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 王林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 山東·濟南 250353)
目前,無論是設置英語專業的高校數量還是英語專業的在校生數量,英語專業可以說是高等教育體系中規模較大的專業之一。另外,英語專業還衍生了商務英語和翻譯等專業。但是隨著規模的擴大也出現了人才培養缺少特色、學生就業困難等諸多問題。這就要求英語專業培養必須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找準專業定位,確立建設目標,彰顯專業特色?;谟⒄Z專業教學的發展趨勢,開展“英語+”國際合作特色班,是對教學實踐的有益探索。探索“英語+”國際合作特色班“4D”學生管理模式,也應該與傳統的學生管理工作有所區別。
(1)出國意愿強。國際合作特色班模式采取入校后選拔的方式,學生沒有高考填報志愿時的盲目,而是經過深入了解后自愿報名,經過選拔之后確定。這些學生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烈的出國意愿,再加上該模式的教學過程中加入了大量國外合作方的課程和學生交換項目,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國外的教育資源,班級的國際化學習氛圍濃厚,也會不斷增強他們的出國意愿。
(2)學習基礎好。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降分錄取相比,國際合作特色班學生首先被原專業正常錄取。根據意愿報名后,還會根據入學成績和面試表現進行綜合選拔。最后進入特色班的學生不但整體基礎較好,還有外語優勢,在學習和生活中都具有較強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3)個性多樣化。國際合作特色班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較為優越,從小能接受比較系統的興趣教育,家長也普遍支持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學生普遍具有文藝、體育、社會服務方面的特長,在班級和學生社團管理上的表現也很突出。
(4)活動積極性高。由于對大學學習和生活的新鮮感和對國外學習生活的熱情和向往,學生在進入班級后的各方面表現相對良好,參與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相對較高,特別是經過選拔組建的過程,思想和行為上均有一定的提高和變化,在各種推優評選活動中,個人榮譽感較強。
“英語+”國際合作特色班學生特點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潛在的困難,帶來一些新的管理隱患。比如,由于出國目標明確,學生會過分關注專業學習,從而忽視常規的學生活動,甚至產生抵觸情緒;現行的學生評獎體系都是按班級進行名額分配,將表現突出的學生集中到一個班里,會造成事實上的不公平,引起學生不滿;將個人能力突出的學生相對集中在一起,必然增加了學生之間的競爭,給維持班級秩序和學生團結帶來不穩定因素,還可能導致不正當競爭。更重要的是,國際合作特色班的學生接觸國外師生和國外文化的機會更多,受到的正面和負面影響都會增加,能否做好他們的思想政治引導工作,將直接決定這種模式的人才培養質量。因此,照搬常規班級的管理模式可能無法體現國際合作培養模式的優勢,也無法調動特色班學生的積極性,必須根據學生特點探索一套相應的學生管理辦法。
(1)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絕對不能重復以前的老思路、老辦法,必須根據“英語+”國際合作特色班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結合形勢的變化和發展的要求,積極探索新方法、新路徑。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特別是圍繞著“課程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等十大育人體系,真正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合理設置特色班課程?!坝⒄Z+”國際合作特色班的課程設置,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成長成才。因此,要結合高校自身的教學優勢,采用“移植”、“修補”和“嫁接”的方式,合理設置課程。“移植”就是借鑒吸收國內優秀院校的課程體系、教學大綱、教學方法等,尤其英語專業排名靠前的高校;“修補”就是在既定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增補一些國外院校的特色品牌;“嫁接”就是將國內外高校的課程優勢與特色班的課程設置有機結合起來。
(3)強化紀律教育?!坝⒄Z+”國際合作特色班學生雖然個性化鮮明,但是其紀律觀念和責任意識相對淡薄。因此,要把個性化教育與紀律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堅守紀律底線,自覺培育高尚道德情操,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爭做新時代大學生。
針對國際化學生培養的實際情況,結合某大學國際課程特色班學生管理工作的經驗,本文認為應當探索建立具有Duality,Diversity,Dynamic和 Durability的“4D”學生管理模式。
