候引入微課視頻,能夠有效打破教學中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令分層教學更加高效,甚至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通過對全體學生的情況進行準確把握,借助微課開展分層教學能夠大大提升數學教學質量,進而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
近些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依托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被應用于數學教學中,極大地豐富了教師的教學選擇。然而,在實際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在課堂中會急于引進新穎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對實際教學情況的把握,導致教學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影響了分層教學的效果[1]。利用微課構建高中數學分層教學課堂更符合當下所提倡的因材施教教學理念,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情提前制作微課視頻,能使課堂教學變得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還能利用微課資源隨機應變地回答學生提出了各種問題,避免教學慌亂情況的發生,從而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發揮。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分層教學中,往往會受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由于班級中的學生比較多,而且高三階段的教學壓力比較大,教師很難準確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影響了分層教學效果。在高中數學分層教學中引入微課視頻,能夠有效解決分層不準確、教學不全面的情況,微課視頻能夠使學生隨時隨地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學生,既能大大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也能使教師更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實際學情。此外,微課在高中數學分層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拉近師生彼此之間的距離,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確保學生能夠以更加積極、飽滿的狀態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中數學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遵循主體性原則,切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針對性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這主要是因為每一名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數學基礎水平及興趣愛好等因素都有所不同,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從而縮短學生之間的差距。主體性的原則要求教師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針對性地教學,從而提升分層教學效果。
高中數學分層教學不僅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更要注重對學生的科學分層,確保同一層次中的學生群體之間不會有較大的能力差距,否則很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分層教學中要遵循科學性原則,不僅要聽取學生自身的意見,而且還要綜合考量學生的學習成績、數學基礎等因素來確定學生的層次。
高中階段的數學具有一定的深度與廣度,對學生的思維邏輯及數學基礎有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很容易出現成績波動,從而導致學生出現兩極分化。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視頻的眾多優勢,為學生進行教學資源分層,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更好地吸收數學知識。例如,學習“條件概率與全概率公式”中的“全概率公式”時,教師提前對學生的相關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雖然學生此前已經學習了有關概念的知識,對于簡單的概念模型有了初步了解,且剛剛學習了條件概率,但還是有一些學生出現了基礎不牢固和知識遺忘的情況。對此,教師制作了階梯式的微課視頻,幫助學生復習原有知識并預習新知識。對于成績較好且基礎扎實的學生,教師則為學生重點講解了該部分知識,希望學生能通過自主學習對該部分知識產生更深入的理解;針對基礎水平一般的學生,教師要求學生結合古典概念,嘗試利用概率的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推導出全概率公式的過程;對于基礎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則將側重點放在基礎知識復習中,并要求學生嘗試理解該章節內容。利用微課分層教學資源,為學生樹立了學習自信心,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為后續教學開展奠定了基礎。
創設問題情境是高中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手段,結合教學內容構建良好的情境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利用微課開展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問題情境進行分層,設計出緊密的教學計劃。首先,教師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針對性地制作微課視頻,然后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整教學中的提問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中。通過針對性的問題,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完成作答,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與積極性[2]。例如,教學“條件概率與全概率公式”中的“條件概率”時,完成基礎課程講解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反映有針對性地提問,并進行詳細講解。不同深度與廣度的提問使學生明確了自身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對知識的深入理解,每一名學生都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都能運用條件概率的公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通過條件概率的形成過程體會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促進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高中數學教學中的課堂練習能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對新知識不再陌生,最大限度地縮短學生之間的差距。在課堂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課進行分層練習,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例如,教學“分類加法計數原理與分步乘法計數原理”時,學生對本部分知識有了初步了解和掌握之后,教師利用微課為學生設計了分層練習。對于基礎知識比較牢固層次的學生,教師要求學生練習微課中的所有題目;基礎一般層次的學生則對綜合性較強的知識進行練習,習題側重于有關分類激發計數原理和分步乘法計數原理的實際問題,幫助學生正確區分兩個計算原理;針對基礎較為薄弱,難以跟上教學進度的學生,教師要求學生著重練習一些關于概念性的習題,強化學生對分類加法計數原理和分步乘法計數原理概念及意義的理解。利用微課分層進行課堂練習,保證了課堂教學質量,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輔導反饋是高中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針對性的輔導反饋能夠更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僅可以確保分層教學的順利開展,還能提升分層教學效果。由于微課不受教學時間的限制,學生在課堂中沒有及時理解的問題能夠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解決,這極大地提高了數學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后作業布置、教學評價反饋等方面利用微課進行分層,幫助學生清晰明了地明確學習目標,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3]。此外,分層次的輔導反饋能讓學生自我激勵,也能使學生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下感受到教師的關心,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出和諧平等的良好學習氛圍,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幫助學生提高知識的整合能力,為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夯實基礎。
總的來說,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微課已成為深受師生喜愛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于高中數學分層教學中,可以為數學教學提質增效提供積極的支持。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深入挖掘微課教學模式內涵,將其與分層教學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高效率、高質量地學習數學知識,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