Duality指在學生管理中實行雙班主任制。其中一人為學生管理班主任,由學院輔導員擔任,統籌協調學生工作,具體負責班級學生的日常生活、黨團建設、教育管理、心理健康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人為學業班主任,配合學生管理班主任的工作,負責應對和解決與專業學習、課外拓展、出國準備等學業相關的問題。針對國際合作特色班的具體情況,學業班主任除應具備淵博的專業知識外,最好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熟悉國家留學政策,了解項目的具體內容,具有較好的溝通能力,善于組織課外生活,能深入了解學生的需要。與學業導師不同,學業班主任從班級的全局出發開展工作,兼顧個體需求,保證了管理的統一性和公平性。設置雙班主任,既彌補了專職輔導員缺乏專業知識的不足,也避免了實行學業導師制造成的重復工作和師資浪費。只要人選合適、配合默契、監督到位,這種制度會有效推進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
Diversity指管理制度和方式的多樣化。國際合作特色班的學生管理同樣要嚴格執行學校和學院的相關管理規定,在獎學金評定、推優、入黨等關系學生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上,必須首先堅持公平性原則。同時,針對特色班的具體實際,可充分利用校內和社會資源設置靈活多樣的特色獎懲制度。例如,設置外語學習獎學金,根據學生達到的外語水平等級給予相應的學分或經濟獎勵,鼓勵和支持學生積極參加出國外語考試;實行最低學分準入制度,按學年或學期淘汰達不到最低學分要求的學生,督促學生保持良好學風。為保障制度的順利執行,管理方式也應發生相應變化。主題班會未必要開在教室里,操場、咖啡廳、鬧市、郊外、網絡都是能引導學生發現知識、發現問題、啟發思考的空間;形式不只是文件宣講,也可以是文化講座、文藝表演、體育競賽、社會公益活動;內容不限于專業知識、外語學習,還要包括生活技能、實操實練和健康輔導等。總之,通過多樣化的形式,營造一種既嚴肅又活潑,既堅持原則又張揚個性的班級氛圍,助力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Dynamic指學生管理的動態化。管理制度和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對學生的考核評價就不能墨守成規,要建立相應的形成性評價體系,實現動態管理。根據工作性質,對學生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分類,建立統一的等級量化體系,并將學生的評價結果作為特色獎學金評定、國際項目申請、專業競賽選拔等活動的核心依據。實行動態管理的優勢在于:體現公平,所有學生都能夠通過自己日常表現,爭取到更多的榮譽和機會;激發潛力,某一方面的劣勢或偶爾的失利并不確定最終結果,發揮特長,臥薪嘗膽一樣會實現逆襲;鼓勵擔當,落后時敢于擔當、不怨天尤人、不推卸責任,領先時珍惜勝利成果、學會居安思危、有憂患意識??陀^、動態的評價體系,增加了學生管理的透明度,營造出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氛圍,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有力保障。
Durability指學生管理制度要持續、穩定。發揮管理制度的最大優勢,要確保制度在一定時間內的持續和穩定。這要求管理模式應當貫穿學生培養的全過程,頻繁變更不但造成重復勞動和資源浪費,還會影響制度本身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影響學生管理的效果。國際合作特色班的學生參與出國項目的機會多,班級成員的流動性較大。而且國外高校并沒有專門的學生管理人員,學生在外學習期間基本處于自由,無約束狀態,極易受到消極負面思想的影響。回國后,不但學生本人很難適應原有的管理和約束,也給學生管理人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新的難題。因此,必須樹立全程育人思想,確保管理監督全覆蓋。通過日常教育,使學生明白出國學習不代表脫離管理,反而要更加自覺嚴格約束自己。學生管理人員也要重點關注在外學習學生的思想狀況,及時發現問題,正確引導。開展國際教育合作,目的是利用國外先進教育資源,培養新時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依靠持續、穩定的制度保障,加強國際合作特色班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他們的家國情懷,堅定四個自信。
開展英語專業特色化教育,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新課題,新挑戰。在某高校TESOL國際課程特色班的管理實踐中,我們逐漸探索出4D(Duality,Diversity,Dynamic和Durability)管理模式,將管理者、管理制度、評價考核和管理效力有機統一,抓住了破解國際合作特色班學生管理難題的關鍵,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對優化和深入國際合作特色班教學模式改革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